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專刊】胡同裡誕生繁星戲劇村

推出50多部原創劇目 培養上千演藝人才

北京作為文化之都,高品質的文化生活是京城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絲竹管弦、皮黃京韻、歌劇話劇,在京城的劇場中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令人驚喜的變化是,除了諸多大型劇院,在胡同裡,也誕生了不少戲劇村、小劇場、文創園,這些文化場所各具特色、票價親民、可沉浸式觀演。它們脫胎於老廠房、舊民居、王府舊址,經過改造「蝶變」出小而美的空間,為京城百姓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緊挨著宣武門地鐵站的抄手胡同內有一座老式四合院,後來成為了北京市電影器材廠。行業發展、設備升級讓這裡一度凋敝。直到2009年11月19日,這座老四合院以「繁星戲劇村」的新身份重生,成為了北京小劇場文化產業園的代表。13年來,在這個只有5000平方米的空間裡舉行了萬餘場演出,累計觀演人數近400萬人次,推出了50多部原創劇目,培養了1000多名演藝人才……繁星戲劇村成績的背後,依靠的是接地氣的運營理念——讓百姓隨時能進劇場,隨時有戲看。

繁星·誕生 抄手胡同裡改造老廠房
「劇者需要劇場,觀者需要劇場,我們需要一份燃燒激情的事業。公元2007年,我們開始行動。公元2009年,北京,西城,抄手胡同便有了一個叫『繁星戲劇村』的地方。」這是寫在繁星戲劇村村口的一段話,勾勒出了「村子」的來歷。十多年過去了,繁星戲劇村聯合創始人任曉凡仍然清楚記得和「村長」樊星第一次來抄手胡同64號的場景。「一片破舊雜亂的廠房,十幾個工人看著早已不用的老機器,廠房後面還保留著老四合院建築,不過都已年久失修到處斑駁了。」她說。
看著幾個年輕人在破舊的老四合院裡打轉,胡同裡的居民、看廠子的師傅們十分好奇,當聽說他們自籌資金想在這裡搞劇場群落,人們更是難以理解。5000平方米的面積對於建設一個劇場群落來說,實在是太小了。
「小劇場實驗性強、觀演互動體驗感更好、運營成本低,觀眾不用花太多錢,就可以看演出。」任曉凡說,選擇西城,恰是看重了老城的文化稟賦和內涵,同時也能填補西城當時沒有小劇場群落的空白。近三年的改造升級,讓這裡徹底變了模樣。破舊的廠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風格各異的5個小劇場。與此同時,繁星邀請古建修復專業的工程師幫助整修,老宅下陷的柱子、地基得到了加固,門頭也添上了「繁星戲劇村」幾個大字。


2009年「開村」之日,人們驚訝地發現,這裡其實並不「小」。5個小劇場、美術館、書店、各種工作室和配套設施,所有元素都因「戲」之名勾連在一起。每到晚上六點,「村裡」燈光亮起,上演百態人生。平均100元人民幣左右的低票價不僅讓周邊的百姓愛上了家門口的戲劇村,也吸引了西城區政府的關注。2013年前後,北京市、區兩級文化惠民演出逐步在繁星戲劇村落地,這裡也成為了西城區重點扶持的小劇場集群之一。

繁星·特色 戲曲藝術節成惠民紐帶
西城區是京劇藝術的發祥地,扎根西城多年,繁星戲劇村成為了推廣國粹和各類地方曲種的「排頭兵」。2021年年底,第八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拉開了序幕。藝術節由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戲劇家協會等單位主辦,繁星戲劇村承辦。包括京劇、昆曲、越劇等在內,來自各地11個劇種的18個劇目團隊齊聚北京,在不大的「戲劇村」裡,演員們和觀眾一起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戲曲盛宴。「開票第一天晚上,票已經全部售空了。」開幕戲越劇《阮玲玉》導演杜雅欣說,票房情況令她感到很意外,也足見「繁星」的號召力。
從2014年落地繁星戲劇村算起,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已經走過了第八個年頭。通過「藝委會」的專業評審,每年有20部左右的優秀小劇場戲曲從200多部的報名作品中脫穎而出,進「村」展演。在每年為期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京劇、昆曲、評劇、滇劇、川劇輪番亮相,接受京城百姓的「檢驗」,也通過繁星戲劇村進一步普及、傳播。「小劇場裡,觀眾和演員的距離更近,展演的戲曲創新意識比較強,同時保留了經典的原汁原味。」任曉凡說。
如今,繁星戲劇村除了承辦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外,還嘗試引進京劇沙龍、講座、名家訪談以及相關著作新聞發佈會。

