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雅樂有新聲,南音新作《節氣歌》驚艷網友

5月5日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趕在立夏節氣來臨前夕,泉州非遺南音代表性傳承人蔡雅藝推出了南音新作《節氣歌》,宛轉悠揚的曲調、朗朗上口的歌訣,引來不少網友驚歎:“二十四節氣竟然還可以唱成南音,很驚豔!”
南音詠唱“節氣歌” 聽眾直呼“很驚豔”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南音新作《節氣歌》,由蔡雅藝作曲、演唱及洞簫演奏,朗誦部分由陳嵐鷹和蔡雅藝承擔,陳思來擔任古琴演奏,南音雅藝和大雅和堂製作。蔡雅藝以琵琶的手法進行寫作,以閩南語文讀音(即讀書音)的方式唱念,採用“翁姨疊”的曲牌,使整個作品通俗易唱,曲調優美,節奏明快。
 
“太美妙了,沒想到二十四節氣能唱成南音,而且還很好聽!”“南音的曲調優雅婉轉,令人身心陶醉。”“如此純淨的音樂,聽完好似心靈都得到淨化”……5月3日,蔡雅藝在微信公眾號“南音雅藝”推出南音新作《節氣歌》後,南音愛好者紛紛點贊,不少聽眾直呼“很驚豔”!
 
用“文讀音”唱念 讓經典重綻光芒
 
“二十四節氣經常被作為口訣或童謠來唱念,用南音的方式進行演繹還是首次。”蔡雅藝介紹,今年4月中旬,她接到泉州海交館的邀約,該館正策劃與節氣相關的展覽,希望在展覽中加入千年雅樂南音元素。
 
談到節氣,蔡雅藝想起小時候常聽父親念誦的四句節氣口訣,她用閩南語念時發現十分順口,於是突發奇想,萌生“用南音唱二十四節氣”的想法。她上網查閱後,發現節氣歌的後四句“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從未聽人用閩南語念誦過。為了讓發音更準確、更地道,她先後請教閩南語專家王建設、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王連茂、晉江東石僧人施天培等人,並在與專家們研討一番後,決定用閩南語“文讀音”的方式唱念。
 
把想法落實到行動上,蔡雅藝僅花了一個多小時。秉持“曲子要順口才易於傳唱”的創作宗旨,她一邊念詞一邊哼唱,很快地,一首南音新作出爐了。數番測試、排練、錄製,《節氣歌》終於完成。
 
這些年來,秉承著公益樂享的宗旨,蔡雅藝把南音帶到了大江南北,也把雅正清和的古老南音展現在世界舞臺。“節氣歌是傳統文化經典,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用南音創作經典,是對經典的多種解讀和翻譯,值得代代相傳。”蔡雅藝透露,5月21日,她將參加泉州海交館“光陰物語——泉州文物裡的二十四節氣”展覽及講座,並與豐澤區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共同演繹南音《節氣歌》,讓經典重綻光芒,讓弦歌鄉音遠揚。
作者 張素萍/文 受訪者/供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