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5,098 泉州石窟造像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曾創作出眾多精美的藝術品。德化海拔1658米高的九仙山“彌勒洞”內,就有一尊古老的彌勒坐像。那裡岩洞幽邃,造像古樸蒼勁。石造像形象逼真,整體富有神韻,反映出古人在工藝方面的智慧與技巧。 渾然天成的彌勒造像 德化九仙山是古今聞名的遊覽勝地,明嘉靖《德化縣誌·卷之二·山》載:“九仙山:在東西團,西界湯泉上,團山勢高,廣甲于諸山,為戴雲山之發祖。相傳昔有九仙經此山上。有石洞、石池、石井,井闊尺許,水清甚,雖旱不竭……”這裡有山的巍峨雄姿,有奇特岩洞,有迷人神話,亦有宗教的痕跡,以及旖旎的風光。 在九仙山主峰南側,有一處天然石室名喚“彌勒洞”,古亦稱“九仙洞”,為眾多巨石天然堆疊而成。“彌勒洞”洞內寬敞,正中有一尊彌勒石刻造像結跏趺而坐,造像高2.7米,座寬3米,周長9.9米。彌勒造像光頭大耳,慈眉善目,雙目微闔,神態平靜,袒胸露腹,雙手置於膝上,左手還攥著佛珠串,嘴角上翹略帶微微笑意,看上去和藹近人。這尊石窟造像的雕琢手法古樸粗獷,線條簡練,神形逼真,渾然天成,且保存完好。走近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造像的腹部位置似帶有包漿的氧化層,顯得既大且圓,還光滑鑒人,更添一份“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意趣。 彌勒坐像雕琢手法古樸粗獷 彌勒坐像左手還攥著佛珠串 彌勒坐像腹部位置似帶有包漿的氧化層,顯得既大且圓,還光滑鑒人 造像工藝的上乘之作 據清乾隆《德化縣誌》所載,相傳,唐代開元年間九仙山靈鷲岩開山僧鄒無比,曾在天然室禪定修真,但“其右有石洞,中一石貌果老,群仙月夜奏廣樂。厭其聒耳,改雕彌勒,仙樂遂息。”意即唐代僧人鄒無比因厭煩聽“仙樂”,而把八仙中的張果老像天然巨石改雕為彌勒佛像。明代張士賓在《九仙山志·序》亦稱:“岩故名九仙,剏自唐始。開元間,沙人無比師藏修其上,道成鼎建,易為靈鷲岩,所雕石大士、彌勒世尊在焉。”然而九仙山彌勒造像的這一“由來”,由古而今,頗受質疑。通常來說,彌勒造像有三種形象:未成佛前,是雍容華貴的菩薩像;成佛時,是相貌莊嚴的佛陀聖像;隨緣化身時,為“大肚彌勒”(即布袋和尚)形象。九仙山這尊彌勒造像正是布袋和尚形象。“布袋和尚”的原型為契此和尚,別號長汀子,五代時後樑高僧。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成彌勒佛供奉的,最早是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浙江寧波的岳林寺。所以此像不太可能是在唐開元年間雕琢的。《絲路神韻——泉州古代宗教造像》作者陳鯉健表示,從這尊彌勒佛造像的造型、著裝及線條來看,應是北宋之物、距此亦有千年歷史了。清乾隆《德化縣誌》收錄的明代楊文正《九仙山志·序》載:“山以仙靈自昔記之,豈凡塊然者是必標勝自神仙,豈凡至人者是必以靈秀融結為窟宅哉,而似不盡爾也。”似乎也以含蓄的方式對山中造像傳說提出質疑。 彌勒石刻造像結跏趺而坐 不過,不管是唐代之物,抑或宋代之物,不問歲月幽的九仙山彌勒造像絕對是古老造像工藝中的上乘之作,文物中的精品。 仙山故事惹人好奇 “彌勒洞”內外有諸多摩崖石刻。譬如,彌勒洞的頂峰,有“飛升台”三字石刻,橫寫楷書。彌勒洞外,有“雲路”,為李先開所題,橫寫楷書。彌勒洞側的石洞之上,則有“天然室”“鄒師禪定”字樣。“縈紆絕磴鎖蒼苔,洞口千秋珠樹開。大藥已隨真鼎去,月明贏得列仙來”,這段豎寫行書的詩刻位於彌勒洞外的摩崖上,為明代監生林焌題。 彌勒洞內有“仙光”二字,豎寫楷書 彌勒洞內有“仙光”二字,豎寫楷書,右旁鐫有“南昌劉忠位題”。“直入㟏砑洞,摩雲迥接天;漫言勾漏隱,到處可探玄”,這是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郭維翰所題詩句,分五行豎寫楷書。彌勒洞門之上,有“兜率陀天”,橫寫楷書,左方落款豎刻“侍郎詹咫亭”,右方豎刻“溫陵張文奎題”。詹咫亭即詹仰庇,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其任刑部侍郎在神宗即位(1573年)之後。張文奎為何人尚待考證。 彌勒大殿四周林木蒼鬱 過彌勒洞,出“聖門”沿山南下,不遠處就是彌勒大殿。據悉該殿始建於1990年,殿內寶座上供奉貼金彌勒大佛,兩廂還有上百尊精製瓷雕彌勒佛,故又俗稱“百佛殿”。彌勒大殿背後,高山屹立,林木蒼鬱,在聳入天際的巨石上,亦留有“高山仰止”石刻。 “何須航海外,中土有蓬萊。窈靄洞天裡,神仙日往來。”這是明萬曆年間詩人周楓流連德化九仙山勝景時留下的詩句。歷代以來,九仙山吸引眾多名士名宦前來賦詩敲韻。山上的片石枝草寫滿神奇的故事,在那“仙山仙洞”裡,又曾往來什麼樣的“神仙”,這大山裡浸潤的五彩人文,必將召喚更多好奇之人前去尋幽問勝。 作者 吳拏雲/文 木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