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3,815 美好的生活離不開現代城市文明的浸潤和滋養,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點亮城市之美。2月27日,泉州市文旅局消息,泉州市委、市政府2022年實施的“建設24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造便民文化圈”為民辦實事項目已經全部完成,並對外開放。這些空間提供有溫度、有互動、接地氣的公共文化服務,讓群眾近距離感受城市的文化。 空間讓鄉村文化“活”起來 潮樂水關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位於崇武古城的水關巷內,徜徉其間,清新的文藝氣息撲面而來,在這裡可以體驗手工紮染、繪畫等文藝創作,也可以靜靜地看書、品茗、聊天。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面積達250平方米,並組建南音隊、漁歌隊、漁家角力傳承隊3支文化隊伍,舉辦南音匯演活動、迎端午做香囊民俗活動、‘揚清風正氣,展廉潔惠邑’采風活動、非遺進水關活動等。一個個活動讓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常有常新、不斷豐富,以閩南傳統文化為靈魂,注重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傳承,聚力文創產業,延續鄉土文脈。”崇武鎮潮樂村黨委副書記詹斌文說。 據介紹,潮樂村依託古城保護活化項目,在水關內逐步配套打造漢服館、魚卷體驗館、茶亭、咖啡館、民宿、漁家美食作坊,立足於獨有的海絲旅遊資源,利用鄉村古厝民居、生態環境等,挖掘傳承鄉愁文化,聚力打造“海絲淵源、文都氣質、漁航底色、屯兵氣概、紅色基因、愛國啟迪”的文化窗口。讓鄉村文化“活”起來,使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實處。 惠安縣去年建設的另外一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在東嶺鎮許山頭村。該村把倒塌的舊祖厝和荒廢地整合建成“許山頭新厝頭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其建築風格充滿閩南傳統氣息,內部打造了百姓書房、便民公廁、“後生家”電商創業基地等,成為許山頭村對外展示的一張靚麗名片。 鯉城區通政巷14號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是由一座三層樓的民房改造而成的,面積共150平方米。第一層由書房和茶水間構成,書房內有書架,圖書分類整齊陳列,還有沙發可供讀者閱讀、小憩。茶水間有茶几,可以泡茶話仙。第二層為展廳,供平時展覽用。第三層為研學空間,讓學生研學用的,還佈置有非遺展示區,有木偶、刺繡、花燈等非遺實物展示。 禦湖灣百姓書房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圖書豐富,環境溫馨。 融合營造小而美文化空間 去年,泉州市在11個縣(市、區)和泉州台商投資區各選取2個鄉鎮(街道)建設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共24個。 泉州市文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建設24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打造便民文化圈”是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泉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提出的打造“城市15分鐘文化圈、農村十裡文化圈”精神的具體措施,推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新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打造良好營商環境,讓公共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涵養著城市文明因子。泉州市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按照規模適當、佈局科學、業態多元、特色鮮明的要求,創新打造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餐飲等服務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文化業態,營造小而美的公共閱讀和藝術空間。 作者 王金植/文 受訪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