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泉州走向世界 讓世界看見泉州——寫在“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

宋元中國看泉州。2021年7月25日,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中國的56項世界遺產中,宋元泉州別具意義,這座馬可·波羅筆下的“光明之城”,是推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典範項目,向世界傳遞著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精神氣質。
讓泉州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泉州。這一年,越來越多人的工作、生活,與世遺產生新聯結,成為保護、傳承、利用文化遺產的親歷者,成為申遺成功、文化惠民的受益人,共同續寫海絲泉州的新篇章。
这一年
我們堅定守護文化遺產
7月的泉州,文物保護領域發生兩件事——
一件是獲得國家級榮譽。7月19日,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文物局聯合表彰發佈,泉州市文物局被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一件是從社會各界探索招募遺產義務巡查員。7月4日發佈招募令,7月21日,首批30名巡查員已選定並開始運作。
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傳承保護文化遺產,泉州全市上下付出諸多努力,人們擔當作為、堅定守護。
精心保護好宋元中國規制最高的州府級文廟,是遺產守護人的共同責任。在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所主任何振良看來,守護文化遺產需要鍥而不捨、馳而不息。堅持保護古建築群真實性和完整性,府文廟大成殿修繕項目成為全國優秀古跡遺址保護推介項目。
大成殿修繕項目作為全國文物保護修繕標杆,要如何發揮示範效應?古建築群安全,要如何織密保護網?“我們啟動《泉州府文廟修繕工程報告》整理編寫,全面展示保護修繕工程的理念與技術方法;強化文物科技創新,編制完成《泉州府文廟大成殿數字化保護技術設計方案》,將對大成殿價值特徵、建造形制、重要構件、碑刻以及建造、修繕工藝等泉州府文廟文物資源資產進行數字化保護記錄、展示利用。下半年,泉州府文廟西書齋保護修繕工程也有望啟動。”何振良說。去年年底,泉州府文廟消防系統工程通過驗收、投入運行,至此,這處遺產點的消防系統與安防系統形成聯防聯控體系,並與周邊重點單位消防系統形成聯防聯動。
從府文廟推而廣之,一年來,泉州不斷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強化保障,意在長久保護好、利用好世界遺產——
今年起,泉州第七部地方實體法《泉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正式實施。
年初,泉州出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辦法》《關於加強泉州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前者為創建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提供法治支撐,後者提出泉州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分“兩步走”的路線圖。
著眼於打通文物保護管理“最後一公里”,泉州建成了不可移動文物信息化管理平臺,掛牌成立“文化遺產法治守護基地”。
探索文物保護新模式,晉江市首筆世界文化遺產點保護保險成功落地,晉江市文物保護中心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保險協議,為3處世界文化遺產點提供千萬元(人民幣,下同)風險保障。
守護老祖宗留下的瑰寶,泉州從頂層設計到基層落實,再到全社會共同參與,步履不停。
这一年
我們深入探索泉州
“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在位於鯉城區金魚巷的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裡,所長唐宏傑說,申遺成功後,展開長期而持續的城市考古工作,既是履行申遺保護承諾、創建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的需要,也是宣傳和實證遺產價值、講好中國故事的需要。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不同於以往任何一處文化遺產,它是一個從山區到城市再到港口的區域概念,也是宋元商品從生產到運輸再到銷售流通系統的概念。雖然22處遺產留存於地面,但作為整個遺產價值載體的宋元泉州古城卻仍深深埋在地下。”唐宏傑說,相信經過二三十年努力,將逐漸構建起考古資料信息數據庫,通過不斷“化虛為實”,為最終復原宋元泉州古城提供充實依據。