繁星·人才 年輕從業者有了孵化陣地
扎根胡同,「繁星」的宗旨就是讓居民們有戲可看,想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場地遠遠不夠。「開村」13年來,從「村」裡走出來的年輕演員、導演和影視行業從業者超過1000人,繁星戲劇村村如其名,閃耀著點點繁星。
80後青年編劇、導演黃彥卓,已經作為簽約導演與繁星戲劇村牽手9年,她編劇、導演的小劇場話劇《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已經在繁星劇場演出超過2600場。作為簽約導演,黃彥卓每年都可以讓自己的作品在繁星小劇場落地。她表示:「我們就像一個設計飛機的人,需要有飛機場、有航線、有天空,去一試身手。一部戲被創作出來,如果沒有劇場演出,再好的戲也沒有生命力。」簽約之後,黃彥卓發現這裡提供的不僅是劇作落地演出的場所,更有充分的創作空間。她提出的創意,製作團隊都會特別支持。
為了鼓勵原創力量,繁星戲劇村和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多所藝術類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成為這些高校的「產學研實踐基地」。一方面繁星戲劇村成為青年人從學校舞台走向社會舞台的橋樑,為青年人實現藝術理想提供了機會;另一方面,這些年輕人也逐漸成長為繁星戲劇村的中堅力量,為戲劇生產注入了原動力。

繁星·未來 調動一切資源推動戲劇發展
13年過去了,繁星戲劇村卻愈發年輕起來。作為新文藝團體,這裡有著靈活的機制、精細化的運營能力、開放的跨界整合能力和藝術情懷。
迎來送往的400餘萬觀眾中,最小的1歲半,最大的94歲。其中一位「勞模觀眾」,一年購票73次,周周打卡「繁星」。
在這裡,戲劇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戲劇的氣息就瀰漫在這個空間裡。除了戲劇演出,每年繁星戲劇村還會推出一系列藝術展覽、專家講座、劇本朗讀、戲劇研讀、戲劇進校園、戲劇進社區活動以及演員招募活動等。任曉凡說:「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調動一切資源來做與戲劇有關的事情,去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去承載更多的藝術夢想。」
在戲劇村「二進門」兩旁,有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銅像,銅像不大卻深邃地注視著每一個踏進這裡的觀眾,彷彿隨時歡迎大家走進這個戲劇的「村莊」。(程鮑)

 

爛縵胡同迎新「爛漫」

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內,有一條三百多米長的老胡同,名叫爛縵胡同。曾幾何時,這裡和眾多老城胡同一樣,違建多、外立面斑駁、路面也坑窪不平。用居民們的話說,和「爛縵」二字差之千里。不過,隨著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於2018年啟動改造提升,這條老胡同終於迎來了新生機。
走進爛縵胡同,每隔幾米就有讓人駐足的「景致」,黃藍相間的玻璃幕牆上寫有胡適的現代詩《鴿子》,牆後,幾隻家鴿躥蹦著,不時飛一圈,為靜謐的胡同增添幾分靈動。兩側院落的門頭均已換新,灰色外立面再現了傳統建築「青堂瓦捨」的風格。


