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獅”話 | 新派獅形擺件 “喜感”“動感”十足

如今,無論是線下販售紀念品的商店,還是線上售賣文創產品的鋪子,總能“淘”到一些造型各異、富有趣味的獅形擺件,其中不少來自泉州。這些用不同材料塑形打造的瑞獸擺件,或帶有傳統“樣貌”,或添加了前衛“神態”,設計中融入了創作者的各種奇思妙想,蘊含諸多與獅有關的美好寓意,既可充當裝飾物為生活空間增添雅趣,也兼具不少日常實用功能,並成為時下傳播獅文化的一個獨特媒介。
傳統碰撞新潮 為獅子“改頭換面”
在閩南一些鄉村的屋頂上、古井旁、街巷對風處,常能見到有一尊風獅爺被安放於此,當地人親切地將這些風獅爺喚作“虎獅仔”,其閩南語發音近似“厚塞啊”,聽上去像是普通話的“好事啊”。取這一有趣的方言讀音,以傳統的風獅爺形象為“範本”,福建江夏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副教授劉薇帶領設計團隊設計創作了一個名為“好事仔”的福獅擺件。有別於傳統的風獅爺造型,“好事仔”的外形頗為前衛,整體看上去猶如一位正在仰頭祈福的人偶,但細看之下,卻會發現它依舊保留著不少“獅元素”,如獅子的長尾、鬃毛等,在這個擺件“身上”都可以找到。“傳統的風獅爺,寄託著民眾祈求風調雨順、平安順遂等美好願望。因此在創作時,我們嘗試將一些美好寓意融合到擺件造型之中。”劉薇介紹,除了讓擺件擁有仰頭的姿態,以此表達“守望平安”的意思之外,設計團隊還通過讓擺件擺出揮手、張開雙臂、雙手合十等姿勢,讓擺件更具有觀賞性、趣味性的同時,也借此傳達迎福納祥之意。
同樣是從傳統獅形物件中“捕獲”靈感,3D設計師愷揚在設計擺件時,借鑒的“門獅”“石獅子”等閩南傳統石雕獅子造型。在設計這款名為“不可獅”的獅形擺件時,愷揚說,自己更多地是想突破傳統,讓擺件看起來既新潮,又讓人有“不可思議”的感覺。因此,區別於傳統石獅子“不怒自威、霸氣側漏”等嚴肅神態,他青睞於在設計時添加一些“酷元素”,讓獅形擺件變得“活潑生動”。例如改變了傳統石獅子的“腳踩繡球”這一造型動作,為了讓擺件能“動”起來,他試著將足球運動員的射門動作融入擺件姿態中,並結合當下流行的“低多邊形”3D設計風格,由此打造出的獅形擺件作品,不單顯現出了動態感,獅子“表情”中還會帶有瀟灑不羈之感,整體造型更具趣味性。
借鑒了“石獅子”特點的3D獅形擺件
“將提煉出來的獅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設計中,傳統與現代相互融合,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也會喚起大家的文化認同感。”作為一名文創獅形擺件的收藏愛好者,福建海西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江淮表示,現今,不少創作者在設計文創擺件時,若是選用了獅子這一動物形象,便會相應地結合傳統獅文化。所用的結合方式,通常是對傳統獅文化元素進行一定的篩選,如取其形、取其神,或是取其意。自古以來,民間常將吉祥納福、官運亨通、望子成龍、前程似錦等寓意隱於各式獅形物件之中,依循於此,在設計新式獅形擺件時,一些設計者也會適當添加錢幣、元寶、手幅等“小配件”,凸顯寓意。譬如傳統玉石雕刻的獅形擺件中,固有的突眼、聳眉、張口、轉頭等神態、動作,也會被融入現代感的獅形擺件設計之中。此外,為了讓擺件看上去更有“喜感”,在保留傳統的石敢當、石雕獅所具有的造型特點,如雙目圓睜、寬嘴闊鼻、鬃毛曲卷等之外,設計者們有時也會在新派獅形擺件中增添吐舌賣萌、眯眼微笑等憨態可掬、趣味橫生的表情,使得擺件看起來更為“討喜”一些。
為空間增加趣味性、觀賞性的獅形小擺件
手握元寶的獅形擺件
結合石敢當元素的獅形擺件
擺件用途廣泛 “萌獅”兼具實用性

以獅為題創作的擺件,不僅造型上千奇百怪,材質也各不相同,樹脂、陶泥、玉石、青石、銅、鐵、鋁等,都可以用來製作獅形擺件。這些千姿百態的獅子擺件,既起到裝飾作用,為一方天地增添趣味,也兼具不少實用性的“附加功能”。

兼具焚香、熏香功能的獅形擺件
兼具照明功能的獅形擺件作品“好事仔”(劉薇 供圖)
可以用來盛放花卉、錢幣、文具的多功能獅形擺件。
白天作為桌面上的裝飾小擺件,到了晚上“搖身一變”成一盞小夜燈,在“好事仔”獅形擺件作品的基礎上,劉薇與設計團隊今年進行了大膽創新,為擺件增添了“照明功能”,如此一來,獅形擺件的用處不再單一化,日常可以“一物兩用”,觀賞實用兼備。施江淮也從自己的收藏中,找出了幾款頗具實用性的創意獅形擺件,有的獅形擺件能“吞雲吐霧”,可兼做香爐來焚香、熏香;有的獅形擺件則“獅口大開”,可用來作為存放零錢、種植花草、放置文具、收集零件的儲物盆。
用來宣傳獅文化的落地擺件(施江淮 供圖)
 
除了可以擺在桌臺上的小型擺件之外,近年來,施江淮也將企業文化與獅文化進行結合,由此衍生打造出特色福獅IP形象,融入產品包裝設計之中,還被製成一個個大型的落地平面擺件。這些意趣萌發、形態各異、融合民俗元素的文創獅形擺件,既充當企業辦公場所、產品展廳的裝飾物,也成為企業向外來訪客們推介獅文化、傳統文化的一個個“窗口”。
作者  陳士奇 文/圖(除署名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