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東麗區】天津市東麗區「咬定青山不放鬆」 完善提升綠色生態屏障建設

2018年以來,天津市東麗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按照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田則田、宜水則水的原則,堅定不移、全力以赴推進,全面打響拆遷與生態修復、造林綠化等攻堅戰役。作為「津城」「濱城」雙城間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東麗區綠色生態屏障規劃面積146平方公里,僅次於津南區,位居天津市第二。截至目前,新增綠化面積1.84萬畝,一級管控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8%,藍綠空間占比達到80%,水豐、綠茂、林田相依的生態效果初步顯現,為推動區域綠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淨藍增綠 改善生態
綠色生態屏障經過四年的規劃建設,以林為主、以田為輔、以水相襯,藍綠交織、自然共生、生態優良的建設目標初步實現,使東麗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與2017年相比,東麗區氣溫平均下降5.9%,相對濕度上升9.6%,有效緩解阻斷了雙城「超大干島」「超大熱島」的形成。
同時,屏障區3.5萬畝林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硫2.31萬噸,釋放氧氣5.67萬噸,在涵養水源,遏制地面沉降的同時,還形成了適合動植物生長和棲息的環境,使動植物群落逐步得到恢復,喬灌木品種達到30餘種。如今在東麗區,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和鷺類、雁鴨類等野生動物已是「常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格局初步建成。

清污除銹 擦亮底色
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以綠色高質量為導向引領轉型發展,倒逼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質量效應提升,城市發展的潛力與活力進一步激發,推動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優化。
在《東麗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的推動下,東麗區以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為目標,重塑了城市發展空間,累計對468萬平方米建、構築物實施了拆遷,將釋放出來的土地全部用來復耕復墾、造林綠化,增加了藍綠空間占比,提高了城市資源環境承載力。同時,撤銷取締管控區內11個低效能工業聚集區及149家工業企業,有效淨化了發展環境,增強了區域發展競爭力和吸引力。
在東麗區的努力下,居民的生活與工作環境更加宜人,幸福指數得到提升;交通網絡日臻完善,公共資源佈局更趨合理,全區成功創建全國衛生城區,並向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不斷邁進。

賦能增效 振興產業
在環境治理、造林綠化基礎上,東麗區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有機統一,針對不同產業「對症下藥」。堅持優化一產原則,促進農業產業多元發展,建設提升高標準農田7900畝,鼓勵發展生態水稻種植,面積已超萬餘畝,提高產出效益,同時全面啟動胡張莊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打造「宜居 宜業 宜游 宜學 宜樂」的產業融合示範高地。此外,東麗區注重構建區域協同聯動發展態勢,推動胡張莊片區東西並進,連通區域附近特色景點,並積極承接文體健身活動,打造精品旅遊線路,產業融合發展按下「快進鍵」、走上「快車道」。
目前,東麗區新興產業發展態勢向好。借助屏障區良好的生態資源,打造了一批創新創業載體,引進一批高端製造和創新企業,激發了一批現有企業增資擴能。東麗湖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初步形成,新興業態加速湧現,產業集聚度不斷提升。先後引進科創中心和研究所、成立科研機構十餘家,建成天安、天驥、景湖科技園等產業載體200餘萬平方米,並推動恆大世博中心、國家電網客戶服務中心總部等項目建成運營,區域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市場活力持續增強。
下一步,東麗區將以「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定力執著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拼勁,進一步統一思想,鼓足幹勁,在不斷深化思想認識中加大工作力度,持之以恆地優化提升綠屏生態空間。(周思楊)

森林進城 公園下鄉

森林進城,公園下鄉。東麗區將生態環境建設確立為可持續發展重要戰略,為人們營造出更多綠色宜居空間。
位於東麗區海河後五公里的50米寬森林長廊,經過五年的林木健康經營,植物種類已經超過了100種,呈現出一片良好的生態景觀效果。
家住萬新街道的陳璽莉,每天都會和老伴來到這個森林公園漫步休閒,享受鳥語花香帶來的一份輕鬆愜意。陳璽莉告訴記者:「咱一般旅遊去找山、找水、找樹林。現在呢,都在咱眼前了,而且離家很近,還沒有花費。」陳璽莉說自己從小就在河邊長大,看著昔日裸露黃土的河岸護坡如今鮮花環抱、綠林映襯,成了修身養性的好去處,生活環境換了一副模樣。


