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修枝、捆紮、包裝、發貨……14日,在位於重慶市北碚區靜觀鎮素心村的「花木文化藝術創意工坊」內,北碚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靜觀插花藝術」傳承人鄧紀會在蠟梅花叢中忙碌。巧手翻飛下,上萬枝蠟梅「飛往」全國,為民眾帶去象徵「闔家團圓」的新春祝福。
蠟梅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它還有個好聽的英文名「Winter sweet」,意為「冬日裡的甜蜜」。每到歲末年初,繁星般的金燦小花便點綴枝頭,凜冽寒風引暗香浮動,俘獲一眾芳心。
靜觀鎮被譽為「中國蠟梅之鄉」,栽培蠟梅已有500多年曆史,是中國蠟梅栽培時間最早、栽植面積最大、品種資源最多的栽培區。近年來,靜觀鎮聚焦蠟梅種植、加工、銷售等關鍵環節,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農文旅融合的蠟梅全產業鏈。區域內11600畝蠟梅已實現產值超1億元(人民幣,下同),「冬日甜蜜」俏銷千家萬戶。
一直以來,蠟梅鮮切花是靜觀鎮冬季出產的主要產品。以「素心蠟梅」命名的素心村是中國三大蠟梅種植基地之一。素心村黨總支書記曹萍說,「素心蠟梅」以花大、色艷、香濃而著稱,是蠟梅中的極品,瓶插時間長達一個月。
鑒於花農販售蠟梅花束散、亂、附加值低等問題,素心村的集體合作社從多年前就開始聯合蠟梅種植大戶,收購蠟梅鮮切花,設計包裝精美的禮盒,定價50元至300元不等。在電商物流帶動下,鮮切花市場持續拓展。如今,靜觀全鎮的年銷售鮮切花約200萬束。
「統一收購,我就不用背著背簍出山販賣了。」67歲的花農黃先奎從小就知道,房前屋後栽滿的蠟梅「不是種『好看』,而是種『生活』」,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束花便可賣3元至5元。黃先奎說,現在光是蠟梅花朵的收購價就約6元一斤,鮮切花枝價更高。
土生土長的靜觀鎮「85後」鄧紀會於2018年返鄉創業,承包了128畝蠟梅種植,多元開發鮮切花禮盒、花茶、蠟梅盆景、蠟梅品種苗等特色產品,推動蠟梅香飄全國。「結合春節,我們特別推出帶有年味氣息的鮮花禮盒,中國結、紅絲帶、賀年卡,發往各地的快遞每天數百個。」鄧紀會說,除了鮮切花,她還衍生開發了永生花、髮夾、胸針等文創設計產品,亦受青睞。
為打破蠟梅花期的季節性限制,近年來,靜觀鎮已將蠟梅花通過採花、分級、烘製、蒸餾等工藝,開展精深加工,開發出蠟梅香水、精油、純露、面膜、手工皂等產品。在素心蠟梅芳香體驗工坊負責人潘先健看來,此舉就是讓蠟梅花「物盡其用」。曾經花農廢棄的花骨朵也有了大用處,大大增強花農的種植積極性。
「我們還發揮節慶效應,助力鄉村旅遊發展。」恰逢週末,正在素心村舉辦的第二十屆蠟梅文化藝術節吸引民眾從四面八方趕來尋香。駐村第一書記尹翔飛說,藝術節還配套籌劃傳統插花大賽、蠟梅盆景音樂節等系列品牌活動,年均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帶動鄉村休閑旅遊收入近億元。
「蠟梅有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是代表東方的復古香調。」手持一束蠟梅,市民蕭莉巾說,這是一份祈福來年「吉祥快樂」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