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劇本,一劇之本。”第一屆中國電影編劇周在泉州舉辦,讓編劇、導演和演員等電影演職人員形成廣泛的共識。“電影和文學的關係很密切,比如張藝謀的成名電影《紅高粱》就是從文學改編過來的,導演經常是站在作家和編劇的肩膀上創作。”著名導演、北京電影家協會主席黃建新說。
中國電影編劇周是中國電影界唯一的電影編劇行業盛會,不僅有電影界大咖前輩參加,也吸引了不少中青年新生力量聚泉。“電影編劇周讓編劇們站在聚光燈下成為主角,這是對編劇在行業裏作出巨大貢獻的肯定與尊重。”青年導演、編劇袁媛說。
第一屆中國電影編劇周閉幕晚會現場。(主辦方 供圖)
海絲泉州文學周活動現場(陳小陽 攝)
“人民文學出版社創作基地”迎來首期創作坊。(林勁峰 攝)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說,今後該社將持續邀請文學名家、名刊編輯開辦形式多樣的文學講座,選拔、扶持優秀青年作者,推薦發表、出版優秀文學作品,讓文學之光與世遺古城、海絲泉州交相輝映。
“人民文學出版社是中國文學出版的最高殿堂,這次能夠看中泉州,將創作基地和出版工作室落戶泉州,代表著泉州終於有一個通往中國文學最高殿堂的更便捷、更直接的通道。”作家、“讀懂中國”文學院執行院長蔡崇達說。
文學週期間,“人民文學出版社創作基地”迎來首期創作坊,魯迅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上了第一課。“創作基地為泉州注入了新的活力,廣大作家來到古城,通過詩歌、散文與小說,解讀海絲名城,將世遺之美呈現出來。”她說,在泉州古城,生活與文學息息相通。
“藍星詩歌之夜”童聲吟唱《送別》。(主辦方 供圖)
泉州市閩南歌舞傳承中心參演了本屆中國電影編劇周閉幕晚會的壓軸歌舞《領航》,讓泉州民間音樂舞蹈深度參與了此次盛會。該中心主任、泉州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黃金錫說,“雙周”盛會為泉州獨具特色的戲曲文化、民間音樂舞蹈和旅遊文化的傳播和推廣提供了更廣闊舞臺和天地。
“海絲泉州文學周具有鮮明的凝聚力,將名家與泉州作家、社會各界人士的距離拉近。在名家分享創作經驗、感悟海絲泉州時,激發了泉州作家思考如何書寫泉州歷史文化和新時代泉州文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作家協會主席蔡飛躍說,通過海絲泉州文學周的舉辦,將會吸引更多的人熱愛泉州,作家們也將能創作出更多富含泉州元素的精彩作品,共同續寫新時代的泉州故事。
兩個“國字號”的盛會落戶泉州並成功舉辦,吹響了泉州市打造“編劇之城”、高質量發展電影產業的號角,也奏響了海絲泉州文學闊步前行的強音。
“雙周”盛況,吸引了中央電視臺、中新社、中國藝術報、中國電影報、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等眾多媒體關注報導,進一步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助力打響“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