卸去雜亂無章的「妝容」,露出建築原本的樣子,讓便民設施取代占道違建。近日,西安門大街改造提升項目正式竣工。這條曾經連通皇城內外的重要通道變身成為什剎海地區街面上的「博物館」。漫步街頭,如同翻開一幅從元代至今的「畫卷」,老城風貌盡覽。
東起府右街,西至西四南大街。踏入西安門大街的一刻,西四路口的紅樓公共藏書樓率先映入眼簾。項目設計師史琦說,藏書樓曾是北京市第一家寬銀幕立體影院、第一家「無障礙影院」。2021年4月啟動整治提升前,400多平方米的外立面被一層灰漿緊緊包裹著。要「卸妝」,唯有打磨一法。在史琦的手機相冊裡,仍然存著30多張打磨牆面的照片。由灰變紅,一個多月的時間,藏書樓方顯素顏。
在西安門大街83個整治提升點位中,像紅樓公共藏書樓這樣保護性修繕的共有4處,西安門大街141號的清代風格磚券門、巴洛克風格的「1901」咖啡館、西安門大門值班班房舊址分別在列。這些跨越明清、民國、近現代的建築通過老照片、資料,最大程度完成了「穿越」,成為這座開放式「博物館」的地標。
回憶往昔歲月只是西安門大街改造的一部分。什剎海街道辦負責人徐金國說,一條穩靜的大街首先要服務居民,進而提升整個街區的基建和設施水平。為此,史琦和同事們在走訪過程中傾聽屬地居民建議,與街道、什剎海阜景街指揮部一起,按照「一戶一策」、居民同意再動工的原則,將83個點位分別改造提升。其中既有拓寬的便道,也有抬升的步道,更有增設的便民座椅,讓居民行動坐臥盡得其便。
如今的西安門大街不僅歷史感厚重、出門有景,還添置了各種便民、適老的無障礙設施。「大街提升不只是風貌,居民的生活需求必須滿足。」史琦說。
驗收完畢,西安門大街正式亮相。史琦和街道工作人員的任務並沒有就此結束。下一步,什剎海街道將聯合區相關部門一起,研究街區業態准入和退出標準。
華燈初上,史琦在紅樓公共藏書樓前拍下夜幕下的西安門大街。淡淡的光線讓史琦相信,這座核心區的開放式「博物館」,定會講出不一樣的「北京故事」。(張驁)
「數字中軸」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西城區2022年將運用5G+8K等技術,實現文化遺產可讀、可看、可聽、可遊,打造「數字中軸」。
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四級調研員林小牧介紹,2022年,西城將推出「我在中軸修文物」文物修繕現場「雲直播」。運用5G+8K等技術,實現文化遺產可讀、可看、可聽、可遊,打造「數字中軸」。屆時,遊客可穿越歷史,在萬寧橋旁聽劉秉忠講述北京城的規劃理念,看已消失的地安門人流如織,在景山之巔眺望北京中軸的氣勢恢宏。
過去五年,西城實施文物保護「三解工程」(解危、解放、解讀),文物工作成效顯著。2022年,西城將繼續精心組織文物修繕,力爭完成晉江會館等14處已騰退文物建築修繕。推動核心區賢良祠、國立蒙藏學校舊址等重點文物建築加快修繕,實現對外開放,打造落實首都功能核心區規劃的示範項目。
2022年,西城文物活化利用將聚焦於項目落地,推動第一批項目的建設、開放和實施,完成第二批項目合作方的遴選和簽約,通過不斷深入實踐,形成文物活化利用的西城樣板。
林小牧說,2022年,西城將持續優化文化探訪路的空間營造與步行體驗,推動沿線文物騰退開放與人居環境改善,系統梳理什剎海地區文物資源,著力挖掘闡釋文物資源價值,系統保護歷史文物資源和水系格局,積極探索文物保護與區域環境提升、經濟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展現有綠蔭、有鳥鳴、有老北京味的特色風貌,全力打造什剎海市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
2021年,西城區對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沿革、建築形式、保存現狀及管理使用等進行梳理,在305處文物保護單位標識牌顯著位置安裝二維碼標識。2022年,將繼續完成二維碼牌安裝65處,實現全區文物建築全覆蓋。讓「文物建築可閱讀」,通過「掃碼求實」「掃碼聽史」「掃碼問事」等方式,釋放文物建築歷史文化價值,講述文物建築前世今生故事,滿足參觀者深入瞭解文物歷史文化內涵的需求。
