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址盛開「文創之花」
偏居東北五環、不通地鐵、周邊缺少居民區的老庫房,在改造成文創園之後,不僅兩年時間孕育了上百家網紅店,更是一躍成為影視製作的地標。這個被業內稱為「小橫店」的郎園Station,原是北京紡織倉庫,現在已成為京城潮流文化新地標。
保護優先 科學利用 老倉庫鐵軌巧妙「盤活」
朝陽區半截塔村53號,郎園Station坐落於此。在計劃經濟時代,這裡是北京紡織倉庫,30座大型紅磚倉庫裡存放著重要物資。為了快速裝卸,2.23公里鐵路專用線直接修到庫房跟前,工人出了倉庫,就是車站。郎園Station(意為車站)的名字,正由此而來。
如今,走進郎園Station,一眼可見充滿年代感的瞭望塔、崗樓、避雷針、水泥牆面,還有紅磚倉庫、老鐵軌和站台。這些工業遺存如今都被保留「盤活」,成了郎園Station最鮮明的特色。
經過運營團隊的改造,紅磚倉庫裡不光入駐了文創企業,還有一處處環境清幽的咖啡館、餐廳、花店,等待遊客前去「探秘」;老鐵軌和站台組成巨大空間,加上設計感十足的中央車站,這裡成了「時空隧道」,未來將引入買手店、特色店,打造國際潮流新地標。
「您現在來這裡,感受到的是潮流文化,最初我們來的時候,這裡除了工業遺址,可謂一片荒蕪。」郎園station品牌總監邵寧寧說,就是這獨特的工業風,被首創郎園一眼看中。
「工業符號承載著城市記憶,我們深懷敬畏之心。」首創郎園相關負責人說,在對郎園Station改造的過程中,運營方堅持「保護優先,科學利用」,絕不搞大拆大建,在不拆除原有建築的情況下讓它們煥發新生,讓產業發展從規模型向效益型轉變。
需求導向 高端引領 全年300多場活動吸引人氣
如今的郎園Station,已經從規劃圖紙逐步變為現實。曾經的北京紡織倉庫園區主路,成了中軸展示商業街,漫步在這裡會有一種「穿越」感;老鐵軌和站台組成的中央車站,2萬多平方米的超大面積也沒閒置,變身復合文化商業空間;園區西側,依托無縫銜接的將府公園,打造了森林公園創意步行街,「網紅店」雲聚;南門旁邊,還有一處設計師的「根據地」,承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這樣的商業運營,起步也並非一帆風順。「畢竟這地方偏居東北五環,沒有地鐵,2公里範圍內也沒有大型居民區。最初招商,前來考察的企業來了一撥又一撥,很多都沒有下文。」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其尷尬的地理位置:缺少人氣兒。
首創郎園團隊接手後,面臨的就是破除困局。怎麼辦?首創郎園相關負責人一語道破:「需要創新,而且創新並非只停留在建築改造層面,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並且不斷迭代出新,更為重要。」
地理位置不優越,就要靠各種活動帶來人氣兒。中歐城市更新論壇、城市森林藝術攝影季、國際一線品牌秀場、高端商業發佈、文化藝術演藝、國際文創市集……層出不窮的文化活動,讓郎園Station漸漸走入京城潮流人士視野,人氣在漸漸積聚。2019年,郎園Station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美食文化節。當時,郎園Station還未完全建好,但3天美食節來了近2萬人,園區知名度從此打響。
現在,郎園Station每年都能保持推出300場以上的文化主題活動,也牢牢吸引了京城熱愛文化活動的人群。郎園Station也成為朝陽區政府重點打造的繼CBD、三里屯之後的又一個國際化商圈。
數據運營 場景營造 精準孵化上百家網紅店
喜歡潮流文化的年輕人,在郎園Station裡轉轉,看到外觀酷似加油站的漢堡店、如同城堡般的買手店、摩洛哥風格的咖啡店,不知不覺就喜歡上這裡。家住通州的王女士說,自己就是奔著這裡創意十足的店舖而來,「這可比逛商場有意思多了。商場裡的店舖,重複率太高,在哪兒逛都差不多。這兒不一樣,寶藏店扎堆兒,而且好多店舖在北京僅此一家。」
「第一次來郎園考察時,園區裡還沒什麼商業氣氛。我這家店所在的房子,是個保安亭。」20歲出頭的咖啡廳經營者小陳說,讓自己決心留下來投資創業的是郎園對新品牌的呵護。「園區幫忙推薦裝修設計師,又做了不少品牌宣傳,咖啡店因此很快提升了知名度。」有了第一家店的成功經驗,小陳正籌劃著在東、西城開分店。
