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6月16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中國致公黨中央社會發展與服務委員會、台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台灣張老師基金會、台灣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香港義工聯盟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兩岸公益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福建廈門開幕。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李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本屆論壇以「鄉村振興·公益行動」為主題,設置「鄉村振興·公益育才」、「鄉村振興·公益興業」兩個分論壇及公益沙龍。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龍明彪,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沈蓓莉,福建省政協副主席嚴可仕,廈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國豪,致公黨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馬傳凱,台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趙怡,台灣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葛永光,台灣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沈智慧,香港義工基金常務副主席劉娟等出席開幕式和主論壇。
近80家兩岸社會組織、300餘名社團組織代表、志願者及相關研究學者參加論壇活動。兩岸24位嘉賓圍繞主題分享實踐經驗和理念,就兩岸鄉村振興、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等進行交流研討。
5位嘉賓在開幕式上致辭。李斌指出,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公益助力鄉村振興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今年的兩岸公益論壇以「鄉村振興·公益行動」為主題,非常有意義。展望未來,論壇要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希望兩岸同胞通過兩岸公益論壇這一平台,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推動新時代公益事業發展,促進兩岸青少年交流交往,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兩岸一家親」理念。
龍明彪表示,兩岸公益組織和人士就參與鄉村振興進行深入交流,有利於互學互鑒、共同進步,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鄉村公益將是兩岸大有可為的交流領域。希望兩岸公益人士充分發揮論壇作用,以公益精神溫暖人心、凝聚力量,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為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趙怡表示,儘管有疫情等因素的阻隔,但從長遠看,都擋不住民族情懷和親情友誼的掛懷。兩岸的融合和一統是不可逆轉的大勢,民間的交流合作更將在兩岸和平發展和全世界炎黃子孫大團結的偉大工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劉娟表示,香港公益屆將加強與內地公益團體的交流合作,以公益的力量推動「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楊國豪代表廈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對第十一屆兩岸公益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廈門有著深厚的公益傳統,近年來深入推進「愛心廈門」建設,把更多資源和力量投向最急需的人群、最迫切的領域,用道德之美、向善之魂標刻城市文明的新高度。
主論壇上,湖南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團支部書記、大學生村主幹施康向大家講述了十八洞村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的蝶變之路;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廈門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李佩珍與大家分享了台灣青年扎根大陸基層、將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理念轉化為在大陸的生動實踐的故事;台灣綠色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戴慶華從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挑戰、鄉村公益行動範例、鄉村可持續公益行動影響力分析及價值等方面闡述了如何用公益行動實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寧夏自治區彭陽縣副縣長劉洪濤介紹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定點幫扶彭陽縣的工作,以公益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組長郭艷介紹了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小雲介紹了鄉村振興新場域的理論與實踐,提出鄉村振興要走創新之路。
兩岸公益論壇自2013年設立以來,秉持「攜手公益,惠澤兩岸」的宗旨,成為弘揚公益文化、服務兩岸民生、凝聚兩岸民心的重要平台。10年來,兩岸100餘家機構、3000餘名嘉賓先後參與其中,200餘位嘉賓講述兩岸交流的「公益故事」,100餘家兩岸媒體參與論壇報導。論壇已成為推動兩岸民間交流、拓展公益合作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