西城區現有各類博物館、展覽館以及「博物館相當設施」共計83家。其中,備案註冊的博物館29家。2021年完成了李大釗故居、歷代帝王廟的展陳提升並對社會開放。2022年,宣南文化博物館將完成展陳提升,重新對外開放。未來五年,西城區構建主體多元、內容豐富、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體系。形成西外地區科學教育文化主題、什剎海地區名人故居主題、大柵欄地區商業文化主題等一批「博物館集聚區」,打造博物館之城。(北客)
60個點位建築風貌提升
舊鼓樓大街2022春季亮相
毗鄰鼓樓西大街和中軸線的北延長線,承接著傳統中軸與現代延長線的門戶,也是北京老城保護和有機更新的重要節點,這就是京城著名的舊鼓樓大街。舊鼓樓大街環境品質提升項目日前基本完成,北京核心城區又多了一條既浸透歷史文化韻味又散發簡約現代氣息的老街。
漫步在剛剛亮相的舊鼓樓大街上,抬頭一望,便可見海棠角樣式、冰盤簷等多種風格搭配的建築,呈現北京傳統民居建築風貌。恢復風貌重在細節,一個冰盤簷中透出匠心。什剎海阜景街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劉維岩說,整條大街60個點位建築風貌的提升過程中,93%是通過「微修繕、微改善、微更新」完成的。
舊鼓樓大街位於什剎海-南鑼鼓巷文化精華區,傳統文化氛圍濃郁。改造前,這裡的歷史文化形態被淹沒了,聚集了一批不符合首都核心區功能的業態。2021年年初,西城區啟動了舊鼓樓大街環境品質提升項目,包括沿街立面保護提升、公共空間秩序重建重塑、交通秩序整治等,已初見成效。
這樣的改造只是起點,如何幫舊鼓樓大街找回歷史韻味成了什剎海阜景街建設指揮部的新課題。負責街面規劃的北京建築大學設計師梁建說,相較於地外大街的商業氛圍,舊鼓樓大街以住宅為主。為了更好地展示北京傳統民居建築風貌的多樣性效果,將牆面貼砌干擺、絲縫、淌白三種效果合理搭配使用,並採用整磚到頂、海棠池子、方池子、五出五進、圈三套五豐富牆面整體效果。
建築細節上,海棠角樣式、冰盤簷組合、山尖樣式、門樓樣式、掛簷板樣式、朝天欄杆樣式、門窗欞條樣式的「菜單式」組合,讓舊鼓樓大街遠觀近賞皆有內涵。
在街面和民居完成提升的同時,舊鼓樓大街封閉綠地也張開「懷抱」,打造出一條花園式的漫步道。以花園小徑全線串聯起鄰里交往、商業互動、景觀視廊及街景呼應等功能,形成建築前空間與帶狀綠地鑲嵌融合、共生共享的街景空間。
整條大街由北向南設計了6處景觀節點:妙緣匯聚、林蔭小憩、花間竹影、籐蘿鶯語、重樓綺望、嘉木入畫。其中,「重樓綺望」節點位於大黑虎胡同口北側,在現狀兩棵國槐下設置休閒廣場,形成最佳景觀視廊,可遠眺鐘樓;「嘉木入畫」節點位於鴉兒李記飯店的北側,結合現狀增設小廣場,在古槐的掩映下形成觀賞鼓樓和鐘樓的打卡地。
用少量的光,帶給老街溫情,保持原汁原味的古都歷史風貌。作為北京冬奧組委「點亮中軸線」的一部分,舊鼓樓大街景觀提升不只局限於白天場景。在改造過程中,夜景照明整體採用了低亮度弱對比的方式,主要採用暖色光、靜態光,突出住宅入口以及載體較好的商業建築,對中高層現代建築弱化處理,二層以上不設照明。
在本次街區公共空間的提升過程中,增加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新增休閒場地約300平方米,新增坐凳40餘處,維修現狀廊架3處,2022年開春,廊架旁將栽上爬籐植物和花卉。同時,鼓勵居民認養綠植,調動參與熱情,實現共建共管共享。
目前,舊鼓樓大街的綠化景觀提升工程正在加緊收尾,預計2022年春季整體亮相。屆時,完全亮相的舊鼓樓大街將成為串聯起鐘鼓樓、鼓西大街、地外大街和萬寧橋、南鑼鼓巷、什剎海的關鍵,形成連點成線、聚線成片的什剎海文化探訪路,助力中軸線申遺。(張驁)
紀曉嵐故居 兩廣路為「他」拐了個彎
