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在泉州木偶劇院舉辦“世遺泉州、懸絲風采”提線木偶戲展演,全團50多位演職人員放棄假期休息時間,從早到晚,每天表演多場,為遊客體驗非遺魅力提供了沉浸式的表演:《古藝新姿活傀儡》《馴猴》《鍾馗醉酒》《獅子舞》《小沙彌下山》⋯⋯場場爆滿,甚至每場都要加座,九成以上觀眾來自各地。演出獲得廣大遊客連連稱讚,已成為非遺網紅項目。
木偶戲在小紅書等平臺上好評如潮:“來泉州不看提線木偶戲等於白來”“你可以永遠相信泉州提線木偶戲”“泉州木偶戲是不可錯過的非遺傳承,沒想到演出如此精彩”“太惟妙惟肖了,藏著讓全座驚歎的彩蛋”“來泉州一定要來看,看後一定會鼓掌喝彩”“如果來泉州只能幹一件事,去看提線木偶戲”“不枉費我大半夜的搶票”“如果所有非遺戲裡只能看一場,木偶必看”“木偶戲稱得上泉州的文化地標”“答應我,泉州旅行一定要來看一場非遺提線木偶戲”。
此外,泉州木偶劇團還兵分多路,派演員前往泉州知名的風景區,為四面八方遊客表演提線木偶戲。鑼鑔鏗鏘,木偶在表演者手裡靈動非凡,擺出千姿百態的動作,逗得現場遊客樂開懷。
演出後,劇團特地安排演員與觀眾互動環節,讓觀眾與喜歡的木偶角色合影留念。此外,劇團還精心為孩子準備了坐墊,為觀眾提供免費飲水服務,設立了“行李寄存處”“紀念章打卡”“小吃攤點”“文創產品專櫃”等,體現了人性化服務與專業化管理。
“泉州提線木偶戲是不間斷傳承史最長,文化積澱最為豐厚的偶戲劇種。”泉州市木偶劇團團長洪世鍵稱,演出幾乎場場爆滿,這既說明提線木偶戲自身文化影響力,也表明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欣賞傳統文化之美。在他看來,當前泉州木偶劇團的走紅,最關鍵還是泉州的大環境,這與政府重視開發旅遊市場是分不開的。
多彩簪花盤滿頭,傳統服飾身上著,處處花海湧動,天天人潮如織。今年以來,泉州豐澤蟳埔持續火爆,“五一”期間更是迎來旅遊高峰。
遊客一邊體驗簪花圍一邊與蟳埔村民互動
密密麻麻的人流,遊客們頭頂的簪花圍彙集成一片流動的花海……“火出圈”的蟳埔吸引著八方遊客。不論是村週邊,還是村裡頭,隨處可見慕名而來體驗簪花圍之美的遊客,美麗變裝後的她們穿梭於漁村裡和海堤岸,伴隨著快門的閃動,在蚵殼厝前、閩式老宅外、地下通道裡留下一道道靚麗的身影。大家紛紛將照片和視頻上傳到微信朋友圈、抖音、小紅書等各類社交平臺,成為假期裡極富特色的別樣風景。
從廈門來泉一日游的趙女士和朋友正在蟳埔村入口處的閩式老宅前拍照。她說,此前通過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看到很多網友來蟳埔打卡,這裡的簪花很漂亮,建築有特色,就約上好友一起來泉遊玩。走進現場真實體驗後,切實感受到了簪花圍、大裾衫等蟳埔傳統頭飾和服飾很上鏡,當地的居民和志願者也很熱情,現場的氛圍感很好,值得來拍照體驗下。
“志願紅”為遊客講解簪花圍
除了福建省內遊客,蟳埔還吸引了不少省外的遊客。來自東北的孫女士和朋友來到泉州的第一站便是蟳埔村。剛到村裡,她們便“搶鮮”體驗了一把簪花圍和大裾衫,開啟一場別樣的地方民俗文化體驗之旅。孫女士表示,蟳埔村的深入體驗給自己留下難忘的記憶,回家後她會主動擔當蟳埔的宣傳“大使”,吸引更多的朋友來泉州旅遊、打卡。
蟳埔的持續火爆,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簪花店、海鮮館、專職攝影等生意紅火。各式的簪花店遍佈蟳埔村的各個角落,盤頭、服飾租賃、售賣各式手工藝品,吸引了遊客進店消費。蟳埔當地相關負責人表示,蟳埔把“有人有生活”與文旅結合,不僅為旅客帶來更好的體驗感,也為景區帶來了紅利。
據悉,為迎接此次“五一”旅遊高峰,豐澤區東海街道聯合東海市場監督管理所,舉辦蟳埔旅遊誠信經營系列培訓會,邀請豐海路海鮮酒樓經營者和蟳埔簪花店店主參加,引導他們文明守法誠信經營,共護蟳埔“火”得更長久;聯合蟳埔社區動員商家免費開放廁所,共計30餘家積極參與,有效緩解遊客對公共廁所的需求。
另一個吸引眼球的是隨處可見的“志願紅”身影。假日的蟳埔,一批批學生志願者與各級駐點幹部、公安民警等堅守崗位,他們身著紅馬甲,為遊客做講解,翔實的介紹幫助外地遊客快速瞭解蟳埔民俗文化,為遊客提供貼心暖心服務,為維護節日秩序貢獻一份力,為八方來客展示世遺泉州的志願風采。