穿過充滿煙火氣的市區水門巷竹街,沿著幽深綿長的石板路,在鵲鳥橋旁可看到一方刻著“泉州市舶司遺址”字樣的石碑。去年申遺成功之時,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傅恩鳳正在這裡開展考古發掘工作。
“市舶司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持續到去年年底,我們發現了夯土台基、駁岸、臺階、鋪磚地面、排水溝等遺跡,考古成果比較豐富。”傅恩鳳表示,在2019年啟動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前,有關泉州市舶司的記錄,更多的是停留在古典文籍中,經過幾期考古發掘工作,越來越多的實物佐證從側面說明泉州經濟和港口的繁榮。
與此同時,傅恩鳳帶隊的另一項古城城市考古項目——泉州羅城城牆遺址(龍頭山段)考古發掘也完成了計畫內的工作。“這是泉州第一次揭露五代到宋元時期的羅城城牆,對印證泉州羅城建築年代、歷史沿革有重要意義。”傅恩鳳說,以創建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為目標,除了推進計畫內的考古發掘工作,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也積極配合古城街巷改造工作進行考古踏勘。
“泉州申遺成功,充分彰顯了古老中國文化為世界海洋文明作出的突出貢獻。”在唐宏傑看來,“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的遺產價值,不僅僅體現在陸地22個系列遺產點,還應涵蓋豐富的水下遺存。為了探尋這些見證輝煌歷史的“時間膠囊”,用實證講好中華海洋文化的故事,這一年來,泉州考古工作也向更深更廣的範圍拓展,惠安縣崇武鎮五峰村蜈蚣山海域發現一處水下文化遺產,接下來,將著手推進該遺址的水下考古調查,進一步擴大泉州海絲文化影響力。
此外,以申遺成功為契機,泉州全面提升中國考古學研究水準,重點推進福建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其中,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列入第二批福建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南外宗正司遺址、安溪青陽冶鐵遺址作為第二批福建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
當前,泉州已初步編制形成2021年—2035年泉州世界文化遺產考古研究計畫,確定了研究依據、目標、對象,分析了研究現狀,並制定詳細的研究計畫和保障體系。
这一年
我們更好詮釋展示價值
不斷提升文物展陳水平,詮釋泉州的世遺價值內涵,才能讓深藏“故紙堆”裡的歷史,讓更廣泛的人群理解、接受、熱愛。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泉州海交館、泉州歌舞劇團、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共同打造的沉浸式表演“刺桐夢華”,讓人夢回流光溢彩的古刺桐城。
“刺桐夢華”創新性地將梨園戲、歌舞劇搬到博物館,讓“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總展館裡的千年文物,邂逅“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海交館副館長陳穎豔說,宋元時期,來自歐洲、亞洲、非洲的數以萬計傳教士、商人等不同人群,在泉州留下很多寶貴遺產,展館裡有很多體現宋元泉州輝煌、海上商貿繁盛的美物,“希望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讓‘漲海聲中萬國商’盛景重現”。
讓文物“活”起來,泉州一直在探索。去年7月26日,泉州申遺成功第二天,海交館“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總展示館與觀眾見面。海交館副館長林瀚說,總展示館以沉浸式體驗為主,以大量文物展品為引導,結合多媒體數字技術構成貫穿展廳的視覺節奏,提升公眾參觀興趣,讓人瞭解並思考中國自古已有的海洋文明基因。展館內,泉州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蔡永輝、許瑞珍兩位教授和海交館聯合,用一年多時間創作大型歷史畫《刺桐夢華圖》,通過視覺實踐藝術,用動態畫面展示宋元刺桐古港的繁華場景。
