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專刊】媽祖文化 情牽兩岸

2023鼎台媽祖文化節暨前岐天后宮重光20週年慶典活動在福鼎前岐舉行

文:溫麗芬 葉菲菲

4月29日,2023鼎台媽祖文化節暨前岐天后宮重光20週年慶典活動在福鼎市前岐鎮媽祖宮舉行,來自台灣、香港、澳門等各地媽祖文化機構代表以及當地群眾近2000人參加。
媽祖,亦稱「天妃」「天後」,俗稱「海神娘娘」,是傳說中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我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

前岐馬燈表演(葉菲菲 攝)

福鼎地處沿海,海岸線綿延曲折,沿海民眾信仰媽祖由來已久,媽祖信俗在福鼎民間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目前,福鼎現有媽祖宮廟近40座,福鼎媽祖信俗也於2010年3月列入寧德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瞭解,媽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頌揚媽祖的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為核心,以媽祖宮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習俗和廟會等為表現形式的民俗文化。福鼎媽祖信俗源遠流長,據嘉慶朝《福鼎縣志》載,清雍正十二年(1734)各府、州、縣就奉文一體祭祀媽祖。隨著數百年的時代變遷,福鼎媽祖信俗也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與地方人文風俗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福鼎地方特色的信俗文化。

活動現場(葉菲菲 攝)

前岐是福鼎最早信奉媽祖的鄉鎮之一。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媽祖的誕辰之日,每年臨近媽祖誕辰日之際,前岐鎮都要舉行一次繞境、巡安活動。紀念活動中,最熱鬧的當屬「祭典」和「出遊」。福鼎媽祖祭典儀式一般包括「迎神」「盥洗」「上香」「讀祝文」「行三獻禮」以及表演「三獻之舞」等,其場面莊嚴肅穆、古樸典雅,吸收佛道及宮廷祭典儀式的精華,堪稱祭典之傑作。

紀念品互贈儀式(葉菲菲 攝)

在2023鼎台媽祖文化節暨前岐天后宮重光20週年慶典上,一場盛大的媽祖祭典三獻禮「非遺」文化展示活動完整地呈現了福鼎媽祖祭典的盛況:當天上午10時30分,在前岐媽祖天后宮,鼓樂齊鳴、旌旗招展、香煙升騰、人聲鼎沸,來自十里八鄉的媽祖信眾虔誠點著香燭,祈求媽祖的庇佑與祝福,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隨著禮炮鳴響、鐘鼓齊鳴,主祭人、陪祭人及現場信眾排成整齊的祭祀陣容,先後向媽祖行三鞠躬禮。隨後,主祭人、陪祭人依次完成迎神、上香、初獻、亞獻、終獻、誦讀祈告文等傳統祭祀禮儀,整個祭典井然有序,肅穆而莊重。
不僅是前岐,每年在媽祖誕辰之日,福鼎沿海民眾都會自發舉行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活動,為「海上女神」慶祝——

祭典(葉菲菲 攝)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沙埕鎮敏灶灣一帶的村民會舉辦慶祝媽祖誕辰活動,來自五湖四海的媽祖信眾會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祭拜媽祖,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點頭天后宮則會在媽祖誕辰之日舉辦媽祖春祭盛會,傳承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並開展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娛表演;硤門畬族鄉漁井村的漁民自祖上就開始分媽祖香火行船,海船上普遍設有供奉的神龕,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不少漁民還在家中祭奉媽祖像,而每年的春秋兩祭也成為漁井最為熱鬧的日子……
福鼎海岸線長,沿海各鄉鎮均建有媽祖宮廟,目前現存完好的福鼎點頭、前岐天后宮是最為古老且保存完好的建築。其中,前岐天后宮為寧德市現有宮廟規模之最大,佔地面積達3188.4平方米,在整體建築佈局上,原狀整座宮廟呈四合院結構,內部依次是門樓、戲台、天井,天井左右是廂廊、正殿以及一些附屬建築物。

開幕式現場(葉菲菲 攝)

作為一種民間信仰文化,媽祖是信眾的一種精神寄托。千百年來,媽祖隨著信眾走向世界。而作為海峽兩岸共同的民間信仰,媽祖信仰也一直是兩岸同胞重要的情感紐帶。從1987年起,台灣的媽祖信眾就到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祖廟朝拜進香,媽祖文化活動互動有效帶動了海峽兩岸民間交流。
此次鼎台媽祖文化節期間,還舉辦了鼎台媽祖文化論壇、海峽兩岸媽祖巡安賜福等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兩岸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媽祖是兩岸人民的共同信仰,在大陸充分感受到了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希望通過媽祖文化交流,推動兩岸民心相通、心靈契合。」台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謝銘洋說。

媽祖文化論壇(繆起旺 攝)

倡導濟世、大愛的媽祖信仰,讓兩岸人民的感情更緊密,媽祖也成為情牽兩岸的使者。近年來,福鼎立足弘揚媽祖文化,尋找兩岸「共同記憶」,積極拓展「線上+線下」交流交往的新渠道、新平台,講好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和媽祖故事,匯聚起同心同向、同舟共濟的磅礡力量,架起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融洽兩岸同胞骨肉親情的「連心橋」,為深化兩岸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