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7,097 電視劇《天下長河》近日在網絡平臺熱播。該劇第29、30集中,關於永春藤牌名將林興珠率領藤牌兵大戰巴圖魯騎兵的精彩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劇中,康熙皇帝為明確藤牌兵威力幾何,特意安排了大清的巴圖魯騎兵與其對抗,不料藤牌兵不僅擋住了騎兵的火銃進攻,還將對方主將砍下戰馬,令康熙龍顏大悅。 據悉,不僅在電視劇裡藤牌兵被眾多網友點贊,金庸的經典武俠小說《鹿鼎記》也盛讚過藤牌兵可攻可守的威力。而藤牌兵和藤牌兵主將林興珠,在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 藤牌武術對戰 影視作品 林興珠其人: 老實巴交,曾為鄭成功帳下主將,與施琅交往甚密 在《天下長河》第29集的後半部分,收復台灣後,施琅將軍帶著林興珠一起拜見康熙,擔心老實巴交的林興珠御前“犯忌諱”,便交代林興珠不要說話,由他回話就行。不料康熙問完施琅後,令他先出去。林興珠獨自面對康熙不敢開口回話,只能一味磕頭,把皇帝都看急了:“你是個啞巴嗎?” 藤牌兵其牌: 萬年枯藤,編有銅絲、頭髮,經火燒、藥水淬煉,可擋子彈 “朕聽說這藤牌兵的藤牌是可以擋子彈的,是真的嗎?”“是真的,那藤牌都是以萬歲枯藤製成,裡面編有銅絲、頭髮,經過火燒和藥水淬煉,最為堅韌,一般的火槍彈丸根本打不進。” 《天下長河》劇中的永春藤牌兵 藤牌兵其兵: 一手執牌,一手執刀,藤牌刀槍不入,滾地前進,專攻馬腿 皇帝安排藤牌兵與有“巴圖魯”稱號的正黃旗騎兵對決,對決中騎兵可用火銃。戰鬥開始,藤牌兵執牌圍團成守,任騎兵長搶如何進攻都插不進去。後藤牌兵通過藤牌間隙觀察對方,滾地前行,專挑馬腿進攻。不得已,騎兵使用火銃,但火銃也打不進藤牌。利用騎兵換火藥上蹚間隙,藤牌兵迅速滾地前移再次進攻,最後包括騎兵主將在內的所有人被打下馬。 皇帝觀後大悅,讓林興珠將能戰的千餘藤牌兵都帶到京城訓練、備用。 金庸小说 林興珠其人: 四十來歲,身材瘦小,性格老實,跟隨鄭成功收復台灣 《鹿鼎記》第34回寫到,在柳州江中船上,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對韋小寶、吳六奇)道:“有一個人,兩位可同見見。”這人四十來歲年紀,身材瘦小,滿臉英悍之氣。陳近南說:“這位林興珠兄弟,一直在台灣跟著我辦事,很是得力,當年國姓爺打敗紅毛鬼,攻克台灣,林兄弟也是有功之人。” 藤牌兵其牌: 樹枝紮成的盾牌 陳近南介紹,當時鄭軍登台後,遇到荷蘭兵持槍抵抗,遭受損失。陳近南遂讓林興珠領一批士兵練習“武夷山地堂刀法”基本招式,砍下樹枝紮成一面面盾牌以抵敵後的鉛彈。臨陣時,藤牌兵一手持盾,一手持刀,滾地向前,專砍敵兵的腿腳,“殺得紅毛鬼落花流水,戰場上留下了幾百條毛腿”。 藤牌兵其兵: “地堂刀法”滾地前行,專砍敵兵的腿 《鹿鼎記》第47回提到,在雅克薩(今黑龍江漠河一帶)戰場上,“林興珠率領藤牌手滾地而前,大刀揮舞,羅刹(注:清時對侵略中国的沙俄的稱呼)兵縱躍閃避。這隊藤牌兵在地下滾動而前,左手以藤牌擋住敵人的火槍鉛子,右手大刀將羅刹兵的腿一條條斬下來”。 历史记载 影視和小說對林興珠和藤牌兵的描寫可以說很接近了,那麼真實的歷史又如何呢?