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95 從迎福納祥的吉祥物,到遍佈大街小巷、田野山林的地名,再到儀式感滿滿的民俗舞獅表演……中華獅文化在泉州源遠流長,又與閩南文化交相輝映,孕育出與眾不同的“福獅文化”,成為祈福、造福、砥礪奮發、敢拼會贏的標誌性文化符號。 泉人愛獅 “獅”跡滿山川 自古華夏本無獅,可在華夏這片熱土上卻孕育著世界上獨有的“獅文化”。在泉州,“獅”跡遍佈山川河流、道路橋樑、大街小巷乃至人名等眾多層面,可見泉州人對獅子的鍾愛。 據不完全統計,在泉州帶“獅”的地名有900多個,涉及陸地水系、陸地地形、行政區域、群眾自治組織、非行政區域、居民點、交通運輸設施、水利電力通信設施、紀念地旅遊景點、建築物、單位等。其中,居民點有50個左右,以安溪20多個最多;陸地山形90多個;交通運輸設施(國道、隧道、主次幹道、支路、車站、鄉道、橋樑等)40個;紀念地、旅遊景點30個左右。 威遠樓石風獅 傳統文化中,獅子作為一種瑞獸深受百姓喜愛,它或代表著高大威猛的王者風範,或象徵著勇猛精進、愛拼團結的人文精神,抑或寄託著福澤智慧、吉祥平安的祈願。一地之名,大多蘊涵人們最淳樸的願望,我們查詢發現,泉州這些含“獅”的地名,有的因地形似獅得名,有的系因約定俗成,被寄予美好願景。 以獅為名 崛起一座城 談論“福獅文化”,就不得不提及福建石獅市,它是中國唯一以“獅”命名的省轄縣級市。 相傳,隋唐以來,一尊威武雄壯的石獅子就靜靜地蹲坐石獅鳳裡庵前,守護一方平安。這裡是通往泉州府城的官道,有一座供商旅行人中途停歇、遮風避雨的“石獅亭”,人們常約定在“石獅”這個地方碰頭,漸漸地,一個誠實守信的約定,演化成地名,轉化成一座城市誠信為先、拼搏進取的精神象徵。 “東方醒獅” 時至今日,要想進出石獅,無論是從香江路、南洋路還是九二路出發,總繞不過一座傲視於大轉盤、威風凜凜、奮蹄向前的花崗岩石獅,這座“東方醒獅”已成為石獅當之無愧的地標,也成為石獅精神的化身。 以“石獅”命名,並非石獅市獨有的特色。泉州地名中,還有眾多“石獅”用於居民點、山峰、寺廟、森林等。其中,名為“石獅”的居民點共10多個,分佈于安溪的西坪鎮、龍門鎮、虎邱鎮、龍涓鄉及南安的蓬華鎮、金淘鎮等地;永春的蓬壺鎮也有石獅寨、石獅格。 “福獅文化” 情系海內外 地名之外,泉州大地處處可見“獅”之身影。泉州文博研究員李玉昆曾撰文介紹,石獅子崇拜在泉州很普遍,大街小巷、宮觀寺廟,甚至學校、工廠、飯店等大門口,石獅子比比皆是。這些“有形”之獅,有泉州文史學者將其分為兩類,一為“守門獅”,一為“風獅”,它們被視為擁有辟邪和鎮宅的功能。 “泉州民間崇拜石獅子如敬神。”李玉昆介紹,古往今來,泉州的能工巧匠雕刻了許多栩栩如生的獅子,北宋建造的洛陽橋兩旁欄杆石柱雕有28只石獅,南宋建造的安平橋護欄亦有獅子望柱,開元寺東塔須彌座浮雕40方佛傳圖有一幅“雲岩獅子”。 開元寺石獅子 “石獅子崇拜,也是關於福文化的一種詮釋。”石獅市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李國宏認為,福建福文化的表現形式異彩紛呈,而“獅文化”則是民眾最喜聞樂見的福文化載體之一。他介紹,中華獅文化起源於漢代,獅子最早是來自西域的“瑞獸”,通過陸上絲綢之路以“貢獅”的形式傳入中國,被視為祥瑞的象徵。而海上絲綢之路是海外“貢獅”進入中國的另一條重要通道——明清時期,索馬里的摩加迪沙、沙特阿拉伯的麥加、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等地均有從海路“貢獅”的歷史記錄。古泉州是優良的對外交通港口,這使其成為中外獅文化交流傳播的中轉站,來自異域的“瑞獅”,融入中華傳統吉祥元素,被賦予萬事如意、富貴平安、福祿齊全等祈福文化意涵,演變成“福獅”,成為重大祈福節慶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標誌性文化符號。 清代康熙年間,泉州詩人富鴻基的詩集中,保存吟詠海外“貢獅”的詩句,傳頌“重譯梯航神獸通,遐荒殊域喜來同”的佳話。“一個‘喜’字,洋溢著滿滿的福氣和喜慶之意;一個‘同’字,表達了感同身受的喜悅心情和分享幸福的愉悅感。”李國宏說道。 作者 張素萍 陳小芬/文 王柏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