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轉口貿易大幅增長

【本報綜合報導】已和43個國家和地區的53個港口實現通航的福建省莆田市,正力求借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國際貿易夥伴合作共贏,拉動港口經濟快速攀升。
天然深水良港湄洲灣比鄰福建莆田、泉州兩地。福建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目前正在建設中國東南沿海最大鐵礦碼頭,佈局中國最大硫酸出口基地。
今年以來,湄洲灣港口群運作繁忙。8月25日,在莆田港東吳港區國投9號泊位上,巴拿馬籍「和帆」號正在港卸載6萬多噸煤炭;7月13日,滿載近9萬根原木的馬紹爾群島籍「繁榮」輪在莆田市莆頭港入港卸載作業;7月21日,裝載10530噸螢石粉的巴拿馬籍「權力」輪駛離莆田市莆頭港,前往土耳其。
碼頭前沿不遠處,東吳港區羅嶼作業區正駛出一趟列車,裝載2000餘噸鐵礦發往內陸城市。該港口是東南沿海最大的礦石碼頭,作為國際大宗散貨樞紐港和國際混礦中心,能滿足世界最大40萬噸級礦石船舶「常態化」接卸。根據莆田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莆田港東吳港區羅嶼作業區鐵礦石吞吐量突破660萬噸,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正在東吳港區巡查的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負責人姚瑤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邊檢執行「一船一策」,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力暢通航線。

湄洲灣港東吳港區羅嶼作業區。

據知,莆田港東吳港區東1、東2號兩個深水泊位,總投資22億多元(人民幣,下同)年設計吞吐量逾1000萬噸,以期為沿海地區快速增長的大宗散貨原材料需求提供服務。福建省首個港口大宗散貨露天保稅堆場則於2017年落子於莆田市八方港口,五年間運營有序。
莆田海關統計,1月至7月,莆田市轉口貿易呈現爆發式增長,同比增長124%。2022年,莆田市全面對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國際規則,與東盟、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等貿易夥伴的進出口均實現15%以上同比高速增長。
「真正帶動了無數人合作共贏。」莆田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經營部經理卓金雲評述上述數據說,莆田港承載「海絲」記憶,在「一帶一路」和「RCEP」加持下,「海絲」沿線航運越來越有盼頭。
港口經濟專家認為,東吳港區是向莆鐵路聯結江西、湖南等內陸省份的最近出海口,隨著「海鐵聯運」常態化運作,沿海省份與內陸省份的「山海大通道」已經打通。
這從莆田海關一組數據得到印證:2022年1月至6月,莆田市秀嶼港口木材、大豆、硫酸銨、瀝青等外貿貨物裝卸量同比增長99.61%。2021年莆田港口年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萬噸,重點民生能源液化天然氣吞吐量近400萬噸,均創歷史新高。
港口經濟也為地方帶來新增長極,莆田正力拓以臨港工業、海洋裝備產業、港口物流業為主體的海洋經濟發展新格局。在莆田港周邊,正在建設中國內地第一個自主引進、建設和管理的總投資近300億元的大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國內最大硫酸出口基地、中央糧庫等重大項目企業亦呈星羅棋佈之勢。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