泉州輕工職業學院模特學生們在古韻古風的摩崖石刻與翠綠的山林之間,身著手工剪紙風格服飾,邁出自信大方的步伐,盡顯非遺之美。現場,泉州的剪紙藝術家以泉州22個世遺史跡點為創作源泉,一張張紅紙經過藝術加工,變成一幅幅精美的非遺圖案。用紅布裁剪出的旗袍,穿在模特學生們身上,更增添了一份唯美。
剪紙和旗袍融合,視覺衝擊力更強。
泉州輕工職業學院模特學生王宇晴表示:“兩種傳統美的碰撞融合,給人更強烈的視覺衝擊。具有古典美的剪紙與傳統服飾旗袍的結合,讓人對傳統文化有了新的感受。”另一模特學生曹家玥感覺這種體驗非遺的形式很新穎,充分展現了非遺的魅力,要好好傳承下去。
模特學生們的剪藝走秀,深深吸引了現場的遊客。遊客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拍下這一美麗的瞬間,有的還與模特學生們合影留念,構成九日山景點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旗袍作為中國女性的傳統禮服,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而剪紙也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民間藝術,其傳承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使用布料作為剪紙材料,是對這一非遺傳統文化進行創新的一次嘗試,希望借此讓剪紙走近更多市民。”泉州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陳金礦說,當旗袍遇上剪紙,二者結合促進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更廣泛認同,這種認同有利於這兩種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據悉,“繽紛世遺”剪藝走秀活動由泉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南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舉辦。此次活動第一站走進九日山,接下來主辦方還將創作一批與海絲泉州世遺文化有關的作品,在泉州其他世遺史跡點巡迴表演展示。
馬步、沖拳、推掌、弓步出拳⋯⋯“五一”期間,在泉州少林寺的演武廳,武僧團正在為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表演南少林五祖拳。他們剛柔相濟的拳法、氣勢恢宏的表演,贏得觀眾如雷的掌聲,更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虎虎生威的五祖拳表演
南少林五祖拳(簡稱“五祖拳”)是起源于福建泉州的古老拳種,是閩南武術文化的代表,已傳承100多年。此外,五祖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種中歷史最悠久、傳播地域最廣的優秀拳種。因泉州南少林武術拳系以五祖拳最具代表性,故有“內外兼修南少林拳”之稱。
“拳法套路涵蓋拳術、長短器械、對練等,有一百余套套路。小套僅有十數步,大套多達八十多技手。”少林寺武僧團總教練釋理剛介紹,五祖拳外剛內柔,是剛柔相濟、動靜以待、虛實相應、拳勢剛烈、技手緊密、子午正中、以氣催力的南派外家拳。
五祖拳是泉州少林寺的一塊瑰寶,吸引不少外國友人慕名前來拜師,弟子遍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還有歐洲、非洲等地。
除了南少林五祖拳,火鼎公婆等豐富多彩的民俗表演活動也在泉州少林寺演武廳上演,讓遊客在感受少林功夫的同時,也體驗泉州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理剛表示,此次“五一”假期開設的“少林非遺小劇場”,品文賞武,讓很多遊客有了特別的文化體驗。今後,“少林非遺小劇場”也將融入更多的非遺項目,開展日常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