今年5月,“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終評結果揭曉,“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展獲得優勝獎。
一年來,泉州清淨寺展示館、“直掛雲帆濟滄海”專題展示館、“海內第一橋”展示館、“泉州教育史話”展示館、九日山祈風石刻展示館等展示館,分佈在各個遺產點,用博物館特有語言,幫助觀眾理解遺產點故事,瞭解宋元泉州歷史。
作為古泉州文化符號的書院,以另一種形式復興,向人們講述城市歷史故事與當代價值。歐陽書院曾留下泉州歷史上第一個進士歐陽詹讀書交友的佳話,複建後,歐陽書院結合清源山摩崖石刻文化,定位集閱讀、講學、休憩、輕食等功能于一體的文旅複合空間項目,進一步豐富清源山景區精品遊線配套。去年以來,複建後的小山叢竹歷史文化主題公園,邀請泉籍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王銘銘任山長,致力於將書院打造成為“立足泉州,放眼世界”的文化地標與學術高地。以“小山學堂·泉州學文史系列講座”命名的名家講座,吸引諸多文化名家現身開講,至今已經開展12場活動。
这一年
我們努力傳播泉州
泉州文化既充滿了歷史韻味,又飽含人間煙火氣。講好泉州故事,需要從旅遊、文創、講解等多個維度綜合發力。
連續舉辦了十一屆的泉州古城講解員培訓,成為泉州對內提升文化認同感、對外宣傳古城文化的重要方式。去年,“宋元中國 海絲泉州”泉州古城講解員項目獲“2021年福建省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項目累計培訓學員2000多人,聘用講解員306人,提供志願講解服務達255次。這支越來越龐大和專業的隊伍,正成為傳播泉州的中堅力量。
“政務考察團、招商商務團、遊客旅遊團紛至遝來,正值暑假,還有各大中小學校的研學團,幾乎每天都有接待團。”福建省金牌講解員、泉州文旅集團宣講隊隊長、泉州旅遊協會導遊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顏靜怡,是泉州古城講解員培訓的金牌導師。“以前的講解,是立足泉州講泉州,現在要把泉州放在全國、甚至放在世界範圍內講述泉州故事,把22個遺產點納入歷史長河裡橫縱向對比。”顏靜怡說。
“從第一屆報名不足百人,到現在每期都要經過層層選拔,感受到泉州入列世遺城市後,民間越來越多人對文化講解的瞭解和熱愛,以及市民日漸增強的文化自信。”在連續擔任十一屆古城講解員培訓導師的魏懷陽看來,傳播泉州的隊伍不斷壯大,比如中英文導遊邱聯鋒、連續參加十期講解員的“鐵粉”黃愛卿等。
講好泉州故事,需要與時俱進用好各種載體平臺。
7月15日—17日,由泉州古城辦和泉州市文旅局主辦,中國旅遊大V、金牌導遊等受邀開啟“走讀泉州古城”旅遊體驗式探秘,通過抖音、微博、攜程等社交平臺帶領全網千萬粉絲“雲遊”泉州古城。“與攜程集團聯合打造的泉州星球號‘宋元中國·海絲泉州’正式上線,幫助遊客完成從種草到下單一站式體驗。”泉州市文旅局合作交流科科長曾世彬介紹,一年來,類似這樣的宣傳推介活動已舉行數十場次。
目前,抖音話題營銷“探見泉州”2.6億次播放,“世遺泉州推薦官”2.9億次播放。擁有近十萬粉絲的閩南文化自媒體“閩南蔡菜”說:“越來越多文化自媒體加入宣傳泉州的隊伍中,直播時,喜歡泉州文化的觀眾也越來越多,這都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動力。”
這一年,“世遺泉州”宣傳走進校園,世遺主題內容亮相語文初三試卷,提升文化自信、家鄉認同感從娃娃抓起;眾多文化名人、影視明星、綜藝節目頻頻“打卡”泉州,《萬里走單騎——遺產裡的中國》《中國這麼美》《百姓的味道》《歡唱大篷車》《美好的星球》《好吃客:泉州》《我的漢字故事》等來泉錄製,泉州知名度不斷提升。
就在今天,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世界遺產(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金銀紀念幣,天后宮媽祖造像、九日山祈風石刻、洛陽橋、開元寺雙塔、老君岩等元素,登上了國家紀念幣,讓更多人“看見”泉州。
这一年
我們天涯同心同行
泉州具有民營經濟發達、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歷史厚重、在外泉商和僑港澳台資源豐富“三大比較優勢”。這一年,三大比較優勢彼此映照、互相助力,為泉州帶來新活力、增添新風采。
