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專刊】穿越最美的城市綠脈 西安南三環騎行綠道

作為西安「三河一山」綠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安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綠色通勤示範段全面建成,於2021年5月正式通行。
自行車專用道項目作為「十四運」配套設施,是一條集騎行、步行、觀光、休閒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慢行系統,分為星空入夜騎行體驗區、懸浮密林光影體驗區和自行車運動體驗區三個部分,全線設有多個觀景台、觀景帶和休憩驛站等。項目團隊還在跑道沿途設置自行車運動主題的景觀小品和景觀標識系統,色彩上選用呼應綠色低碳主題的青綠色調,寓意「健康、生命、運動」,為市民帶來充滿文化和野趣的舒心騎行體驗。


專用道全長13.8公里,位於南三環沿線連接曲江新區、雁塔區和高新區。其中曲江段5.5公里,雁塔段5.2公里、高新段3.1公里,道路不僅沿途配套城市傢俱、綠化景觀,甚至還有兩座「自行車高架橋」。第一座跨東儀路和東陵路,全長897米,第二座跨電子南街,全長454米。騎行道沿途串聯了多個居住區、商業區、城市公園,是城南騎行、跑步、健身、遛娃的新樂園。


雁塔段東起長安南路與三環交匯處,西至西灃北路與三環交叉口,全長約5.2公里,新建橋樑長度1450米,新增綠化面積14萬平方米,游步道長度2700米,自行車道1800米,改擴建廣場22個,面積約43000平方米。騎行道從太白南路穿過南三環的路段,沿三環呈分段式排布,從西向東,需要穿過好幾條馬路。有些路段被兩旁的綠化帶簇擁,遠遠看去只是一條林蔭小路,走進才發現其中別有洞天。
曲江段自行車專用道路位於北輔道綠化帶,東起曲江大道,西至長安南路。場地北側綠地長度約6300米,寬度約在3-33米之間,平均寬度在25米左右。自行車通勤綠道寬度為2.5米,總長度約5.5公里。這一段以「山」「水」「谷」「島」「溪」為載體,以流暢的線條為設計元素,將自然融入到現代人的生活,以簡潔、明快的表現手法,為綠地注入生命力,讓騎行更有活力。


高新段起點為西灃路、終點為丈八六路,全長約3.1公里,西灃路至錦業三街的線路位於繞城高速與南三環之間的綠化帶,寬度6米,設置潮汐車道,錦業三街至丈八六路線路位於南三環北側綠化帶,寬度4米。道路設計的有坡度,可以爬高,比平路更鍛煉腳力。
在騎行體驗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有兩處。一是專門為自行車道搭建的高架橋,白色的圍欄連著西安的藍天,有種雲上賽道的感覺。二是時常會遇到彩虹圈層,彷彿穿梭在時光隧道裡。


對於日常騎行中經常遇到的安全問題,市民在這裡大可不必擔心,所有接壤三環輔道的路段,都已經用圍欄隔開,規劃出了實打實的自行車雙車道,不會出現與機動車交匯的情況,並且大多部分路段有樹蔭覆蓋,對於自行車來說,這是西安當下少有的交通待遇。並且,自行車通勤道路採用彩色透水混凝土,其優點是具有排水性和透水性,減輕集中降雨季節道路排水系統的負擔的同時,更增加了騎行與步行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這是一條充滿活力、動感與生機的自行車通勤廊道,也是一條擁抱自然、體驗景觀的生態廊道。在這裡自由騎行,能夠呼吸到花草散發的清香,感受與自然交融的魅力。路在景中,景在路上,放眼望去,鋪滿防滑彩色瀝青的騎行跑道被綠草和灌木環抱,像一條「彩虹」生態長廊,令大西安越來越美!

 

為黑暗中的愛與夢想助力
 ——陝西白手杖視障服務中心

在整個中國大陸,視障人群超過1750萬人,這意味著每不到100人中就有一位失去了視覺。他們雖無法用目光直接觀察世界,但他們努力用其他的感官接觸社會,努力生活、認真尋覓。
先用聲音表示你的到來,「嘿,你好」,然後輕輕地拍一下他,主動伸出自己的手與他相握,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這是一個與視障朋友打招呼方式之一。


那麼,白手杖是什麼呢?白手杖(white cane)的含義是:「行動自主」。行動自主是視障人士重建尊嚴與自信心的首要關鍵。國際公認盲人專用識別手杖——白手杖,它是促成視障人士行動自主進而生活自理及獲得教育工作機會,展開寬闊人生的第一步。白手杖除手握部分為黑色,尾端一節為紅色,其餘均為白色,當視障人士持白手杖行走時,具有防護、回應、辨識等功能。手杖向前伸出的幅度約為距離腳尖兩步的範圍,用以探索行徑道路情況。當遇到地面變化或出現危險狀況時,視障人士能有足夠的時間做出反應,以確保安全。
有數據統計,在陝西約有34萬名視障人士。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卻很少看到他們。並非他們不願意,只是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對於他們而言,困難重重。儘管隨著科技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殘障人士通過科技手段的輔助逐漸與社會接軌,例如肢體殘疾可以借助假肢,聾啞人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輸入發送語音交流,但是對盲人來說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輔助辦法,盲人融入社會仍然非常困難。


