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8,308 “澳有二十四,而法石為要,蓋為內通南關,外接大墜,實商漁出入必由之所,亦遠近輻輳咸至之區。故部館、文館、武館俱設是處,所以稽查透越,盤察漏稅,試重其地也。”這是見載於泉州法石《澤被海濱碑記》上的文字,從這簡短數十字中我們不難看出,泉州自古以來多“澳頭”(今指港灣),而法石澳位於晉江出海口的咽喉要地,為商船、漁船雲集之地。 寶篋印經塔是泉州古渡頭一座典型的鎮風塔(吳拏雲 攝) 宋元時期,法石澳一帶航海業和造船業發達,沿江碼頭眾多,如今僅存的是文興碼頭和美山碼頭,合稱為“江口碼頭”。兩處碼頭始建于宋元時期並沿用至20世紀。兩者相距約1.1公里,均以條石砌築。文興碼頭位於上游,整體造型為一平緩的斜坡狀臺階,此處水深較淺,碼頭直伸入晉江中以便低潮位時小船停靠。站在碼頭上,海風習習,沁人心脾。碼頭遺址處屹立著一座寶篋印經塔,頗具特色。寶篋印經塔殘存的塔身分為兩段,均屬花崗岩,年代久遠,表面呈黃褐色。兩段均呈方形,系分別雕鑿後再行銜接的。塔身上段,四面各有一尊半浮雕的半身佛像,佛像邊沿鑿成上圓下方、拱頂的龕。其中,上部頭像雕鑿深度多在5釐米左右,最深達6.5釐米,頭像下部的佛身,其雕鑿深度約減半。佛像的面部歷經風霜,輪廓已經略微模糊,失去細緻的容顏雕琢卻更具意境,透著一股悲天憫人的滄桑之感,又仿若在微笑著細數陳年歲月。塔身下段,四面各楷書陰刻一字,由右至左順讀為“佛、法、僧、寶”,字週邊為圓圈。寶篋印經塔附近是一片灘頭,泥土色黃而黏,上有無數小洞。細看可見許多紅鉗蟹或從洞中探出頭來。這些紅鉗蟹樣貌獨特,個小如硬幣,且蟹螯與蟹蓋邊上的色澤通紅鮮亮,尤為矚目。數百年來群居在此灘塗的紅鉗蟹,宛如信徒般,天天來此向著寶塔朝拜。紅鉗蟹的存在讓原本靜若畫作的文興碼頭活了過來,還有那些它們生存的孔洞隨潮漲潮落在律動著,那是大自然的呼吸,也是文興碼頭生靈和諧、萬物美美與共的印記。這座寶篋印經塔也是泉州古渡頭一座典型的鎮風塔。考古工作者曾在文興碼頭遺址處採集到了不少出土物,主要為建築構件、鐵器和瓷器。這批出土物的年代,由宋元時期直至明、清兩代,足以展現碼頭的歷史寬度。 文興古渡(陳小陽攝) 古時這裡曾有滔滔江水從文興碼頭流向美山碼頭,與之相伴的是兩岸碧綠蒼茫的護堤蒿草。它們鬱鬱蔥蔥紮根兩岸,連綿成片。如今烈日當頭,晴空萬里,順著道路延展的方向由文興碼頭走向美山碼頭,放眼望去碧波蕩漾,此起彼伏,心頭便是一陣愜意的涼爽。短短數百米,江的北岸出現三座廟宇,分別為文興宮、長春媽祖宮、美山天妃宮,難怪都說泉州有豐富的民間信仰體系,這也是地方民眾“搖籃血跡”地域感和歸屬感的鄉愁文化符號。美山碼頭位於法石社區美山自然小村的南部、西鄰長春自然村、東為後厝自然村,東南向為晉江出海口,江面寬闊。相比文興碼頭,美山碼頭處水更深,碼頭造型為邊坡較陡的墩台,便於高潮位時大船停靠。碼頭臨江處延至江面的為一石構墩台,與江岸間有一條寬近3米的道路相連。墩台入口樹蔭之下有一神龕,供奉著笑容慈祥的紅面土地公。神龕中紅燭滿滿,下方香案上有一刻有“美山古渡口”字樣的香爐,其中立著三根香燃盡後留存的短芯,從中可以看出這方土地神龕香火不斷、受人敬仰。墩台東西兩側各附有一條南北走向的石構斜坡式道路(東側僅路面殘損,而路基保存較好。西側的路面已破壞嚴重,路基也有殘損),兩條道路各向南延伸直至江中。東側緊連斜坡道路的有一段曲尺形的石構建築台基。碼頭基礎的地層全以“睡木沉基”,即木樁加固,以防海水沖塌。 2006年,江口碼頭成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吳拏雲攝) 美山天后宮(陳小陽攝) 無論是文興碼頭還是美山碼頭,兩處遺址附近都栽種有榕樹。榕樹的氣生根低垂,溫柔地拂過行人頭頂,頗有李太白詩中“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之意。抬眼看榕樹,並不高大,約莫數人高,初看並不起眼,可在夏日高溫逼人,地磚滾燙,樹影連綿下便成了一方淨土,似乎散落的便是福澤。讓行人喘氣放鬆的同時,也有了心思放眼海面,目光隨大小船隻移動著,心底追思古時這裡桅檣如雲的盛景。據悉,宋元之後,隨著航海事業的昌盛,法石的造船航海業也經久不衰。聖殿、文興、長春、美山都是當時造船的場所,當地仍有地名沿稱造船巷、打篷巷的。而文興碼頭、美山碼頭等碼頭是航海貿易繁盛的見證。泉州市文博研究員陳鵬鵬表示,文興碼頭和美山碼頭構造科學,歷久耐用,是宋代碼頭建築的珍品。這兩個碼頭共同反映出泉州港宋元時期海上貿易繁盛的風貌。舊日光景已難追,然而今天的江口碼頭卻歷久彌新、風韻猶存,經過歷史的沉積和沿岸廟宇香火的薰陶,這片碼頭恰如老酒沉香,時刻散發著惹人酣醉的美。 作者 吳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