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6,500 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做實做優次中心組團、做精做美小城鎮和新農村 今年以來,泉州市以“抓城建提品質”專項行動為抓手,推動古城新城聯動發展、市區縣域同步推進,努力實現城市能級和品質雙提升。 聯動新城古城,做大做強中心城區。經中國國務院同意,泉州市獲批全國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城市。按照中心市區一體化開發建設理念,策劃實施項目492個。核心區聚焦宜居宜業,突出東海城東片區的核心位置,以繁榮發展中央商務區、實施打造中央活力區為重點;新城區聚焦資源集聚,聯動推進豐澤北峰、鯉城江南、台商海江、晉江晉東、洛江陽江等片區組團建設;古城區聚焦更新提質,圍繞打造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目標,深度開展街巷環境整治、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完善提升服務配套設施。 統籌佈局縣域,做實做優次中心組團。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方面,重點實施53個“聚城暢通”項目,打通36條斷頭路,新增5500個停車位。生態人居環境優化方面,啟動城鎮污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城鎮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攻堅和中心市區水品質提升、綠滿泉城、照明亮化三年行動。居住品質提升方面,推進老舊社區與棚戶區、“城中村”同步改造,開工老舊社區改造項目211個,啟動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項目8個。 突出城鄉融合,做精做美城鎮農村。以安溪白瀨水庫劍鬥鎮移民安置新鎮區建設為例,示範培育山水風貌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閩南山地特色小城鎮。推進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程,開展鄉村建設“五美”創建活動,建設一批美麗鄉村庭院、美麗鄉村微景觀、美麗鄉村公園(小廣場)、美麗田園、美麗鄉村休閒旅遊點典型樣板。泉州市累計公佈1644處歷史建築,已完成1323處歷史建築測繪建檔和保護圖則編制。建立城鄉建築風貌管理平臺,重點扶持10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改善提升項目。 項目在發力 從“憂居”到“優居”——1894戶棚改戶圓了安居夢 這幾天,在泉州市區西郊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選房現場,居民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再過兩三個月,1894戶棚改戶就可以住進明亮嶄新的花園式電梯樓房裡,在配套齊全的現代化社區開啟新生活。 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冬天乾冷,夏天漏雨……這些都是西郊片區棚戶區居民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們家住在石頭房裡,年代久了房子傾斜,老人孩子擠在一間房裡,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一到下雨天,污水就灌進家裡,石頭房開裂滲水,生活條件非常差。”65歲的西郊片區居民李元勝說,新建的樓房和社區他已經去看了無數次,沒想到能搬到環境這麼好的電梯房裡,覺得日子幸福又有盼頭。 棚改,改的是陳舊設施,開啟的是嶄新生活。“項目配套建設有幼兒園、大型商超、老人活動中心、地下停車場等。項目的一大亮點是這些不是安置房,而是安置型商品房,建設品質和標準都是泉州市優工程。”西郊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工作人員萬代雄介紹,以前交房後需要三五年才能辦證,該項目交房後可以馬上辦證,所有手續都齊全。考慮到電梯房公攤面積,還確保群眾有20平方米以內的面積擴購,並為困難家庭引入低利率、量身定制的擴購裝修消費貸,幫助群眾儘快入住新居。 我的獲得感 優質教育吸引更多“新東海人” 隨著城市向東發展,東海片區內生源不斷增加,泉州師範學院第二附屬小學校舍容量嚴重不足,連續幾年部分年級在其他學校借校舍就讀。今年秋季,隨著擴建用地建設項目投入使用,學校新增了24個教學班,新增1200個學位,大大緩解學位緊張問題。 “因為工作調動,我們全家從惠安搬到了東海片區東梅社區,去年孩子還要到其他學校校舍借讀,接送不方便。今年秋季搬回來了,她說新學校不僅環境好,還增設了科學實驗室、電腦教室、綜合實踐室,還有專屬的體育館、寬敞的籃球館,更喜歡去上學了。”泉州市民劉文軍笑著說。 東海城東核心區作為未來城市建設的標杆,更完善的配套是強大的吸引力。“我們學校的生源越來越多是‘新東海人’,優質的教育環境將會吸引更多人選擇紮根東海。”泉州師範學院第二附屬小學老師劉伯偉說。 作者 殷斯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