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城鄉敬字亭,見證文教興盛史

“泉港不少村莊存在著敬字亭。”近日,泉州泉港市民連先生介紹說,泉州敬字亭曾遍佈城市的大街小巷和鄉村,雖然形狀不一、名稱不同,但性質基本相似,可將之統稱為“惜字建築”,設置的目的在於收集廢棄的字紙加以焚化。專家表示,今天的敬字亭已不再有焚燒字紙、敬惜文字的功能,但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它們體現了一代又一代泉州人對文化的敬重,見證了古代泉州興盛的文化教育史。
不少村莊有敬字亭
名稱不同性質相似

泉港區蘆樸村敬字亭位於該村塔山東北,始建於明代,清光緒甲申年重修,後被毀,2003年10月重修。亭坐東朝西,分三層,高約3.2米,四角形,通體為石結構。二層西面刻有“敬字亭”三字,左右刻有對聯,東面刻有清代重修碑記。鳳山村敬字亭位於該村龍鳳宮前,始建于清道光戊申年(1848年),後重建。亭坐東朝西,分三層,高約5.7米,六邊形,今為龍鳳宮金紙爐。二層東面爐門左右兩面分別鑲嵌石刻碑文,上面寫著“我族念切斯文,爰擇清淨之所以為敬字之亭。願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庶大振上黨家聲,而簮纓奕世乎……□字貴為上天所珍惜。學人君子,不可不深加敬畏者也!況敬為字,集之成經。以此椎之,一字一經也。敬錄。”

南埔村三腳橋旁的文昌廟左側有座文亭
除了叫敬字亭,還有的叫文亭。泉港區南埔村三腳橋旁的文昌廟左側有座文亭,建造年代不詳,曾被損壞。1997年,由南埔旅馬來西亞華僑捐資重修。亭坐東朝西,分四層,高約3.2米,通體為石構建築。二層正中爐門上方刻“敬惜字紙”,四層為四角形,正面中間陰刻“文亭”二字。

柳厝敬文亭
泉港區柳厝村和天湖村的敬字亭則叫敬文亭。柳厝村敬文亭位於該村楓林坑自然村永興宮旁,始建於清光緒甲申年(1884年),曾遭破壞,鄉民邀請能工巧匠,于1982年依原樣重修。亭分三層,高約2.7米,通體石構。二層正面爐門上方刻“敬文亭”。天湖村敬文亭地處該村打厝自然村長靈宮前,建設年代不詳,但規制、尺寸與柳厝村敬文亭相似,推測為同一時期所建,即清光緒年間。亭坐東朝西,分三層,高約2.5米,通體石構,原位于長靈宮北側,有古榕相伴,2011年翻建長靈宮時,將其搬遷至宮前磚埕東北角。二層正面爐門上陰刻“敬文亭”,左右各有花瓶等浮雕。
見證文化教育的興盛
古代文明的重要史跡
除了上述五座敬字亭之外,泉港區的前黃村文峰宮、誠峰村東嶽廟、塗嶺村蕭王府、槐山村槐山宮等地也曾出現過敬字亭的蹤跡。而在肖厝村,雖未發現仍存於世的敬字亭,但在當地也流傳著把撕下來的舊春聯拿去燒掉的習俗。
泉港區政府文化顧問團委員黃惠龍介紹,亭是中國傳統建築,“亭”的本義是“人所安定,人所停集”的意思,因此,有敬字亭的地方,便是人員聚集、人丁興旺之所。理所當然的,敬字亭與學堂也發展形成一種辦學配套。細數這些敬字亭所在,也確實曾辦過社學,如蘆朴村的蘆樸社學、鳳山村的鳳阿社學、打厝村的樸素社學、南埔村的南埔社學等。
黃惠龍表示,在清代社會,農村頗為活躍的民間組織是敬字社、惜字局、字紙會。舊時惠北(今泉港)雖處海隅,但書香墨氣蔚然成風,鼎盛時期轄區社學達53所,也湧現出謝履、盧琦、郭良、王忠孝、黃文惠、出科聯等一眾名留青史的先賢名士,可見一斑。至今,轄區仍留存數座惜字建築,造型別致、風格各異,多數還鐫刻有碑文,構成了泉港城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泉州文史專家黃真真介紹,古人認為,字紙其實都有“魂魄”,所以應對其表示出尊敬和愛惜。寫有字的廢紙不可隨意丟棄、踐踏、糊窗、封壇或與其他廢物混雜,而需丟入紙簍,收集後一起焚燒。那些用於焚燒字紙的爐亭,就叫敬字亭,也被稱為字紙亭、惜字塔、敬聖亭、聖跡亭等。泉州的敬字亭曾遍佈城市的大街小巷和鄉村,它們的保存和保護也正是泉州“古稱佛國 滿街都是聖人”的古代文明的重要史跡。泉港區就保存了許多“字紙塔”,特別是土坑村,是福建省第一批“歷史文化名村”。
據悉,敬字亭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時期已相當普遍。敬字亭的存在,是儒家思想在民間的一種表現,是敬重文化的象徵,也是泉州文脈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
       

作者 吳志明 文/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