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專刊】第四屆峨眉武術文化交流 兩岸同胞以武會友

【本報記者蔡叔涓四川報導】兩岸民眾不同的交流方式在四川進行,那就是「以武會友」,先比劃兩招,再聯絡感情。第四屆海峽兩岸峨眉武術文化交流活動20日下午在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開幕,兩岸許多武術愛好者,齊聚一堂,共論兩岸武術傳承與交流。
國民黨前代理主席林政則應邀出席致辭指出,海峽兩岸峨眉武術文化交流活動是促進臺灣和四川各界廣泛交往、推進兩地民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兩岸同胞以武會友,以武交流,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林政則說,希望兩岸同胞不斷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共同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四川省台辦主任羅治平表示,四川持續舉辦海峽兩岸峨眉武術文化交流活動,就是為了持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四川民眾與臺灣民眾相親相愛的血緣親情,擴大天府四川與寶島臺灣交往交流、共謀發展的生動局面。


當日,峨眉山大佛禪院正式被授牌「四川省對臺交流基地」,來自海峽兩岸的武術習練者進行武術展演,涵蓋峨眉十二莊、十三式太極拳、峨眉通臂拳、峨眉刺等十餘項內容。
來自臺北的黃婉珍現場表演了太極導引,她說,臺灣習練武術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峨眉武術是中華武術的源頭之一,這次她到四川峨眉山,見識到了原汁原味的傳統武術,她自己也會藉此機會多瞭解當地如何傳承傳統武術。


臺灣中華武術總會副理事長陳藝元說,兩岸武術交流目前以民間交流為主,自己曾多次前往天津、福建等地交流,希望未來也可以邀請大陸同胞到臺灣,兩岸武術界大家多走動,多交流。
四川省樂山市市長陳光浩也在活動上演說,特別介紹樂山市是 「天府四川、樂水樂山」!古稱「嘉州」,是大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特色美食地標城市,坐擁峨眉山、樂山大佛、東風堰三大世界級遺產。


峨眉武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近三千年曆史,融匯儒釋道等傳統文化精髓,形成了「剛柔頓挫、動靜虛靈、飄逸自然」的風格,與少林、武當並稱為中國三大武術流派。


近年來,樂山大力實施峨眉武術振興計畫,積極推動武術與體育、旅遊融合發展,培育發展峨眉武術非遺傳承人,及武館武校、太極拳及健身氣功站點,成功打造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傳習基地和體驗基地,形成了「以旅興武、以武促旅、共生共榮」的生動局面,為樂山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台青林姿佑獲選為今年七月成都世大運動會「市民推廣大使」。

成都創業 熱心公益
台青林姿佑獲選成都大運會市民推廣大使
【記者蔡叔涓成都報導】來自台灣的林姿佑在2020年到成都創業,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最艱困的創業初期,在成都成功的開展她自己的幼教事業,也因為她熱心公益的性情,在今年三月成都舉辦「成都大運會市民推廣大使」遴選活動,經三萬多市民踴躍報名海選,林姿佑成為百位佼佼者之一,脫穎而出成為「大運有我 市民推廣大使」。
林姿佑接受記者訪問的時候表示,她自己的個性就是認為值得作的事,就是會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她在2020年疫情期間到成都創業,選擇將成都作為事業起點,克服很多困難,找地點、談房租,推展幼教和培訓課程等等,都一一克服後,才在社區教育領域取得一定成績,足以說明大陸發展機遇多、市場廣。」

張林姿佑創辦的幼教事業,受兒童喜愛。

她表示,紮根成都時間不算長,但投身教育事業讓她更快更好融入了當地社會。就像這一次,參加「成都大運會市民推廣大使」遴選活動,林姿佑也一樣,認為對的就去做。她說,當初得知這個遴選活動,她第一時間就報名了,大運會在成都舉辦,她對以新『成都人』身份見證盛會並投身大運會推廣工作心懷感激,甚感榮光。
林姿佑直言,「當選市民推廣大使後,就在思考如何盡自己的力量,向更多人推廣介紹成都這座古老與時尚並存,多元與包容共聚的城市,展現成都國際賽事之都風采和天府之國獨特的魅力」。
林姿佑希望立足工作和身邊小事,用言行成就青春夢想,為大運喝彩。「最重要的是把大運會特色融入社區教學中」,她介紹,由她創辦的志育教育,通過打造「英語俱樂部」,實現迎大運「客隨主便」,用最貼心的服務、最標準的語言,服務全世界的大學生運動健兒。

張林姿佑創辦的幼教事業,受兒童喜愛。

同時,贏得大家最滿意的微笑,並向他們介紹厚重的蜀地文化;教學生大運熊貓操,從小培養大家熱愛運動常鍛煉的好習慣,發揚體育精神,展現集體力量;打造「誦讀中華經典」活動,讓學生傳承中華文化血脈,堅定文化自信。
林姿佑表示,「成為市民推廣大使,是我加深與成都緣分的新開始,做城市形象代言者、天府文化傳播者、大運精神推廣者,在「家門口」守護大運文化,弘揚大運精神。自己將以推廣成都大運會為己任,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各國大學生運動健兒宣揚天府文化,點燃助力大運會的青春活力,也讓自己與這座飛速發展的城市同頻共振,同心致遠。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