正值中午,幾位遊人在胡同裡散步,聽到家鴿「喧鬧」,忍不住圍著鴿捨一觀。只見鴿捨中有10個推拉門的木箱鴿窩,還有擋雨棚、拼色玻璃,與胡適的詩句相映成趣。一旁拾掇的老居民正是鴿捨的主人陳忠義。「這都得益於街區的提升,以前養鴿子心裡打鼓,現在我的鴿捨成了網紅打卡地,心裡特別美。」一邊拾掇鴿捨,陳忠義打開了話匣子。老陳今年59歲,自打出生就住在爛縵胡同105號院,見證了胡同的變遷。2013年剛養鴿子那會兒,他用木板和鐵絲做窩,蓋著石棉瓦遮雨,和如今的鴿捨相比,十分簡陋。「一開始我心裡還沒譜呢,環境提升了,鴿子還讓不讓養?」陳忠義說,直到設計師登門拜訪,他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設計師告訴他,街區提升要保留城市記憶,鴿子代表老北京文化,不但支持他養下去,還要把鴿子窩「全面升級」,打造成胡同裡的網紅鴿捨。經過幾番溝通、調整,簡陋的鴿子窩不見了,老陳的30多只家鴿搬進「新家」,胡同也變了模樣。「我家門口的石頭花箱、門窗都是新換的,外牆也重刷了。原來胡同裡像蜘蛛網一樣的電線都給歸置到地下。坑坑窪窪的地面也重新鋪了,用的海綿技術,這幾年下雨確實不積水了。」說起家門口的變化,陳忠義滔滔不絕。


成果來之不易,保護責任更重,為了讓爛縵胡同風貌常新,改造過程中還專門設置了「智慧大腦」。通過與胡同中央的智慧燈桿聯動,完成井蓋監測、WIFI信號、5G基站、多功能大屏、人流預警、一鍵求助、風貌管控等多項任務,防患於未然。
如今的爛縵胡同,處處透著溫馨,在這裡不僅能夠體會到純正的北京胡同文化,還可以追隨潮流到咖啡店、花店等文藝小館坐坐,收穫不一樣的驚喜。(京西)

 

一堂豐富有趣的文保課

在首都博物館館前廣場的東北角,矗立著一塊巨大石碑,碑高6.7米,以漢白玉為材,整個碑體用玻璃罩完全罩住以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目前北京最大的石刻文物、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乾隆御制碑。
北京建築大學的學子們在老師和有關單位文保專家的帶領下,對中軸線上的石碑進行各種檢測。這項工作源自北京建築大學測繪學院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聯合啟動的「1+1」社會實踐項目。在實踐過程中,來自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建築大學、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首都博物館的專家學者為北建大學子帶來了一堂堂豐富有趣的文物保護課。
首都博物館何海平研究館員介紹:「乾隆御制碑上刻有少見的乾隆正楷手書《皇都篇》和《帝都篇》,由滿漢兩種文字寫成,是研究和展示北京歷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獻。」

經過數字技術修復,正陽橋疏渠記方碑上原本模糊的碑文得到清晰完整的還原圖像。

師生們扛著各種測繪儀器,對石碑、石刻進行探測。三維激光掃瞄儀,用來獲取石碑各點的三維坐標、反射強度、顏色等信息。北建大測繪學院教授侯妙樂向學生們介紹:「通過三維激光掃瞄石碑表面,可以獲得大量密集的點雲,海量點雲的集合能構建出物體的數據模型,將石碑『搬』到電腦上。」掃瞄儀的攝像頭1秒能採集近100萬個點,圍繞碑體需要採集七八個點位,才能盡可能完全地還原石碑的表面原貌。

學生使用回彈儀檢測石碑結構強度。
北京建築大學測繪學院教師董友強與學生討論採集到的石碑點雲數據。
北京建築大學學生拍攝清乾隆御制碑的碑體細節,並在筆記本上記下觀察到的石碑信息。

紅外熱成像儀是用來給石碑進行「測溫」的。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科技保護研究室主任張濤為同學們講解:「石碑熱成像顯示有色差,說明石碑表面溫度不均。屏幕上明顯的深色區域,對應到石碑的這一處,有可能存在空洞、顆粒、裂痕等風化損傷。」
在這堂課上,學生在各位專家學者的手把手教學下,學習採集了石碑的三維信息、病害情況、碑文圖像等。隨後他們將數據帶回學校實驗室,在測繪學院教師董友強的指導下,運用計算機生成碑文數字拓片、不規則三角網模型、三維實景模型等,實現對文物智能化的虛擬修復,並在後期製作VR、AR展示短片,將珍貴的文物石碑、石刻,全面、立體、生動而又可互動地展示給更多的遊客和愛好者看。(和冠欣 何蕊 文/攝)