11月30日,對紀清遠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20年前的這一天,紀曉嵐故居正式對社會開放。作為紀曉嵐七世孫,紀清遠感到無比安慰,因為這其中有他的努力。
「2000年的一天,我偶然聽說兩廣路要拓寬。找晉陽飯莊的人一問,是真的,說要往北拆20米,那這個宅子就不剩什麼了。」站在車水馬龍的紀曉嵐故居前,紀清遠講述了21年前的往事。
紀昀,字曉嵐,清代文學家,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謚號「文達」。紀曉嵐故居位於如今的珠市口西大街241號,紀曉嵐曾在這裡先後住了62年,完成了傳世之作《四庫全書》的審訂工作,並主持撰寫學術專著《四庫全書總目》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紀曉嵐寓所的堂號名稱為「閱微草堂」,他的小說集《閱微草堂筆記》也由此而來。魯迅稱讚這部小說集「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雋思妙語,時足解頤」。
「故居不能拆,不僅是因為我是紀氏後人,這所宅子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是屬於中華民族的。」紀清遠說。情況緊急,紀清遠直接給北京市政府寫信,還請羅哲文、季羨林、霍達等近十位專家學者一起簽名。北京市政府很快明確:此處文物需要妥善保護,道路不必求直,能讓則讓。相關部門重新規劃設計方案,兩廣路因此向南拐了一個大彎,還同時保住了紀宅西邊的京華印書局舊址、紀宅東邊的德壽堂舊址和珠市口附近的基督教堂。此後,紀曉嵐故居裡的晉陽飯莊騰出部分宅院建立故居紀念館,2001年11月30日向社會開放。
保住一座歷史遺存遠遠不夠,在紀清遠看來,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文化內涵,傳承先祖的文化精神。2015年,紀清遠開始整理紀氏家規家訓。在河北省文物中心他親眼見到了紀曉嵐留下來的小物件,每個上面都鐫刻有短小而又寓意深刻的銘文。如尺子上寫著「守正規直」;小鋸子上寫著「纖齒稜稜,犀利自矜,然盤根錯節,非汝所勝,當知有能有不能」;小刀上寫著「當斷則斷,以齊不齊,利器在手,孰得而參差」。
收集整理紀氏家規家訓,更好地進行詮釋,是如今紀清遠在做的工作。2021年,同在北京畫院工作的紀清遠和夫人盧平還攜女兒、女婿在國家大劇院舉辦了「紀氏文心 藝術傳家」畫展,用130余幅作品展現一個藝術之家用心、用情、用功傳承紀氏文脈的求索之路。 (于麗爽/文 白繼開/攝)
千張笑臉綻放「志願者文化牆」
一面志願者牆,綻放著千位志願者的笑臉,拼成「德勝街道環境志願者」字樣。西城區德勝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暨志願服務先鋒榜揭牌儀式日前在雙旗桿胡同舉行。志願者文化牆的完工標誌著雙旗桿胡同整體提升完成,曾經髒亂差的胡同變美了。
雙旗桿胡同地處西城與朝陽交界地帶,北起北三環路,南至雙旗桿路,全長199.1米,均寬4.5米。該項目現場負責人楊軍劍介紹,2020年7月,這裡還是一條被各類機動車「填充」的胡同。胡同不停車成為整治的第一步,活躍在街巷裡的志願者們紛紛獻策,建議足有幾十條。最終,街道按照「十有十無一創建」標準,對雙旗桿胡同亂停車現象展開綜合治理行動,共騰挪亂停亂放機動車60輛、快遞車2輛、共享單車10輛、三輪車5輛,還聯繫施工隊安裝了交通護欄。曾經髒亂差的胡同變美了,小巷管家、環保組織成員、保潔隊員們又變身守護者分班上崗,實現了交通微循環。