上百家寶藏店扎堆兒,還得益於郎園獨特的服務理念——篩選、孵化、培育新消費品牌。大數據分析的科技力量也默默做出了貢獻。園區通過分析會員系統消費數據等指標,再結合城市線上社交媒體反饋,多維度描摹客群精準畫像,構建了符合城市年輕家庭、消費力社群的品牌偏好供應庫。在打造網紅店舖的過程中,運營方簽約的店舖主理人大多是90後、00後,他們不但懂產品、有個性,很多人還能夠經營自己的社群,擁有一批粉絲,自帶流量。
政府引導 市場運作 影視後期製作產業聚集
除了商業,郎園Station裡還有不少大體量的文化創意產業空間,吸引了騰訊視頻、國家地理‧營地、壹同製作、靈河文化、懂車帝、遙望網絡、萬達傳媒等「巨頭」入駐。今年5月底,首個電視劇製作高新實驗室也落地郎園Station。不少知名影視文化傳媒公司進駐後,他們的影視製作基地、影視實驗室等就「藏」在過去的北京紡織倉庫裡。這座文創園,也和隔壁的七棵樹創意園一起被稱為「北京小橫店」。
數據顯示,「北京小橫店」聚集了300多家影視相關機構,有100多個影視製作和商業攝影棚。據不完全統計,兩個園區入駐的影視製作企業,承擔的影視劇後期製作產量佔到了近65%的份額,產業集聚規模遙遙領先。
有了影視產業支撐,豐富的文化活動也蓬勃發展。在這裡,你可以穿上白色禮服參加露台晚宴,可以在逛圖書市集時跟知名作家、編輯面對面,可以參觀戛納VR交互式影展,可以來品一杯咖啡享受露營書香生活……郎園Station,已成為京城潮流文化的一個代表符號。(陳強/文 程功/攝)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增至568家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公佈了《2022年度第四批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朝陽區北京望京科技孵化服務有限公司等127家企業入選。截至目前,朝陽區共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68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1家。
「專精特新」是「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簡稱,「專精特新」企業將獲得一系列政策支持與鼓勵。近年來,朝陽區不斷優化經濟結構,持續提升營商環境,助力科技企業加速成長,在佈局高精尖、落子數字經濟等方面多措並舉,成效顯著。今年,朝陽區進一步完善修訂了鼓勵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和支持基金業發展的政策和細則,持續構建朝陽區「高精尖」產業發展格局。朝陽區榮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榮譽資質的568家企業,主要分佈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企業數量210家、占比37%。
望京留創園運營主體北京望京科技孵化服務有限公司,憑借在科技孵化領域的深耕佈局,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榮獲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榮譽資質。
位於中關村朝陽園西區的望京留創園是北京市首家省部共建留創園、首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望京留創園積極探索並深度挖掘園區中小企業的「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於今年4月發佈區域和領域內的首個園區版「專精特新」企業專屬服務方案——《望京留創園特精心(1+4+N)「專精特新」千萬資源服務包》,構建「1+4+N」服務體系,圍繞園區特色的核心服務,設置專業化的研發服務、精細化的人才服務、特色化的金融服務及新穎化的市場服務四大專業維度,覆蓋房租減免、政策補貼、創新研發、檢驗檢測、成果轉化、上市融資、市場營銷、渠道推廣等近50項精準服務。此外,針對「專精特新」企業開通企業地理信息系統地圖,以園區為核心覆蓋周邊10平方公里範圍,與世界500強龍頭企業一鍵對接供需,實現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匹配、融通發展。