永春縣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主任林聯勇,對這一問題有過專門考究。 林興珠其人: 平“三藩”有功,無史料記載與鄭成功、施琅有直接交集 據史料記載,林興珠是永春升平裡(今蓬壺鎮湯城村)人,生於明崇禎元年農曆十二月(1629年1月)。康熙十七年(1678年),林興珠在“三藩之亂”中反擊吳三桂叛軍有功,朝廷賜封建義侯,授建義將軍。兩年後奉召入京,後著籍鑲黃旗漢軍。 “史料上有明確記載的是,林興珠參與平吳三桂和抗擊沙俄的雅克薩之戰,但暫時未見資料中有記載他參與收復台灣,也沒有他和鄭成功有直接關聯的記載。”林聯勇介紹,也沒有史料顯示林興珠與施琅有直接的交集。 藤牌兵其牌: 直徑1米,重10餘公斤,形似草帽,作戰時加薄棉 歷史上真實藤牌是由什麼材料的、怎麼製作而成的,目前暫時未查到相關記載。不過,在永春縣五裡街鎮埔頭村,有村民家中收藏著歷史流傳下來的藤牌。真實的藤牌形似一頂草帽,直徑有1米,重量可達10餘公斤,每個藤牌的“帽頂”有一個小孔,用於觀察敵方情況,背面有兩個圓環和一根木棍,方便使用者單手執牌。 收藏在廈門博物館的古藤牌 永春藤牌武藝研究會會長辜芳收介紹,據祖上留傳的說法,作戰時藤牌裡會加一層薄薄的棉,以提高抵禦的有效性。 藤牌兵其兵: 三人為伍,矢未發已滾至面前,疾於飛鳥 據清初計六奇《明季南略》記載:藤牌兵作戰編制的基本單位是“伍”。三人一伍,一兵執藤牌,以遮蔽掩護其他兩名士兵,這兩名士兵一人砍敵,一人砍敵之戰馬。 清代文人劉獻廷的《廣陽雜記》中記錄了康熙皇帝在景山召見林興珠的情形。“論及火器之利,因問所以禦之者。曰‘有滾牌,臣家有其器’。”隨後林興珠便召集六人在皇帝面前演練。“上命善射才數,以雹頭射之,數發皆不能中。矢未發已滾至面前,疾於飛鳥。上大喜。”《天下長河》中的情景與這段記錄相似。 “眾皆在水,火器無所施,而藤牌蔽其首,槍矢不能入,以長刀掠牌上,折其脛,皆踣江中,殺傷大半,餘眾潰而逸,興珠不喪一人。”《廣陽雜記》中關於林興珠在雅克薩戰場中的一段記錄,也表明當時的藤牌兵的藤牌確實能做到刀槍不入。 永春一地流傳至今 時至今日,藤牌武術仍在永春的埔頭村傳承、流行。“家家戶戶至少有一個人會幾招。”今年67歲的辜芳收在村裡帶了一支幾十人的武術隊,平常大家在村裡練習,有演出的時候一起外出表演。寒暑假裡也會有許多孩子來此地學習,以強身健體。 假期裡的孩子們練習藤牌武術(辜麗君 供圖) “康熙年間,我們村有個武將叫林茗頌,他跟隨林興珠打過雅克薩戰役,把藤牌武術帶回來後,很快就在村裡流行起來。我家也是祖傳的,我從小跟著爺爺、爸爸練的。”辜芳收表示,村裡自古尚武,28個舉人中有20個武舉人。現在辜芳收家族裡外30餘人,每個人都會藤牌武術,女兒辜麗君更是多次獲得武術冠軍、全能冠軍等稱號。 外賓到永春體驗藤牌武術 (辜麗君 供圖) “為了方便村民和學生練習,現在村裡用的藤牌是縮小版的,直徑78釐米,重約4公斤。找廠家定制的,用的是山間老藤,經過油浸、暴曬後再將藤條切開,一條條手工編織而成。”辜芳收介紹,製作一個藤牌約需要一周時間,費用上千元人民幣。 “現在青少年練的比較多,這項武術可以為搏鬥和體格訓練打下基礎。”辜芳收說藤牌武術是對抗性武術,實用性強。 作者 陳玲紅 王柏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