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7,820 用VR技術培訓工人、配裝傳感器監測塔吊機運行、浮塵超標會自動啟用噴淋設備……近年來,伴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被武裝後的建築工地變得“智慧”起來。位於泉州市鯉城區的福建省首批智慧工地試點項目——火炬電子超級電容器項目建設現場,就能看到很多建築工地裡的“黑科技”。 在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刷臉”實名認證進入作業區,大家佩戴的安全頭盔裡植入了智能芯片,“它會將工人的行動軌跡傳輸到勞務管理系統,方便我們掌握各個工地片區人員的即時分佈,並結合工地智慧寶進行喊話提醒,提升人員管理實效。”福建省五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阮楚介紹。在VR安全教育體驗區,通過VR虛擬場景體驗高處墜落、腳手架坍塌、物體打擊等事故,逼真的畫面讓人驚呼不已,“工人在接受培訓時,如果有這樣的逼真體驗,在今後作業中一定會更加注意按規範操作。”阮楚說。 為了防止人員翻越防護欄或者進入特定的禁入區域,該項目還引入周界防護系統。系統根據立體佈防要求,在相關區域安裝紅外探測報警裝置,當有可疑人員入侵觸發報警時,管理人員可結合智能視頻監控系統,迅速作出反應,及時制止違規行為。 基坑監測是基坑工程施工中一個重要環節,是指對基坑水平位移、豎向位移、水位、應力、沉降等潛在安全隱患數據進行採集。“傳統上都採用人工檢測,存在數據誤差大、時效性慢、人員安全風險高等弱點。”阮楚介紹,該項目引進自動化基坑監測系統,運用傳感器技術設置13個監測點位,可在整個工期對基坑實行24小時不間斷精准監測,數據真實可靠。 “智慧化”技術同樣應用在大型施工機械上。在項目展廳,一台塔吊機模型直觀展示數字技術的強大威力。技術人員介紹,塔吊機安裝有可視化系統和傳感器,可對塔機幅度、載重、傾角、力矩等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如果出現違章操作、超重或超高等不正常情況,系統會自動報警,從而杜絕塔吊安全事故的發生。”而在建築物料管理端,項目通過在地磅安裝感應裝置,實現貨車載重數據自動錄入系統,並自動與供應商所報備的數據進行匹配,若超出偏差範圍,系統將當即作出提醒。 在項目會議室的大熒幕可以看到,上述監測到的數據都彙集到了智慧工地系統,系統進一步對違章操作總數、塔吊機工效、用電情況進行數據再分析,為提升工地管理效率提供科學參考。 作者 王樹帆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