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叔涓綜合報導】“大美平潭名不虛傳,這次參觀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嵐島的無限風光。”發出這聲感嘆的是南投縣信義村幹事兼村長辦公室主任羅美萍。與羅美萍同行的,還有來自海峽兩岸700多名參加第十二屆共同家園論壇和第七屆兩岸村里長交流會的嘉賓。
在6月14至15日兩場活動期間,從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北部生態廊道、龍海村,再到“68”小鎮、海壇古城、將軍山等等,他們幾乎逛遍了整個平潭,深入體驗了嵐島的萬千風情。山海間盡顯真情,這次平潭之行對他們來說這注定是一次不平凡的旅行。
在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兩岸嘉賓們深入了解了這場人類歷史上一次神秘的遷徙之旅。輾轉在平潭史前文化與海絲遺珍展廳,與一處處遺址、一件件文物的對話,令大家感受到歷史文化古韻,窺見了燦爛的人類文明。
“早在幾千年前,兩岸就是緊密相連的一家人。我一定要回去告訴我的朋友我今天的見聞。”台灣公論報記者蔡耀陽聽完講解後無比感慨,他說自己是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兩岸一家親”的內涵,殼丘頭文化遺址證明了兩岸中國人從最早期開始就是在一起的,就是一個族群。
在深挖歷史文化資源的同時,平潭更傾力將生態文明注入旅遊航線。作為國際旅遊島,近些年,平潭秉持“原生態+現代化”理念,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持續描繪“湖海共生、城林相依、林人相融”的生態嵐島新畫卷,打造成“山、海、島、城”為一體的、“高顏值”的生態宜居島。
行走在北部生態廊道,這條集旅遊、觀光、休閒等為一體的海濱綠色長廊令台胞們興奮。南投縣信義村幹事兼村長辦公室主任羅美萍說:“雖然不是晴天,但陰天的海也別有一番風味。”清澈見底的藍海、一排排轉動的大風車,都令她心潮澎湃。
良好宜居的生態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平潭綜合實驗區緊扣“國際旅遊島”定位,以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為目標,紮實推動“五個美麗”建設。龍海村,就是一場鄉村振興的生動例證。
龍海村創新性地將國家大力提倡的全民閱讀與鄉村發展相融合,開創了獨具特色模式——平潭•龍海閱讀小鎮,並在今年正式開放現代農業蔬菜大棚。“與初到印象完全不同,平潭真是一個令人驚喜的地方。尤其在這兒山清水秀、牛羊牧歌,兼具中國風與西方色彩,把鄉村振興做得美感十足。”里辦公室主任、信義鄉農會專員劉家岑說到。
同樣把鄉村振興故事講好走實的,還有台灣嘉賓團參訪的“68”小鎮。一到這裡,大家都安耐不住內心激動,紛紛在“祖國大陸—台灣島最近距離68海裡”字樣的石碑前打卡留念。
“68”小鎮也稱猴研島,位於平潭澳前鎮,這裡是離台灣最近的地方。嶙峋的岩石、湛藍的大海、古樸的村莊形成了一條獨特的風景線。近幾年隨著兩岸“黃金通道”的通航,過去的小漁村已經華麗轉身,依托國家一級中心漁港的優勢資源和八個村莊的現狀基礎,策劃多處重點景點,突出了兩岸融合特色,成為了平潭必去的熱門旅遊景點之一。
“我與’68’小鎮這個名字有奇妙的緣分。首先我是新竹人,新竹到平潭68海裡是最近的。然後我們新竹也有一條筆直的快速道路,叫68號快速道路,我想這就是一次自然的呼應。”新竹縣政府前秘書長、文化局長蔡榮光期盼,“未來希望看到,無論是海底隧道還是海上搭橋,可以連接平潭與台灣海峽的68海裡,從而實現一日生活圈。”
“68”是同胞們距離走近的心願,更是一場心靈的相望。當台灣嘉賓團來到海防博物館,這種感覺更加深切。“一邊聽著解說,一邊近距離看著那些文物,像海船、海防地圖,感覺很神奇。”苗栗縣頭份鎮頭份社區發展協會顧問王明光錶示,“在這個時空中,我與歷史、與祖國的距離很近。”
當台胞們登上將軍山時,“祖國統一,振興中華”這幾個大字赫然出現在紀念碑上。登高望遠、縱覽山海,台胞們震撼於三軍演習的雄渾之氣,也將愛國之情表達。
共同家園論壇、海峽兩岸村里長交流會在平潭已走過數屆,在一次次見面中,台胞們見證並親歷著平潭的發展、兩岸的深度融合。未來,兩岸也將繼續攜手同心,共贏美好生活,共赴美麗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