把文化的「種子」種到胡同裡

漫步在天橋,一處處老舊的院落,記載了北京城的時代變遷,律動著綿延亙古的文化脈搏。它們是一代代北京、天橋人生活的象徵,是北京人文文化的體現。如今,在位於南中軸線西側的天橋演藝區北片區,北至珠市口西大街,南至永安路、香廠路,西至阡兒胡同,東至鋪陳市胡同,有這麼一塊兒「天橋美院兒」,秉承藝術激活老城更新的理念,把文化的「種子」種進了胡同裡。

儲子營36號院南中軸胡同博物館。

天橋地區依托完好的老城胡同肌理與中軸路沿線歷史風貌,在街區更新中不斷探索,對片區特色街區、胡同、院落進行改造升級,並不斷引入藝術家工作室、藝術館、人才公寓等新業態,逐步形成特色藝術生態胡同和小微博物館群。讓歷盡滄桑的胡同美院兒煥發了新的活力。

儲子營36號院南中軸胡同博物館。

以非遺傳承、文化探訪為核心的文化空間,精心打造獨有的南中軸文化展、特色非遺文化展等。在這個微妙藝術館裡,一件件心手合一「生」出來的作品,讓你渴望瞭解他們背後的故事;在這樣的一個小院裡,你坐下來通過雙手去感受安靜、細緻的藝術活動,感受利用軟陶為媒介調節身心平衡、內心與外在世界平衡的神奇力量。穿過僅一人通行的小喇叭胡同,來到著名畫家小微藝術館兼工作室,約三五好友撫琴、品茶、作畫,感受恬靜寧謐。

趙錐子24號 趙春香微妙藝術館。
趙錐子24號 趙春香微妙藝術館。
小喇叭10號 馬海方小微藝術館。

2018年,天橋演藝區緊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核心,開展區域疏解整治提升工作,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圍繞「共生的天橋」開展學術共生、藝術共生等主題探索。2019年,提出「天橋藝巢」計劃,利用已騰退項目打造藝術工作室、人才公寓及配套空間。2020-2022年,依托「天橋藝巢」計劃, 對重點街區和胡同開展環境提升,持續對可利用空間開展改造及業態提升工作。重點打造彰顯天橋文化特色的精品服務示範街區和藝術生態胡同;構建天橋傳統文化與當代創新文化相交融的民生服務和藝術生態相結合的小微博物館群,打造「數字科技+藝術」的消費新場景,形成中軸文化天橋區域特色探訪地。(雒貫英 文/攝)

大柵欄「大家小院」開創議事新空間

大柵欄街道鐵樹斜街社區的街坊四鄰齊聚在鐵樹斜街社區櫻桃斜街51號院,大家一起討論研究添置晾衣架等問題。
冬日暖陽下,走進這個300余平方米院落,古樸的磚雕、朱漆的大門和窗欞、黃色的格柵和特色景觀廊架與滿目蔥翠的籐蔓植物相得益彰,再配上大柵欄地區胡同街景的特色老照片京韻盡顯。而在改造前的幾個月,這裡還是水電管線雜亂,堆物違建嚴重擠占公共空間大雜院。


既有騰退房屋,又生活有原住民,加上基礎設施薄弱,院裡的居民日常生活存在了諸多的安全隱患和不便。為破解半騰退平房院落治理難題,大柵欄街道工委相關負責人結合騰退安置問題深入入戶走訪評估,決定打造出一個「最美院落」。


從今年七月份開始,大柵欄街道工委在拆除違建恢復小院原貌基礎上,完成地面牆面修繕、防水防潮改造、防滑坡道鋪設、水電線路規整,為了能夠讓還在院內的居住的居民更方便、舒心,設計師們還結合院內環境改造裝設晾衣架,設置隱藏式收納櫃擴充儲物空間。今年69歲的仝志逵從記事起就在這個大院居住,他感慨:「原來破舊的大雜院變身成環境優美的『最美院落』了。」最讓他和鄰居滿意的是,街道考慮到節能環保,特地幫著安裝了引入雨水收集系統和太陽能照明系統實現自然資源循環利用。


