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獅”話 | 非遺館裡看萌獅

泉州是閩南文化發祥地,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個東亞文化之都,首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核心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富集區,泉州是中國唯一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大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城市;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數量在中國設區市中名列前茅,省級非遺代表性名錄數量居福建省首位。

如此形態多姿、五彩斑斕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類別。項目眾多,內涵豐富,獨具特色,異彩紛呈。巧的是,在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都能找出“福獅”的身影。從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集中展示的泉州部分非遺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的作品中,便可窺見一斑。

這其中,“福獅”形象在泉州傳統美術作品中尤為多見。泉州傳統美術是泉州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出來的獨特的民間藝術,以精美的形象和奇妙的魅力綻放著藝術光彩。泉州傳統美術種類很多,有石雕、木雕、紙織畫、刻紙、木偶頭雕刻、彩紮、紙紮、妝糕人、通草花、布雕畫、花燈、髹漆等,每一個門類都有悠久的傳承歷程,精湛的製作技藝,深刻的文化底蘊。這些作品融匯了泉州地方文化,裝點了泉州人的日常生活,提升了泉州人的審美情操。

惠安木雕福獅臺座

惠安木雕興於唐五代,源於中原文化的雕樑畫棟,具有粗獷、古樸的特點,又有細膩繁雜的南方工藝特色,是南派木雕藝術的典型代表。

惠安木雕分為建築雕刻、傢俱雕刻、陳設工藝品雕刻三大類。雕刻技法有混雕、剔地雕、線雕、透空雕、貼雕等。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24尊“飛天樂伎”,就是惠安木雕的國寶級傑作。
李堯寶紙刻福獅博古圖案
李堯寶(1892—1983年),字國富,出生於泉州市鯉城區塗門街棋盤園,油漆畫及刻紙工藝世家。其父以油漆彩畫為生,擅作民間傳統圖案,其兄工刻紙。李堯寶自幼天資聰穎,受父兄的藝術薰陶,擅長繪畫和刻紙,精通無骨刻紙料絲花燈設計創作技藝。

李堯寶紙刻福獅博古圖案
此次展出了李堯寶紙刻福獅博古圖案作品。博古圖案被廣泛應用於閩南“古厝”大門兩側、廳堂門扇及傳統衣櫃等裝飾。交枝曲己紋樣帶有濃厚的民間裝飾味道,被廣泛應用在刺繡、花燈、傢俱、建築裝飾上。
泉州林存忠紙紮獅
泉州紙紮,俗稱“糊紙”,已有1000多年歷史。

林存忠紙紮獅一對
紙紮藝人林存忠在長期的實踐中,對傳統紙紮進行改良,探索出與眾不同的紙紮藝術。他獨具匠心地用廢舊報紙為原料,把紙打成紙漿,再捏成各種形狀,或剪紙片貼成。最後根據需要噴上漆,使作品更堅固,形象更立體。仿如一個個石雕,具有花崗岩般的質感,雄厚樸實,惟妙惟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泉州陳天恩彩紮對獅

泉州彩紮是由紙紮工藝發展而成的,自唐代以來盛行於民間,是傳統民間工藝的一種仿真藝術。匠人用竹簽做骨架,用彩紙或彩帛糊裱,紮製成各色人物、飛禽走獸,表現內容大都採用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

 

陳天恩彩紮對獅

泉州彩紮分“站活”和“坐活”兩種,“站活”製作大型作品,“坐活”製作精巧作品。陳天恩是泉州彩紮的代表性人物,他創造性地把傳統彩紮人物發展成立體圓雕型作品,使彩紮更富真實性和藝術性。

泉州花燈上的福獅戲球圖案

泉州花燈是中國著名的特色傳統工藝品。唐代已流傳,宋代則更盛,形成年年元宵鬧花燈的習俗,延續至今。

泉州花燈以造型美觀、工藝精湛而聞名於世。有彩紮燈,刻紙燈,針刺燈三個燈種,尤以刻紙燈和針刺燈為代表燈種而區別於其他地方的燈彩。其獨特之處在於燈體不用骨架紮制,而用紙板粘成,俗稱“無骨燈”。其料絲鑲嵌技藝及針刺技藝獨樹一幟,美輪美奐,在“無骨燈”中最為精彩。

金蒼繡福獅圖案桌裙

金蒼繡是泉州刺桐繡的一種獨特刺繡技藝。即在羅緞的底子上,用棉花等材料做填充物,用包著金箔的繡線繡出各種美妙的紋樣。由於繡線包金箔其狀如蔥,民間叫金蔥繡,泉州話“蔥”“蒼”同音,故雅化為金蒼繡。

 

金蒼繡福獅圖案桌裙

金蒼繡的特殊之處在凸繡,能夠繡出浮雕的效果,與唐代的蹙金繡工藝相同。蹙金繡只在古代文獻中提起過,它的工藝早已失傳。而金蒼繡依然傳承至今,因此顯得十分珍貴。

德化白瓷觀音抱獅

德化為中國古代“三大瓷都”之一,以燒制白釉瓷器聞名於世。

 

清代德化瓷·博及漁人款,觀音手中抱著小獅子。

德化瓷燒制始於新石器時代,明代後得到巨大發展。所產白瓷潔白如玉,透光度好,其捏塑工藝精巧纖秀、造型逼真,工藝美與材質美相融合,呈現出名窯氣質。享有“中國白”“象牙白”“中國瓷器之上品”等美稱。品種有普白瓷、建白瓷、高白瓷和新開發的色釉瓷等。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有一尊清代德化瓷·博及漁人款觀音像,觀音手中抱著一只小獅子。

2015年,德化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中國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稱號。

泉州竹編獅

泉州竹編源自新石器時代,興盛於唐宋時期。

 

泉州竹編獅

泉州竹編經世代傳承,工藝不斷推陳出新。國畫家李碩卿博取生活器皿的造型特點,融入中國畫的藝術風格,把泉州竹編技藝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被命名為“泉州改良竹編”。泉州改良竹編改變傳統的平編素織方式,運用雀目編織法等各種編織構造形式,系列化的竹編立體圖案花形,編織有粗有細,粗細交結,圖案花紋與外插花有機結合,達到精巧雅致,古樸渾厚,立體感強的藝術境界。

泉州“刣獅”

泉州“刣獅”又叫“舞獅”“弄獅”,相傳為少林和尚“一元祖師”創建,是閩南地區一項集武術與民間舞蹈為一體的活動。

泉州“刣獅”場景模型

閩南話“刣”為“殺”(打鬥),“刣獅”,也就是“鬥獅子”。表演者用古代兵器打鬥獅子,顯出威猛雄渾,爭拼格鬥的淩厲氣勢。泉州“刣獅”是中華武術文化和閩南文化交融的結晶,完整保存了中國南少林五祖拳的精華。

作者  顏瑛瑛 文/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