成立於2009年的華大九天獲得2022年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華大九天一直聚焦於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的開發、銷售及相關服務業務。2022年7月29日,華大九天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創業板首家EDA行業上市公司。朝陽區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建立培育體系,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創新成果轉化、數字化賦能等全方位服務。(張慧嬌)
近600歲大運河古橋將「復原」
永通橋又名八里橋,是北京唯一一座橫跨京杭大運河的古橋,也是北京著名的三大古橋之一。去年,朝陽區啟動永通橋大修工程,預計明年永通橋將作為歷史文化古跡對公眾開放參觀,呈現「京通石道」「長橋映月」等歷史風貌。
2000多塊條石記錄位置 將全部回歸原位
在朝陽區與通州區的交界處,緩緩流淌的大運河之上橫跨著一座古橋,一塊塊青色的石板構成這座古色古香的三孔石拱橋,這就是永通橋,它與不遠處的新八里橋交相輝映。
永通橋也被稱為八里橋,因東距通州8裡而得名,它是很多老北京人心中美好的記憶。家住管莊的蘇貴增與八里橋「結緣」於他上小學時,「我在重興寺小學上學,學校距離八里橋200米左右。每天上學、放學,這橋就像我們兒時的玩伴一樣,天天陪著我。」蘇貴增兒時記憶中八里橋是能工巧匠的作品,建造得不可思議。
永通橋南北長50米、東西寬16米,有三孔,橋樑中間孔高達8.5米,寬6.7米,曾經漕船經這裡可直出直入,因此有「八里橋不落桅」的美譽。因為其建成年代久遠,朝陽區於去年啟動修繕工程。大運河永通橋修繕項目經理李善求介紹,永通橋多年來歷經數次修繕,從而出現橋麵條石材質、大小不一的情況,現存條石有約600年歷史,共2000多塊。「我們之所以對條石進行測量,並且記錄條石位置,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後續施工過程中,將這些條石全部還原到原位,以保持古橋原貌。」李善求說,為了還原古橋風采,尋找相同材質的條石成為施工人員關注的問題之一。施工人員經過查閱古籍,咨詢專家、學者,最終確定了條石「樣本」,以此為模板尋找最符合古橋原貌的條石。與此同時,施工人員在勘察中還有了重要發現。
在進場施工前,施工人員沿著永通橋中線從南到北一共佈置了17個梅花狀勘察點,用以勘測地基的情況,同時確認原狀條石大致位置和保存情況。在此過程中,施工人員在距離主橋南側大概10多米的位置發現了約200平方米的原狀條石。「剛開始我們只發現了一塊條石,我們就趕緊把它挖出來,之後經過探測,發現還有多條條石。就這樣一點一點摳,一條一條挖,我們挖出來約200平方米的條石。」李善求說,這些條石對於修繕橋面起著重要作用,解決了原狀條石缺乏的難題。
將推出H5項目 展示修繕步驟和成果
永通橋在北京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朝陽區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沈子豪介紹,永通橋始建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經明代以來的屢次修葺,與盧溝橋、朝宗橋並稱為北京地區現存三大古代石橋。歷史資料顯示,該橋地處交通要衝,曾是東至山海關,南至天津陸路交通的咽喉。根據修繕工程規劃,預計2023年,永通橋將作為歷史文化古跡對公眾開放參觀,呈現「京通石道」「長橋映月」等歷史風貌。
此外,為讓公眾感受古橋修繕過程,朝陽區還將推出「趣味修古橋」H5項目。沈子豪介紹說:「『趣味修古橋』擬利用HTML5技術方式,加載永通橋3D文物模型、文字、圖片、語音、視頻、GIF等多種形式的內容,介紹永通橋的基本信息和修繕重點。」公眾可通過手指交互操作,自由旋轉縮放、瀏覽古橋全貌、觀賞局部細節。同時,「趣味修古橋」還將設置不同功能板塊,通過多種形式,如語音、歷史照片、精美圖片輪播、修繕工程紀錄片展示永通橋基本信息以及修繕步驟和成果。(朝公)
麻雀雨燕等在此「安家」
奧森公園有兩千多間鳥兒「公寓」
9點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幽靜的一處開闊地,嘰嘰喳喳的鳥鳴聲從樹林裡傳來,這裡是公園著名的景觀之一「雨燕塔」,21.42米的塔身上分佈著2240個鳥巢。近年來,雨燕塔吸引了麻雀、雨燕等多種鳥類在此棲息、繁衍,成為鳥兒的「公寓」。
擁有不同「房門」的鳥兒「公寓」
