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6,372 近日,中國國家文物局“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展示推介系列活動評選揭曉並公佈名單,泉州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榜上有名,系福建省唯一入選。 苦寨坑窯址,位於永春縣介福鄉紫美村,由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聯合泉州博物館、永春縣博物館進行發掘,發掘面積約235平方米,發現9座窯爐,出土了大量的原始青瓷標本,以及少數硬紋硬陶和黑衣陶器、石戈等。 原始青瓷,被稱為中國瓷器的始祖,是由陶向瓷過渡階段的產物,為中國瓷器的發明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準備和技術基礎。原始青瓷的創燒,在中國乃至世界瓷器發展史上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浙江德清、湖州所在的東苕溪流域發現的原始青瓷窯址,其時代可追溯至夏晚期,2016年前,史學界普遍將其視為中國原始青瓷的發源地。2016年,隨著永春苦寨坑窯遺址的發掘,中國燒制原始青瓷的歷史,向前推進了200多年。 2016年初,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航拍圖。(泉州晚報資料照片) 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9條龍窯遺跡均依山而建,沿著山坡向上掏挖洞穴而成,分佈密集,上部窯爐疊壓下部窯爐。遺跡保存較好,已是典型的龍窯形態。窯址出土大量的原始瓷標本,還有少數的硬紋硬陶和黑衣陶器、石戈等。原始瓷多為殘片,可分為生活用品和窯具兩類。生活用品器形有尊、罐、缽、壺等。窯具為墊餅。此外還發現大量經人為加工過的陶瓷器殘片。器物多使用泥條圈築和慢輪修整,多呈灰色或灰黃色,胎土較細,質地堅硬。釉多呈青灰、青綠色,部分略偏褐或泛黃。裝飾上採用刻劃、拍印、戳印、堆貼、鏤空等手法,紋飾有弦紋、網格紋、繩紋、戳點紋、鼓釘紋等,還有一系列的紋飾組合,如弦紋、戳點紋、幾何紋組合等。 這些夏商時期的瓷片上有著精美的紋路(林勁峰 攝) 經C14年代測定,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距今3400—3700多年,即夏代中晚期、商代中期,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原始青瓷窯址,將中國燒制原始瓷的歷史向前推進200年,改寫了中國陶瓷的歷史、人類的文明。2017年4月,苦寨坑窯址獲評“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8年9月,苦寨坑窯址被列為第九批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12月,苦寨坑窯址被列為第一批福建省級考古遺址公園。2019年10月,苦寨坑窯址被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遺跡保存較好(永春縣文體旅遊局 供圖) 作者 姚海蘭 顏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