「這次改造是以為群眾辦實事為切入點,引領院落微更新為載體優化提升人居環境,我們也希望借此機會能打造一個聚民意、聽民情、解民需的治理服務新平台,將議事功能從社區延伸到居民院,這也是之所以叫『大家小院』,居民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能夠暢所欲言。」(邴美俏/文 聞昭/攝)

 

首個智能節水灌溉改造項目完成
什剎海景區綠地定時定量澆灌

「什剎海景區智能節水灌溉」項目日前完成。負責綠化養護的園林工人,通過手機端即能實現對什剎海景區內綠地定時、定量澆灌。


在後海公園,園林工人通過安裝在手機端的「什剎海智能灌溉」app,就能遠程對分塊綠地的噴管器進行控制,不僅能設置灌溉時間,還能設置整體水量上限。「原來需要打開井蓋,擰開閥門,專人盯著,分區域對綠地一塊一塊澆灌,現在手機輕輕一點,就能實現對負責區域所有綠地的澆灌。該項目節省了人力,對綠地定時、定量澆灌,提高了用水效率」。什剎海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往,什剎海景區綠地澆灌沒有節水的詳細數據和評價指標,只能靠每個園區、每月人工統計的月度水表數據來統計用水情況。在西城區水務局、什剎海辦事處的積極協調下,完成了此項園林灌溉智能化項目,解決了景區目前用水量比較大且沒有精準的專項數據統計的問題,同時能實時採集園林節水相關的氣象、土壤等大量基礎數據信息,做到大數據分析指導下科學高效的園林節水新技術的實施與推廣。景區智能節水灌溉系統上線後,有效解決了影響什剎海公園綠地灌溉的相關問題,推進園林綠化精細化用水管理,加快實現用水「全計量」。


據瞭解,實施節水項目後,工作人員對現場兩個大區進行了用水量比對,後海3區節水8%,後海9區節水10%。「在不影響植物生長的前提下,達到節水、節電、省工的效果,達到了一定節水目標。」負責此項目的工程師盛文富表示,該項目將手動控制升級改造為手機、電腦控制灌溉,通過預埋在灌溉區域的濕度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土壤濕度,並根據土壤濕度,啟動灌溉系統,還可以通過雨感傳感器,在下雨時自動關閉給水閥門;同時,通過傳感器、網關等硬件的建設,實現了園區中的溫度、濕度、光照、風速、土壤PH值、土壤氮磷鉀等相關信息的採集、傳輸,為科學灌溉和精準管理提供了依據,通過建立園區內灌溉用水量等相關信息的管理平台系統,結合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對園區灌溉系統的智能化管理。(劉新岩 文/攝)

線上茶業博覽會「茶香四溢」

以「以茶結緣 相聚北京城,以誠會友 品飲世界茶」為主題的2022「兩展一節」線上茶業博覽會日前舉辦。
2022「兩展一節」線上茶業博覽會,通過「茶葉流通協會」官方小程序、視頻號,「西城消費」公眾號,「樂享北展」公眾號,「黑龍江省茶葉產業發展促進會」公眾號等平台在線上活動主場、哈爾濱大發國際茶城線下分會場等專場專區同步舉辦。


本次活動參展品牌、展覽產品豐富,註冊企業超500家,產品登記展示破千,包括綠、紅、白、黑、青、黃六大茶類及花草茶、2022暢銷館爆品、特色茶具等,讓廣大消費者足不出戶瞭解到茶文化,線上樂購馬連道。除了「雲逛展」外,消費者通過專家講茶、茶旅遊介紹、文創、「馬連道杯」最美茶空間評選大賽等多種形式互動體驗茶文化,通過茶類知識一問一答、茶食製作、新調飲等內容的「主題日活動」沉浸式感受製茶大師技藝,一睹茶文化風采。
2012年,為進一步推動茶產業發展和國際茶貿易交流,「兩展一節」正式啟幕,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屆。十年間,「兩展一節」參展企業總數量超2800家,其中一線品牌企業占比達90%,此外每年還邀請印度、斯里蘭卡、肯尼亞等十餘個國家的茶企參展,觀眾人數接近70萬。截至目前,展會累計達成的意向合作項目達7282個,意向總成交額累計達58.66億元人民幣,各茶葉品牌大放異彩。(史桭渢 江幗涓 文/攝)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