位於東麗區張貴莊的這個森林公園,不僅種植了銀杏、國槐、雪松、白皮松等用來延長四季色彩的樹種,還搭配了蘋果、山楂、石榴等食源性植物,375畝森林長廊精心保留了林下天然生長的野花野草,讓百姓跟樹上有鳥、草下有蟲的大自然更加親近。
進入城區的不僅有林木茂密的森林公園,還有數十萬株彩色喬木灌木,絢麗的彩葉充滿城區的大街小巷。依照無樹不綠、無花不美、無草不淨的建設標準,5年來,東麗區集中開展城區大綠地建設,大力推進500米半徑建公園、建綠地工程,提升中心城區綠化美化水平,與此同時,廣泛開展見縫插綠、垂直掛綠、拆牆透綠的綠化活動,新建街心綠地100多個,社區廣場20多個,綠化居民庭院1000多個,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94平方米,基本實現了百姓出門就能見到公園綠地。豐富的植被,合理的綠地格局改善了城區整體環境。


在疏解整治提升的基礎上,依照「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田則田、宜水則水」的原則,從2018年開始,東麗區以津塘公路和津漢公路為軸線,投入30多億元,構築起總面積146平方公里,南北遙相呼應的兩大綠色生態屏障,新增造林面積11.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27.1%,實現了綠色生態屏障海河綠芯、古海岸綠廊和東麗湖等重點片區連通,以水和樹為特徵的藍綠空間占比達到78%,形成「一廊 、兩芯、兩環、六片區」新的生態保護體系,呈現出 「三林、兩田、四水、一草」的藍綠空間佈局。水豐、綠茂、林田相依的東麗郊野公園、新立郊野公園、東麗湖藝苑公園等休閒公園,吸引著大批市民踏足觀賞,享受到自然風情帶來的休閒樂趣。
在小城鎮規劃建設上突出田園特色,建設景觀綠地網絡,拓展綠色宜居新空間,呈現出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樓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田園景觀。
此外,東麗區還持續加大17條河道,總長200公里水系治理,升級改造河道兩側綠地,通過水與綠的融合,挖掘沿河生態和經濟效益。其中,昔日的北塘排污河重現水秀岸綠的優美環境,甚至許多候鳥也開始在此安家落戶,繪就出一幅綠色魅力東麗、園林文化東麗、生態文明東麗的新畫卷。

走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之路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近年來,綠色、低碳被東麗區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綠色正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2021年,東麗區華明高新區公共管理部對1196盞路燈進行了智慧LED燈節能改造,一年節電70萬度,節省電費70餘萬元。
同時令人開心的是這樣一項節電改造工程,園區竟沒有花一分錢。免費為華明高新區提供這套照明節能系統的是兩年前入駐這個園區的一家公司。
企業的推廣有了政府介入,用「先嘗後買」的方式,按比例分成節能收益,不達標就賠償的「對賭協議」,讓企業看到了市場曙光,也把企業承諾推到了風口浪尖。


一個小小的轉變,解開了企業和園區的節能死結,也讓天津津浩焓商貿有限公司營銷鏈滿盤皆活。
現在的華明高新區路燈照明系統,除了將原有的400瓦高壓鈉燈全部更換為100瓦的LED燈,每個燈桿上面還裝有一個芯片「大腦」,借助4G物聯網,通過雲端與後台控制中心連接在一起,實現了燈桿之間最大程度互聯互通,不僅能自動監控每盞燈照明情況,還能適時檢測到車輛密度、道路明暗,智能化調整和控制照明功率,實現二次節能。
作為華明高新區公共管理部部長的寇金亮後來得知,這種先由對方無償提供技術,再用節能收益抵扣工程投資的辦法正是目前全球通行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和華明高新區節能降耗一樣,「十四五」期間,一場全方位深層次的綠色變革正在繪就東麗區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正在構建。環境保護、資源損耗等可持續發展的42項指標;規劃佈局的2個市級高新區和十多個特色產業園;劃定的149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成為今天東麗經濟建設的「綠色閘門」。通過低碳試點企業,超過100項節能降耗技術在多個行業升級改造中應用,用大數據精準計算出每家高耗能企業每天的能耗,倒逼高耗能行業加速轉型升級。


東麗區生態環境局負責人:「這五年,是我們東麗生態環境治理投資最大的五年,而且是效果最明顯的五年,這五年我們全區的整個生態環境投資在50億以上,截止到目前,東麗區的空氣PM2.5濃度為39微克每立方米,比五年前改善了42%。「
空氣PM2.5濃度下降42%,使東麗的天更藍了,全區空氣優良天數的比例明顯提高。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地表水綜合污染指數同比改善41.2%,使東麗區17條河道,總長200公里的水系更清了。
工業綠色發展提速,綠色化改造步伐加快,綠色製造體系初步形成。2021年,單位GDP能耗比5年前下降22%。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增強,新能源汽車全國4個核心部件生產基地,2個聚集東麗。綠色智能製造、零碳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等新生事物紛紛湧現,生產生活方式在逐步向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在全面建設科創綠谷、都市新區的新徵程上,東麗區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正徐徐展開。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