“泉州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實至名歸!”喜訊傳來,泉籍著名藝術家蔡國強由衷感到喜悅。對家鄉泉州有著特殊而豐富情感的他,在高興之餘不禁引發了關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為泉州文化添磚加瓦”的思考。這一年,推動蔡國強藝術中心項目建設寫進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項目擬選址泉州台商投資區秀塗片區,作為海絲新區的“引爆項目”,有望成為助力泉州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手握世界文化遺產的“金名片”,泉州如何更好地發展、提升城市影響力,蔡國強還根據自己的理解為家鄉“建言”。他認為,文化遺產帶來的遊客、觀眾是相對固定的,但創造文化的活力是無窮的,泉州可以充分發揮在戲劇、音樂、美術等各方面的創造力,這也是一座城市精氣神之所在。有了創造力和精氣神,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故事並與人們分享。未來,隨著藝術中心的建成運營,文化藝術方面的創造力將得到進一步發揮與展示。
同樣以藝術之名回饋故鄉的還有當代藝術家陳文令。去年以來,在家鄉安溪金穀溪畔,他“疊山造園”,建造30畝的金穀溪岸藝術園,為世遺泉州增添當代藝術新風景。“這是第一個由中國當代藝術家建造的公益性藝術公園,也是我的第一個大地藝術處女作。藝術介入公園,就是期待每一位普通人變成藝術家,或者喚起人民心裡的藝術潛質。”陳文令希望,通過城鄉人群交流和鄉村美學培育薰陶,及當地業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真正踐行“文化惠民”。
變化還出現在泉州對外通聯的窗口。6月底,“母親的房子”圖書館落地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這與泉籍作家蔡崇達的努力息息相關:“我參與了機場圖書館的設計,我們的故土與鄉情,最終以美好浪漫的圖書館的樣子,在家鄉等待著我們離別和歸來。”這座機場裡的圖書館,被南來北往的遊客稱為“最具藝術性和文化味的機場圖書館”。
“世遺泉州一周年,我為你寫了一首歌。”日前,閩南民謠歌手蘇世洪發佈原創閩南語歌曲《世遺泉州》,22個文化遺產點一首歌串聯,用好玩、好唱、好記的方式,宣傳推介泉州;85歲的退休老人李楚滋,從過去40年精心收集的郵品中,整理出專題郵集,希望大家瞭解泉州申遺、愛遺、護遺的故事……走過申遺成功一周年,世遺泉州在無數人的付出和托舉下,走向更遠,走向美好明天。
延伸閱讀
“泉州世界遺產日”主題活動啟動
7月25日是“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一周年,也是首個“泉州世界遺產日”。連日來,以“社會共建,人民共享”為主題,泉州市採取線上線下、主分會場結合形式,在泉州府文廟及市直單位、9個遺產相關縣(市、區)開展系列精彩活動。

25日上午,本次活動在主會場、泉州府文廟廣場啟動,晚上還有世遺之夜文藝演出。同時,廣場全天候開展遺產展、遺產燈謎競猜、遺產普法宣傳、遺產VR體驗、海絲主題文創展、遺產旅遊體驗等活動。
由福建省文物局主辦,泉州市文物局承辦的福建省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培訓班,將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傳授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知識,交流保護管理經驗。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由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泉州市文旅局聯合主辦的“世界遺產地博物館城市論壇”,知名專家學者、文博工作者出席,共同探討世界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文旅融合及博物館發展等事項,為泉州全力打造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貢獻學術力量。各大博物館有形式多樣的展覽、研學等活動,如海交館的“刺桐時代裡的遇見”海交館系列活動、光陰物語——泉州文物裡的二十四節氣展、《從“瓷”出發——泉州宋元瓷器展》等。
在鯉城、豐澤、洛江、石獅、晉江、南安、安溪、德化及泉州台商投資區分會場,主題展覽、非遺集市、非遺展演、文旅嘉年華、文創體驗、設計大賽等文化大餐,也將一一與市民遊客見面。
 
作者 蔡紫旻 殷斯麒 許雅玲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