陝西白手杖視障服務中心成立於2016年12月29日,是陝西省民政廳登記成立的專業服務視力障礙人士的首批慈善組織。創始人惠娜女士在大學時就開始擔任助殘志願者,畢業後又進入殘聯工作,在助殘公益領域多年的工作讓她有許多與殘障人士交流接觸的經歷。她知道如何幫助身體殘疾的朋友行動,知道如何與智力障礙的人士溝通,但與視障人士的接觸卻不是很多。
「在我們當時舉辦的公益活動中,很少能看到視障人士的參與,開始還以為是他們不願意參與。」惠娜說。經過深入瞭解後發現,視障人士「看」不到複雜的路況、隨時變換的交通信號燈,出行,對於他們而言就像是進入一個到處是未知風險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們無法克服心理上的障礙。視障人士大多害怕外出,擔心進入社會將會面對的困難。「我害怕別人說我是一個盲人,是一個瞎子。」惠娜接觸過的一位視障朋友這樣告訴她。因為他們有限的接觸所感知到的並非是無障礙的世界。當一個盲人出行時,可能被大眾投以異樣的目光或被小聲地討論,他們雖無法直視,卻能因更靈敏的其他感官感受到。「因為大家對盲人的認知較少,所以盲道被佔用,也會有偏見,盲人朋友們也就有更多擔心,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2016 年,在與視障人群有了更多的接觸後,陝西白手杖視障服務中心正式成立,旨在希望能用更專業的服務帶領視障人士走出家門,親自感受多彩的世界。
「如果他願意走出來,給他任意一根支撐的木棍他都可以走出來。所以我們首先要幫盲人突破心中的那一關,讓他找到內在源動力。」而「白手杖」代表的,既是幫助盲人辨別方向的盲杖,更代表著「行動自主」,代表著盲人突破內心的桎梏,邁出展開寬闊人生的第一步。想要擺脫黑暗世界的束縛,先要讓盲人從內心認可自己與其他人一樣,擁有給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力量。


「白手杖」成立之後,團隊成員們給盲人朋友們帶來了許多新奇的「人生第一次」。他們想用更多的參與感告訴盲人朋友們:即使失去了視覺,你依舊可以生活得很好。
比如,「白手杖」曾經舉辦過一場「盲人 T 台秀」。
由於無法感知方向,盲人朋友在走秀時很難走出一道直線,於是團隊邀請了專業的模特老師,在老師的帶領下每天訓練走秀。為了能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參演的盲人朋友甚至在練習時披上自己的床單,想像自己非常帥氣拉風的樣子。在挑選服裝時,也充分尊重每一位演員的意見,讓他們通過觸摸,挑選認為最美的衣服。最終演員們的表演比預期的更加精彩。


「有個年輕女孩,我們給她準備了一條粉紅色的裙子。她雖然沒法看到,但一直在非常愛惜地觸摸它。她走秀時走出的步伐也非常自信,看到她的享受和笑容,我覺得這場秀辦得很有意義。」惠娜說。
「白手杖」甚至還為盲人們組織過屬於他們的訓練營。面對三十名排列站立但站姿各異的學員,很多人擔心他們能否順利完成,但經過和教官商量後最終決定:「就把他們當成健全人一樣訓練。」不出幾個小時,學員們就能將站姿從最初的參差不齊改成筆直的軍姿。


參加過「白手杖」活動的盲人往往會比初來時更有自信,更有目標感,更有行動力。每一點好的改變,每一步小的成長,團隊的成員都看在眼裡,除了幫助盲人找到自身的力量,在努力讓社會更多地看到他們的潛能,瞭解並且接納他們。
2017 年,白手杖曾舉辦了首屆盲人演唱會——《用聲音點亮世界》。視障青年楊子宣是演唱會的主角之一。他曾在無意中說起自己唱歌的夢想,遺憾無法舉辦演唱會,對於失去視力的自己來說實在太難實現。但白手杖為他實現了夢想,舉辦了一場屬於楊子宣的個人演唱會,讓他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華。「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實現了我舉辦個人演唱會的夢想。」楊子宣感歎道。
在這之後,楊子宣更有勇氣追夢,他牽頭成立了「白手杖」藝術團,帶領盲人朋友在各種場合參加表演,從受助者成為給別人帶去歌聲的助人者。
「看似是你在幫助他們,其實不是。他們的很多精神在不斷地影響你,鼓勵你。」惠娜說。在「白手杖」裡有許多像楊子宣一樣的盲人朋友,他們在受助之後,也以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他們或是成為「白手杖」志願者團隊的一員,帶領其他視障人士走出家門;或是組起了義務按摩隊,到農村幫老人們按摩,受到諸多的稱讚……
愛心就是這樣傳遞的。成立五年多來,加入陝西白手杖視障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已超過 1.3萬人,「白手杖」組織實施的各類助盲公益項目、公益活動超過 1000 場,累計服務視障人士近萬人次。
愛與夢鑄就的「白手杖」,它的力量是超越視覺的。視障青年李翼楠為「白手杖」寫了一首同名主題曲,在歌曲中他深情唱到:「白手杖,你像太陽一樣給我希望,給我光明,讓受傷的翅膀重新有力量,向著夢想勇敢飛翔……」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