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中國看泉州】泉港傳承最獨特的福船建造技藝

中國之最》》泉港福船建造歷史悠久,且技藝精湛、獨特。
位置》》泉州市泉港區峰尾鎮沿海一帶

特點》》峰尾福船“黑舶五青案”採用水密隔艙技術的同時,還在船上不同位置設計獨特的“十二生肖”標誌,讓福船的駕馭更加井然有序,也更具機動性。

 
宋代福建造船業已經很發達,“福船”是人們對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統稱。伴隨著海上貿易的日漸繁盛,福船的建造技藝也漸趨完善,並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宋元時期,泉州是東方巨港,因而這裡亦是福船製造與彙聚之地,福船建造技藝在民間得到了傳承與發展。
 

福船上有多個水密隔艙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聲稱,海舶之往來於波斯灣與中國海間者,“華船為最大,多泉州所造”。到了明代,越洋福船船體龐大,明代鄭若曾《籌海圖編》載:“福船高大如樓,可容百人。其底尖,其上闊,其首昂而口張,其尾樓高聳。”
 

福船製造時的用料要精心挑選

 
泉州泉港區峰尾鎮在歷史上享有“峰尾小上海”之盛譽。明洪武年間,福船建造技藝隨黃氏的遷徙傳入圭峰(今泉港區峰尾鎮一帶),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峰尾福船也聲名鵲起。明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圭峰黃氏造船世家憑藉精湛的造船技藝,參與鄭和七次下西洋的壯舉,更讓峰尾福船蜚聲海內外。南明時期,圭峰黃氏造船世家的黃都受聘為鄭成功建造北伐及東征戰船,並築演武亭。清康熙二十八年,黃都又被清廷任命為“道憲廈廠軍工匠首領”,繼續為施琅統率的福建水師建造戰船,並為施琅光復臺灣作出重要貢獻。
 

按古法復原建造的福船
 

造船專家勾勒彩繪圖案

 
據泉港區峰尾造船廠專家介紹,峰尾“黑舶五青案”(亦稱“黑舶五槍堰”)採用傳統的分格式水密艙結構,隔板下方靠近龍骨處,左右各有“肚臍”兩個,既可排水,又可堵艙防漏。船上各個重要部位都有“十二生肖”暗號標記,這是黃氏造船人獨具匠心的設計,也只有峰尾船民才知曉其中奧妙。據資料顯示,峰尾“黑舶五青案”全船首尾依次由頭禁、假肚、五肚、官廳、水櫃、尾踏、奔邊、前刊、後刊、柴鹽艙、駕駛台等部分組成。而“十二生肖”暗號標記分別代表12個不同部位,它們分別是:鼠橋、牛欄(護手)、虎口、兔廁(船後如廁處)、龍骨、舟皮蛇(指船形弧板)、馬面(艙面甲板)、羊角、猴頭(滑輪索)、雞櫥、狗齒與豬架(安放船帆支架處)。古時航海,每個重要部位都有專人管理。船舶指揮官只要喊出相應的口令,船工水手就能迅速進入明確的崗位,各司其職,保障船隻安全航行。黃氏造船人匠心獨運的這種設計,使得福船的運作機制更加順暢、便利。
 

船頭的油漆畫為皎潔浪花托起一輪東升旭日,立意“前程似錦”。
 

“黑舶五青案”在船舷兩邊雕繪有“回”字形的圖案
 
福船研究學者劉宗訓表示,泉港福船建造歷史悠久,且技藝精湛,堪稱“獨一味”。泉港峰尾造船的工具五花八門,有斧頭、墨斗、手鑽、魯班尺、釘送、大鋸等。所用船釘看似簡單,實則也有玄機。傳統船釘是以熟鐵鍛造而成,其本身的金相結構已發生變化,具有更高的強度與耐腐蝕性。根據不同的需要,船釘有多達幾十種的型制。在對福船進行塗裝彩繪時,“黑舶五青案”在船舷兩邊雕繪有五個“回”字形的圖案,酷似槍炮架孔,這是威風八面的標誌。船頭的油漆畫則為皎潔浪花托起一輪東升旭日,立意“前程似錦”;船尾鐫刻有“海上女神”媽祖的胸襟花飾及靴紋圖案,取“安瀾海國”“順風得利”“祈求平安”之意。
作者 吳拏雲/文 陳小陽/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