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多彩的福獅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不管是石雕、木雕、陶瓷或是灰塑等,平常所見的獅子藝術造型大多是比較大的,其實還有一種比較小巧的獅子造型容易被忽略,這就是帽花上的“獅”,包括劍獅。
在永春收藏愛好者林先生家裡,各種帽花讓人眼花繚亂,材質大多是銀鎏金的,有八仙、福祿壽星、如來、觀音等造型,有“福祿壽喜”等吉祥用語,有龍、象等瑞獸形象,有八卦、暗八仙等吉祥紋樣。
各種類型的帽花
據林先生介紹,帽花是帽子裝飾品的一種,在唐朝之前就已出現,明清廣泛流行於民間,大多用於嬰孩的虎頭帽上,婦女也多有佩戴。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民間銀飾品豐富齊全,點翠、累絲等工藝運用於小小的帽花,打造出各種精美漂亮的吉祥紋樣,使得玲瓏小巧的帽花文化更加豐富。一頂帽子的裝飾品,包含了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神佛人物等,材質包括金、銀、銅、玉、蜜蠟等。婦女或女孩的帽子後面往往還有下墜鈴鐺的小銀牌,鈴鐺樣式或為吉祥花果,或為八卦印璽,鈴聲清脆悅耳,富有情調。
仔細觀察,在這些帽花上可以找到數量不一的細孔,這是為了方便用針線縫在帽子上的。小孩子的虎頭帽一般是由母親或外婆親手縫製,多用於男孩出生、滿月、百日和周歲等喜慶日子。上面的帽花有辟邪、祈福的寓意,充滿著濃濃的舐犢之情,對孩子的佑護之心與未來祈盼躍然其上。
林先生收藏的獅文化題材帽花,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獅子整體造型的,就是常見的獅子滾繡球,周邊飾以飄帶,表現出獅子的威武和靈動。另一類為獅頭造型,整體呈圓形,直徑4釐米左右,造型飽滿,闊嘴、獠牙、大鼻、瞪眼,額頭上刻“王”字或旋螺,外緣再飾以一圈旋螺如獅鬃張揚。最大的那枚,直徑達到5.5釐米,周圍飾以一圈八卦圖案。
這類獅頭又可分銜劍和不銜劍兩種。銜劍的就是劍獅,其張開的嘴用兩顆獠牙巧妙地分成三格,中間那格吐出獅舌,左右兩格正好嵌入一柄劍,顯得威武霸氣。
銜劍獅頭相較於不銜劍的,工藝要複雜一些,其中獅眉、獅目和獅舌為單獨構件,由銀絲粘連,在背面纏繞固定,用手指在背面挑動,獅眉、獅目和獅舌都能活動起來,發出悅耳的聲音,使得整個獅頭活靈活現,充滿萌趣。
由於帽花是裝飾在帽子上的,小孩子玩耍的時候難免會有損壞,所以林先生保存的劍獅帽花,多數已不是非常完整了,有的“劍柄”斷掉了,有的“劍尖”彎曲了,有的乾脆整把“劍”都丟了,但從其豁開的獅嘴仍可以推斷出原來是有銜“劍”的。
近年來,獨特的劍獅文化正逐漸進入文史研究者的視野。據林先生介紹,廈門文史研究者林鴻東撰寫了多篇關於福建特別是閩南劍獅的文章,對劍獅的種類、分佈、文化內涵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2021年6月,《泉州師範學院學報》刊登了魏雄輝副教授的研究論文《閩南劍獅與西南吞口造型及內涵之異同》。今年4月4日《泉州晚報》刊登的《晉江老街巷裡的別樣石敢當》一文,也介紹了晉江永和錢倉村的劍獅石敢當造像。
林鴻東在《福建劍獅考》一文提出,福建劍獅種類豐富,分佈廣闊,主要形成閩南劍獅與閩東劍獅兩大分支。從用途上看,有鎮宅劍獅、石敢當劍獅、年畫劍獅三大類;從材質上看,則有灰塑、剪瓷、獸牌、彩繪、石雕五種。福建劍獅的分佈範圍與閩臺文化的輻射範圍大致一樣,北至溫州,南抵潮汕,東渡臺灣,西進汀州,甚至遠播至東南亞。凡有閩人處,皆有劍獅神。劍獅民俗文化曾廣泛存在於閩人的傳統聚落,並因傳統聚落的式微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魏雄輝在《閩南劍獅與西南吞口造型及內涵之異同》一文指出,“吞口”是廣泛流傳於我國西南(雲、貴、川)及湘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有辟邪寓意的物品,它們常常被懸掛於居所大門門額之上,具有鎮宅、辟邪、納吉的寓意。每逢節日,當地還會舉行祭吞口、掛吞口儀式,並伴隨跳吞口舞、唱《祭吞口》、傳揚吞口的神話故事等各種吞口文化活動。據說,吞口起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與巫術活動的面具藝術,是面具的變異產物,為古代圖騰文化、巫術文化與風水文化的結合物。閩南地區的劍獅與西南地區的吞口,分別產生於不同的歷史背景,其造型的共同之處在於“口中插劍”,其民俗文化也都屬於民間求吉避禍心理的有辟邪寓意的物品。二者在形象上有某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其他明顯的特徵差異,具體表現在形象指代物、插劍方式、色彩表達、材料表現以及吉祥表徵上均有不同,這反映了中國民間習俗相似的民俗習慣和文化多樣性,體現了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對吉祥含義的共同追求。
林先生說,希望文史研究者也能注意到帽花上的劍獅,豐富閩南劍獅文化研究的領域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