雨燕塔「藏」在奧森北園一處更加幽靜的地方,遊客也少。但雨燕塔周邊有水池,池中種植了蘆葦,四周有大片的樹木、草坪,是鳥兒棲身的絕佳場所。
雨燕塔建成於北京奧運會前夕,塔分為5層,每一層都分割成數個大小均等的小格,小鳥們選擇不同的小格作為棲息地。小格外側設有木板,其上挖有小洞,方便小鳥們自由進出,如同一個個房門。小洞的外觀不太一樣,有的房門上的小洞是圓形,有的是方形或者三角形。每一個小格面積不大,在塔上整齊分佈,小鳥們在其中進進出出,雨燕塔彷彿成為鳥兒們安家的「公寓」。
9點左右,正是小鳥們最忙碌的時候,一隻小鳥銜著樹葉子往小格裡鑽,似乎想要把葉子鋪在裡面。另一隻小鳥銜著一根羽毛,但剛飛到「家」門口,羽毛就被凶狠的「鄰居」搶了過去。世奧公司園林工程部主任王軍每天早晨都要繞著園區巡查一遍,雨燕塔是她重點關注的區域之一。她說:「小鳥們早上就跟開會一樣嘰嘰喳喳,到了中午前後,基本都飛出去,雨燕塔就空了。到了傍晚,小鳥們會陸續歸巢,雨燕塔又熱鬧起來。」
雨燕是北京的土著鳥類,也是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之一。為了保護雨燕,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在水畔密林中修建了雨燕塔,為北京雨燕提供棲息場所。從雨燕塔建成至今,已有麻雀、家燕、雨燕等多種北京地區常見的鳥類在此棲息。王軍介紹,麻雀和家燕與其他鳥類不同,它們不築巢,所以雨燕塔成為它們棲息的場所。從鳥類種類來說,這裡麻雀的數量最多。王軍說:「建造雨燕塔的本意是保護雨燕,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不保護其他鳥類。我們歡迎各種各樣的鳥類來雨燕塔、來公園生活。」
林木資源水源為小動物保駕護航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裡不僅有小鳥,在南園大草坪處有大雁,它們氣定神閒地在大草坪上覓食。在湖區,有綠頭鴨和鴛鴦游弋,遠處小島上,白鷺在湖邊等待小魚的出現。為何有那麼多小動物在此「安家」?王軍說,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佔地面積約680公頃,擁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其中喬灌木約58萬餘株,綠化覆蓋率達到96%。「這麼大的綠地為生物們提供了生活保障,比如,無論它們吃草籽還是吃小蟲,在公園裡都可以找到食物。另外,園區有豐富的水源,這些都是小動物存活的必要條件。」
除了雨燕塔,公園還設有本傑士堆。從外觀上看,本傑士堆像一個枯木堆,但這裡卻是小動物躲避危險的棲身場所。王軍解釋,整個園區其實有足夠的自然灌叢可供小動物掩蔽,「在園區裡,本傑士堆最主要的功能是科普。在日常觀察中,我們也確實看到有小動物,比如小刺蝟、小黃鼠狼在此棲身。」
王軍介紹,近年來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觀測到的鳥類越來越多,「北京可觀測到的鳥類大概有500多種,截至目前,園區已累計觀測到300多種鳥類。」
多草種草坪吸引更多動物棲息
為了吸引更多的小動物們安逸地生活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王軍和同事們沒少下功夫。「就拿這大草坪來說,為什麼會吸引那麼多大雁在此覓食、棲息?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草坪能夠符合它們的生存需求。」
王軍解釋,有些公園選用的是冷季型草坪,從外觀上看,這種草坪非常整齊、漂亮,但要維護好則需要打農藥,「正因為這種草坪品種單一,所以比較容易『生病』,需要定時打藥以防止草坪『生病』。」但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草坪不一樣。王軍說:「如果我們給草坪打藥,對動物而言並不友好。所以我們不僅要做漂亮的草坪,還要打造符合生物多樣性的環境。」
