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7,619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晚”視頻號發佈溫州女子群舞節目《擂鼓迎歸帆》,節目音樂即溫州《乞鳥歌》,用地道的“泉州府城腔”口音演唱,令許多泉州市民倍感親切,也引發了不少網友關於溫州洞頭區及《乞鳥歌》與泉州淵源的探討。 溫州女子群舞節目 配樂閩南語民謠引關注 1月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晚”視頻號以“我要上春晚”為關鍵字,發佈了一條時長約6分鐘的舞蹈節目視頻《擂鼓迎歸帆》,並配發文字:“鼓聲清揚,舞步靈動,《擂鼓迎歸帆》點亮百年非遺技藝,讓傳統文化煥然新生。” 溫州舞蹈節目《擂鼓迎歸帆》 據瞭解,女子群舞節目《擂鼓迎歸帆》由溫州市委宣傳部選送,溫州市文化館表演。節目根據溫州洞頭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腳擂鼓”改編而創作,通過藝術創作轉化為舞蹈形式,挖掘“腳擂鼓”的文化,展現了大海邊、月夜裡,伴隨著擂鼓聲聲、海潮陣陣,海邊女子心懷期盼迎接滿載而歸的家人的美好意境。 令人驚訝的是,該節目的配樂,是一首用閩南語演唱的溫州《乞鳥歌》。在地道的泉州府城腔閩南語演唱下,《乞鳥歌》的歌詞娓娓道來:“乞鳥乞溜溜,恁翁去泉州,泉州好所在,愛去毋愛來。娘阿娘,不要哭,十日八日就會到;頭帆拔起嗦嗦吼,二帆拔起到宮口……” 在該節目的評論區,不少網友紛紛點贊“腳擂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並評論“溫州洞頭島居然還有原生態的閩南語民謠”“擂鼓擂出了百年遺產”……許多泉州網友表示:“聽完這首民謠,感到親切的同時還很感動!” 溫州洞頭區民謠 蘊涵濃濃泉州情愫 據瞭解,《乞鳥歌》在溫州市洞頭區流傳了數百年,歌曲表達的是年輕妻子對出海打魚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奇特的是,這首特色漁歌不僅歌謠提到“泉州好所在”“從泉州來的雙帆大船,過幾天就歸港了”,而且整首歌用泉州府城腔閩南語演唱。 為何這首膾炙人口的溫州民謠是用閩南語演唱的?為何歌詞中多次提到泉州?這其中有何淵源? 洞頭海島資源豐富,風光絕美。 泉台傳統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閩南語專家王建設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民謠《乞鳥歌》充滿生活情趣,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乞鳥’應為閩南語‘客鳥’,就是喜鵲,歌詞是借丫鬟口吻來表達妻子對丈夫的思念。”王建設認為,難能可貴的是,溫州洞頭區至今仍保存著地道的泉州腔府城音。 據介紹,明清以後,伴隨著閩南人向外拓展的腳步,閩南文化隨之不斷向外傳播,內陸地區傳至潮汕、江西、浙江等地,向東跨越海峽到台灣,向南下南洋到東南亞,並輻射到日本、韓國等。 “民謠《乞鳥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和經濟生活,佐證了溫州洞頭與泉州的情緣。”據溫州市洞頭區人民政府官網《洞頭民謠蘊涵泉州情愫》一文介紹,洞頭區操閩南語居民的先輩,相當部分來自泉州。1991年洞頭縣地名補查時發現,收集到的閩南語區150餘部不同村居、不同姓氏的宗譜中,有近一半的先祖來自泉州及所轄的惠安、晉江、南安、永春、石獅等地。這些居民雖遷居洞頭,仍眷念老家,所以歌謠裡才有“泉州好所在”的感歎,語言上300多年閩南腔不改,生活中仍保留許多泉州習俗。 兩地海上交往頻繁 大量泉州人曾北遷溫州 “歷史上,泉港峰尾鎮就有大量漁民遷居溫州洞頭、平陽,如今兩地結親聯姻、親戚往來很常見。”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劉榮成博士是泉港峰尾人,他介紹,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到了明清時期,雖然泉州港逐漸衰落,但泉港憑藉天然良港、造船技藝以及航海技術,成為海上重鎮。其中,峰尾鎮作為泉港歷史上唯一的古城,也是一個集海洋捕撈、碼頭航運和海上貿易於一體的重要港口和天然避風港,峰尾人世代以海為田,以船為家,以漁為業,他們曾乘坐一艘艘福船駛向蔚藍,播撒海洋貿易的種子。 溫州洞頭花崗漁村遍佈石頭房,全村人都講閩南話,居民的先祖大多來自泉州,堪稱洞頭版的樟腳村。 刘榮成博士介紹,每年夏秋之交,峰尾漁民會到浙江舟山漁場打魚,有漁獲就有貿易,有貿易就有往來,進而形成龐大的海上物資供應服務體系。隨著交往頻繁,浙江洞頭諸島的特產如海蜇、蝦皮等源源不斷輸向泉州,來來往往的漁船在兩地之間穿梭,兩地百姓也聯姻通婚。 “地理地緣讓泉州、溫州形成共同的‘海洋文化’,而大量泉州人口北遷溫州,促進了親緣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原溫州師範學院教授黃世中曾發表探究溫州與泉州親緣文化的文章《一脈相承各居強勢》,他認為,泉州、溫州同處我國東南沿海,山多田少,借舟船以居間貿易,兩地造船業非常發達,貿易往來頻繁。同時,明末清初大量泉州人北移溫州,他們多以聚居形式結成村落,在海島、海灣或半島形地塊生存繁衍,至今玉環、洞頭、平陽、蒼南等地仍多閩南方言,大多為泉州移民。 “民謠《乞鳥歌》是海絲文化的見證,也是海洋民俗文化的珍寶,值得保護。”劉榮成博士說道。 作者 張素萍 潘登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