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獅”話 | 泉港獅東村:“博士村”10年走出10名博士

“龍溪墊石小橋低,溪水廻環盡向西。一片獅山煙萬灶,門前桃李自成蹊。”在泉港區界山鎮獅東村,流傳著這樣一首由當地已故老人吳玉文創作的詩,描述了獅東村幾十年前的美景。據獅東村吳昭平介紹,獅東村因獅山得名,交通便利,人才輩出,10年間村裡走出博士10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近百人。
村子因獅山得名
山中有“八仙”的傳說

 
獅東村因獅山得名。獅山又叫獅球頭,形如臥獅,氣勢雄偉。獅背有一山泉,終年不涸,是為獅尿。如今,獅山外形雖已被蔥郁的樹木掩映,依稀能找到獅型的痕跡。走進獅山,在獅頭上面,能看到仙搖籃、仙腳跡、仙湯匙、仙鼓等古跡。傳說,王母娘娘辦蟠桃會,邀請八仙參加,八仙相約在獅山集合,呂洞賓最先到,他看七位道友未到,就坐在獅山頭休息,取出自帶的酒自飲自酌並醉倒酣睡。
 
來到獅山頂,可俯瞰獅東村全貌。“在我小時候,獅山的形狀更像獅,以前獅背脊上樹木繁盛,像極了獅毛;獅頭面前,有一墩圓形的大石頭,周圍數十丈,成為獅球;在獅山東南面,原來還有棵高大的枂刺像是獅尾。”現年70歲的村民吳春燕熟知村史,他介紹,早年站在附近的玉山村高地望向獅東村,獅山猶如一頭醒獅盤踞在高處。獅東小學就建在獅頭前面,夜間燈光明亮,就如獅眼夜開,放出光芒,景色動人。吳春燕感慨,近年來在獅山和虎頭山之間還規劃設計了“九亭連峰”,猶如“獅齒”。
教學樓外觀如獅面
廟宇宗祠皆有“獅”元素

 
在獅山腳下是獅東小學,小學的前世今生都和“獅”密切相關。據吳麗水老師介紹,獅東小學建於1961年,設計匠心獨運,學校內東西樓重疊,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出”字,寓意“人才輩出”。結合獅山的形態,東西樓又仿若獅耳。
 
獅東小學教學樓的外觀設計也頗為巧妙。樓頂兩側各有一個圓形,像是獅眼,而圓形中間部分做了倒立的三角形設計,就像是獅鼻。
 

獅東小學
 
在泉州的一些傳統建築中,獅子成了民間信仰的一種圖騰,被視為建築物中辟邪驅惡的吉祥物。在祠堂門口的福獅還代表著閩南人的好客、愛拼敢贏的精神。獅東村的廟宇、宗祠、香爐等處都加入了“獅”元素。
愛拼敢贏重視教育
10年間走出10名博士

 
據介紹,獅東村早年稱為“東吳”,吳姓始祖廷仁公,系入閩始祖吳祭公九代裔孫,于1166年遷居到此,至今已有800多年,繁衍了三十多代。早期村莊三面靠海,資源匱乏,經歷代先賢艱苦奮鬥,3次圍海造田,方才呈現如今欣欣向榮的景象。
 

獅東村
 
獅東村是僑村,早年不少村民下南洋打拼,仍心系家鄉,熱心捐資參與家鄉建設。如今的獅東村占地約4平方公里,轄區居民6000余人,全村以農業為主,兼從事海蠣養殖及小海產捕撈。
 

青少年活動中心
 
據瞭解,獅東村人才輩出,10年間村裡出了10名博士,不愧為“博士村”,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也有近百人。獅東村出人才,這與獅東村村民愛拼敢贏、吃苦耐勞的個性及村裡尊師重教的傳統是分不開的。獅東小學自建校起便設有獎學機制,村裡還于2012年建設了青少年活動中心,設有法制室、孝德之家、科技之家、圖書之家、書畫之家、文藝之家等,極大地豐富了村裡孩子們的課餘生活。
作者 龔翠玲 莊麗祥 文/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