胡同暢通了,周圍的環境也有了新變化。2021年夏天,街道綠化隊對18棵樹進行了修剪。在胡同南段,新建的一處口袋公園成為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抬頭看著胡同牆面,盧女士用手機拍下一張張熟悉的笑臉。「志願者牆」還精心設計了「仁仁、義義、禮禮、智智、信信」五位志願服務卡通形象,分別為地區各類志願團隊代言。截至目前,在「志願北京」註冊登記的德勝志願者有3000餘人,累計志願服務時長30餘萬小時。在居民心中,志願者的笑臉就是胡同裡最美的風景。(張驁/文 方非/攝)
兔兒爺裝上了中草藥包
「兔兒爺拍胸脯——沒心沒肺」是老北京人都熟知的一句歇後語,這是因為兔兒爺都是空心的。最近,「沒心沒肺」的兔兒爺肚子裡裝上了白塔寺藥店的防疫草藥包,讓不少市民覺得挺新鮮。
「呦,這兔兒爺挺有意思,背後真『開窗』了,還散發著陣陣草藥香氣……」在白塔寺文創商店裡,一尊新上的兔兒爺吸引了不少遊客的注意。這是泥彩塑兔兒爺第五代傳人張忠強與白塔寺藥店跨界合作推出的一套新式兔兒爺。在這一套共5尊呆萌的兔兒爺上,分別畫了人參、山楂、石榴、佛手瓜、金銀花五味草藥,而每尊兔兒爺的背部也都被「開了窗」,透過這個白塔寺形狀的小窗,裝入了藥店自製的包含金銀花、冰片、藿香等十幾味草藥的藥包。
為了配合白塔寺主題,張忠強還在兔兒爺背後用小刀親手刻出了白塔寺的形狀,這費了他不少工夫。「先刻一個方形,再刻一個三角,再刻一個長條,最後再一點點打磨小細節。泥軟,怕塌,所以每刻一筆都得小心翼翼。緊趕慢趕,兩周也只做了10尊。」張忠強說。
最近,張忠強手裡已經攢了不少活,他幾乎每天都處於趕工的狀態,常常要忙到夜裡十一二點。(徐英波文並攝)
「黑暗餐廳」提供殘障就業12年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環境中就餐是什麼感受?位於北京西單商圈的「黑暗餐廳」木馬童話,是一家為顧客提供特殊就餐體驗的餐廳。在黑暗就餐區,顧客就餐全程由店裡的視障員工提供服務。這家店也是為殘障就業者「量身定做」的特殊餐廳,開業12年間累計為90多名視力、智力障礙者和損容者提供就業崗位。
國際殘疾人日當天,「黑暗餐廳」新店木馬童話‧歡喜咖啡對外試運營。新店首次聘用聽力障礙者,提供更多殘健共融的就業機會。木馬童話「黑暗餐廳」在12年前開業,創始人於爽經歷短暫的右眼視網膜脫落並康復後,萌生了開一家「黑暗餐廳」的想法。餐廳內有兩個就餐區,一處全黑無光,能讓顧客短暫體驗盲人的感受;另一處半明半暗,可以體驗低視力者眼中的世界。
智力障礙者心雨剛剛進入餐廳工作時,甚至不能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工作三年後,已經能夠介紹並參與黑暗就餐區未來的多功能拓展規劃。視障店員周昊雨除了在餐廳黑暗區引導顧客和上菜、撤盤,還為點歌的顧客演奏鋼琴曲。「我們不希望被憐憫和區別對待,我們希望獲得平等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周昊雨說。(楊天悅)
虎年賀歲金條首發
生肖賀歲金條是不少消費者的「心頭好」。2022壬寅(虎)年賀歲金條日前在菜百股份首發、北京地區獨家銷售,這是金幣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第20組賀歲金條。為做好疫情防控,菜百按照預訂順序通知顧客進店購買。
虎年賀歲金條正面主圖案以傳統剪紙「蹲坐虎」的造型為藍本,採用傳統工筆風格,以簡練的曲線描繪虎的形象特徵。虎的造型為蹲坐回望、開口低嘯,踞虎取自「聚福」的諧音,寓意著福氣綿綿。虎圖下方標注年號「2022」。背面上部為原中國金幣總公司標識;中間是隱形雕刻的「金幣」兩字防偽標記;下部為五位數金條號碼及中鈔長城貴金屬有限公司標識。
虎年賀歲金條繼續延續此前的規格,分為30g、50g、100g、200g、500g、1000g六種規格,每根金條均配有中國金幣集團有限公司出具的防偽鑒定證書,證書編號與金條號碼一致。
除了虎年賀歲金條外,喜字形金銀紀念章、「平安吉祥‧圓圓滿滿」吉祥金銀錢、生肖投資金條、「抱抱虎」等多款式全品類的賀歲佳品也陸續上櫃銷售。(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