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獅”話 | 泉州南安“單旗·青獅白眉”技藝重現江湖

近日,“單旗·青獅白眉”表演重新展現在泉州南安水頭鎮湖內村街頭巷尾。據悉,湖內村的這種“單旗·青獅白眉”表演已有數百年歷史。1989年,湖內先賢吳遵賢曾倡議組織青少年創立湖內獅隊,教習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單旗·青獅白眉”技藝。近年,本著保護傳承“單旗·青獅白眉”這一非遺文化的初衷,原老隊員們牽頭組織重建湖內獅隊,湖內青年才俊紛紛加入。2018年5月,湖內獅隊正式創立,隊員們在表演“單旗·青獅白眉”技藝的同時,增強體質,志在強身健體,並使得這一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煥發出新的光彩。
傳承數百年的獨特技藝

“走!”伴著一聲長吼,有著一抹潔白眉毛的藏青色“童獅”奮身高高躍起,隨後在彪悍的漢子的舞動下潛隱暗走、騰挪閃轉。“童獅”勇猛好動、熱烈奔放、氣勢磅礴的特性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在“童獅”前方,則有一武者手舞彩旗,以旗為械,點、轉、合、掃,刹那間落影繽紛,似在逗獅,又似在訓獅,生趣十足。這是南安水頭鎮湖內村的舞獅場面,這種有著“青面”“白眉”特徵的獅子,被湖內獅隊隊員們稱為“青獅白眉”,而舞獅表演則被喚作“單旗·青獅白眉”,是一種獨特的傳統技藝。

 
“刣獅”表演深受民眾喜愛(獅陣武術館供圖)
據湖內人吳天生介紹,“單旗·青獅白眉”是暗含格鬥技的,是武者持械與“獅子”對打的一種表演。技擊時看似拿旗,實則有著近乎真刀真槍的攻防,富有實戰效果。湖內村的這種“單旗·青獅白眉”表演已有數百年歷史。相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廷下詔焚燒泉州少林寺,少林寺僧遂避難隱伏于南邑一片寺中。武僧了凡師傅有徒百人,皆武藝高超,他們也於此時散居泉州各地,廣泛傳授武藝。水頭湖內亦是了凡師徒的傳武之地,村人從此逐漸習武成風。清廷因怕沿海民眾反清複明,禁止民間聚眾習武。少林寺僧為保留武學火苗,不得不改換門面,將技藝掩藏於“刣獅”表演中,才能暗中授徒傳武。湖內的“單旗·青獅白眉”表演即是當時之產物,歷經數百年,其與眾不同的技藝和獨特的方式,最終被頑強地保護傳承下來。
狮舞之风重焕光彩

1989年湖內獅隊全體成員合影(資料圖)
20世紀中後期,以吳姓為主要姓氏的湖內村武風浩蕩。1989年,湖內先賢吳遵賢倡議組織青少年創立湖內獅隊,教習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單旗·青獅白眉”技藝。遵賢先生的倡議得到了眾人的熱烈呼應。一時間獅舞之風飆起,每天吳氏祖祠附近都有數十少年手持戈盾叉棒,戴上獅頭披上獅裙,在教練的指導下鳴鑼打鼓地開始演練傳統技藝。2017年,湖內成立吳氏祖祠修繕籌建組之際,在公益事業理事會及鄉里熱心賢達的大力支持下,本著保護傳承“單旗·青獅白眉”這一非遺文化的初衷,由原老隊員們牽頭組織重建湖內獅隊,湖內青年才俊紛紛加入。2018年5月,湖內獅隊正式創立,隊員們在表演“單旗·青獅白眉”技藝的同時,增強體質,志在強身健體,塑造湖內村的良好形象。
“單旗·青獅白眉”表演富有特色
近日,“單旗·青獅白眉”表演重新展現在街頭巷尾。湖內獅隊隊員吳文科表示,“單旗·青獅白眉”是湖內先輩們留下的一種活態非遺文化產物,凝聚著強大生命力,蘊含深層次的人文價值。獅隊會繼續重視這一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使之煥發出新的光彩。
獅陣表演深受民眾喜愛
無獨有偶,湖內村的隔壁村——江崎村,也是歷史悠久的獅陣和青獅表演之村。據江崎村吳昭啟先生介紹,江崎獅陣始於明末清初,師承泉州少林寺,有宋江獅陣和青獅陣兩種陣法。創立初期由南安市石井鎮東柄村的師傅傳授,成為強身健體的一種項目,深受廣大民眾喜愛。表演時,獅陣人數在30人以上,多時可達90餘人,表演程式有排陣、弄獅、刣獅三場。“排陣”即演練陣法,“弄獅”是借助兵器戲弄“獅子”,“刣獅”則是由武士們手執不同兵器,與獅子“過招”,刀光劍影、吼聲陣陣,獅陣的恢宏氣勢足以點燃人們的激情。
江崎獅陣陣法表演(獅陣武術館供圖)
江崎獅陣的“繞陣”即陣法演練,陣法有“黃蜂出巢、田螺陣、青蛇擺尾陣、大小螺陣、黃蜂化蝶”等。眾人持刀先後擺出蜈蚣陣、蝴蝶陣、七星陣等古老的軍事陣法,將青獅時而團團圍住,時而前後逗弄,陣法首尾呼應,陣勢瞬息變換,令觀眾應接不暇。
開山斧對陣藤牌刀(獅陣武術館供圖)
用於表演的械具極多
2018年1月,江崎獅陣武術館獲准成立。具有濃厚閩南地方特色的江崎獅陣,正為弘揚中華傳統武術作出貢獻。
作者  吳拏雲 陳小陽 文/圖(除署名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