王軍經過長期觀察發現了一個好辦法,既能讓草坪美觀,也能讓小動物們棲息。「我們播撒一些綴花草坪的其他品種,同時保留一部分原生草籽,通過修剪讓草坪達到整齊、美觀的觀賞效果,草坪就不會是單一的冷季型草坪。」王軍進一步解釋,當草坪中其他草種比例佔到20%至25%時,因為有了多品種的摻雜,草坪就不容易「生病」,幾乎可以實現全年不打藥,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此外,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還種植了很多蜜源植物、食源植物,可以為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蘆葦也是公園的一大看點,它不僅是一道景觀,蘆葦的根莖更肩負著淨水的作用,也成為北京留鳥的棲身之所。(朝浩)
溫榆河公園首現罕見疣鼻天鵝
北京林業大學的生態專家們日前在溫榆河公園冬季鳥類調查之旅中,意外發現了五隻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
溫榆河沙子營閘到下辛堡段的河面上,鳥兒們戲水的熱鬧景象為肅殺的冬日增添了一抹靈動和生機。「快看,是不是天鵝?」鳥類專家吳嵐發現,主河道寬闊的水面上,一隻灰色鳥兒正在游弋鳧水。觀鳥鏡頭裡,鳥兒脖頸細長、體態優雅,身上白色羽毛裡夾雜了些許灰色。它身後不遠處的河畔淺灘,還有四隻樣貌相似的鳥兒,時而埋頭梳理羽毛,時而舒展翅膀,時而又排成「一」字去河裡游泳覓食……
經鑒定,這五隻灰色的鳥兒是疣鼻天鵝幼鳥。疣鼻天鵝為二級保護動物,在北京更為罕見。這是首次在溫榆河公園監測到這一物種。專家介紹,疣鼻天鵝喜歡開闊的大水面,尤其喜歡水草豐富的地方。在北京的冬季,能發現疣鼻天鵝實在是意外之喜。
據瞭解,由於有清河第二再生水廠的再生水注入,溫榆河水溫相對較高,冬季也不會全部結冰,這是保證疣鼻天鵝能獲得足夠食物的一個重要原因。「疣鼻天鵝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莖、嫩芽為食,有時也吃水生昆蟲。」吳嵐說,這5只小天鵝一直來來回回在溫榆河下游活動,也說明這一帶的水生植物和底棲動物比較豐富,食源條件良好。吳嵐表示,根據以往經驗和相關記錄,疣鼻天鵝不大可能會在北京過冬。但是,鑒於這些幼鳥沒有成鳥帶領,遷徙的目的性不強,而且目前看來,溫榆河下游環境能滿足它們生存所需。
北京市水務系統針對溫榆河主河道邊坡的草灘,採用「清一段、留一段」的方式,形成防火隔離帶。這些看似「雜亂無序」的草灘,其實是許多鳥類棲息的必要場所,能有效減少人類活動對河中水鳥的干擾。吳嵐說,人地和諧首要的就是給動物留個「家」,同時也為人們欣賞野生動物、親近自然創造條件。(王天淇)
參與綠色回收 購物更加實惠
望京微信小程序助力垃圾分類
在望京街道金隅麗港城小區東門的生活垃圾分類驛站,居民劉雨其拎著裝得滿滿噹噹的大號回收袋,進行可回收物稱重、回收。當天,劉雨其累計完成了12公斤可回收物回收,完成當月「任務指標」,開通了「望京嚴選」小程序,獲得購物資格,可享受優惠價格進行線上購物。
「攢夠10公斤全品類可回收物就可開通微信小程序,以進貨價購買生活用品,真是既環保又實惠。」劉雨其一邊在手機上挑選心儀的日用品,一邊高興地說。
「『望京嚴選』是望京街道針對垃圾分類工作推出的線上激勵機制。」望京街道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了進一步激發社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望京街道聯合第三方公司研發了「望京嚴選」線上購物小程序,在金隅麗港城小區試點推廣,居民僅需每月積攢、投放10公斤全類別可回收物,就可以開啟小程序獲得權限,以進貨價格線上購買家居百貨、糧油調料、紙品家清等多品類的生活用品。
為了讓分類工作更加精細化,望京街道在「望京嚴選」小程序開闢專區,上線了「可回收物投遞指南」,居民可根據指南,將可回收垃圾「對號入座」進行分類。此外,工作人員還將大號回收袋逐戶送到居民家中,方便居民日常回收、投放,實現垃圾分類和優惠購物一舉兩得。
有了新的激勵機制,金隅麗港城小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高漲。接下來,望京街道將繼續通過規範化、制度化、智慧化方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引導居民在日常垃圾分類中從「要我做」到「我要做」轉變,將服務與管理相結合,並對「望京嚴選」小程序在使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研判,不斷優化服務管理體系,將該模式逐漸在望京更多社區推廣,進一步提高地區垃圾分類的精準度和分類效率。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