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獅”話 | 獨特的胡人騎獅

近日,泉州市民王先生帶孩子到泉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上課,發現教室門口擺放的獅子石雕造型十分獨特,經請教石雕主人獲悉,其中四尊為“胡人騎獅”拴馬樁,其背後的歷史淵源深厚。
獅子闊鼻咧嘴
造型獨特 雕刻講究

“胡人騎獅”石雕的主人——小樹林教育創始人、泉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吳撇老師對藝術、建築、雕塑和古玩等方面十分感興趣,他收藏了眾多造型獨特且年代悠久的石獅子,以石為主,還有瓷、陶、木等材質的獅子,平日裡他經常翻閱書籍考證這些石獅子的歷史。

獅子戴著鈴鐺
這四尊擺放在泉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溫陵書院教室門口的胡人騎獅拴馬樁,神態動作略有不同,其中一對胡人眉目微斂,神態安然,另外一對胡人圓臉闊耳,神采飛揚。有的獅子闊鼻咧嘴,有的獅子還戴著鈴鐺。
歲月模糊了獅子的眉目
而在泉州刺桐時代村對木私塾的院門前,還有兩座胡人騎獅造型的石雕。吳老師介紹,這兩座是拴馬樁,以胡人騎獅的造型呈現。古時,遊牧民族驍勇善戰的形象深入人心,頗受人們崇拜,人們就將遊牧民族的勇士雕刻在獅子上面,表達開疆擴土的偉大抱負。這兩座拴馬樁來源中原地區。中原地區作為中華文化的起源之地,歷經多個朝代的變革,形成了獨特的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
這兩座胡人騎獅在胡人的臂腕間鏤鑿,穿系韁繩的孔眼,胡人頭髮盤高,面帶微笑,下巴蓄胡,五官刻畫得惟妙惟肖,以俯身前沖的姿態騎在獅子身上,雙手抓住獅子的耳朵;而獅子面容嚴肅,瞪大著雙眼,蹲坐在底座上,鬥志昂揚,它們均為青石材質打造,密度大,故而較沉。在當時,人們認為石獅子有守衛、鎮宅的作用,拴馬樁是古代拴馬的石樁,通常豎立在門前,有的還配有上馬石,因其能突顯主人家的富貴、精緻和講究,而成為家族地位高低的標誌。
騎在獅子上的胡人手握武器
在對木私塾院門兩側,也有一對胡人騎獅的石雕。這對胡人頭上戴著帽子,下巴留著鬍子,兩臂緊貼著身體,其中一位胡人手持武器。獅子的表情有些模糊不清,依稀可以看出處在防備的狀態。
淵源深厚 寓意祈福
關於胡人騎獅的歷史淵源,福州大學當代閩台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林鴻東老師在其公眾號“鷺客社”裡曾發表過一篇《閩南文化系列專題:從胡人騎獅談起》,文章中提到,在閩南文化的紋飾類型中,代表祈福的,主要有兩種,一為蝙蝠紋,二為胡人紋。蝙蝠紋最常見,胡人紋較為少見,其多以騎獸(獅、象、牛等)與獻寶的形象出現,故也稱胡人騎獸、胡人獻寶等,其中,胡人騎獅造型最為普遍。
胡人與獅的組合,除了騎獅,還有牽獅、戲獅、馴獅等,無論何種組合法,均寓意為祈福與鎮煞。在閩南,隨著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明清時期的胡人形象漸漸演變成洋人、番人,但在民俗意義上,依然通稱為胡人。
就胡人騎獅而言,早在西元前,就已經出現在古埃及護身符上,體現為法老站在獅背上。類似的造型還出現在西亞與印度。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西域各國陸續開始將獅子進貢中國。15世紀開始,由於中亞大陸氣候日趨乾旱,獅子數量劇減。清代康熙十七年,葡萄牙最後一次貢獅,自此,長達一千多年的貢獅歷史落下帷幕。
從一些文物資料上看,魏晉時期,中原胡人騎獅像開始出現在一些銅器與瓷器上。2003年5月王羲之故居擴建工程就出土了一尊青釉胡人騎獅器,造型獨特。文物為西晉時期南方越窯所產的青瓷精品。在陝西,至今還保存有不少柱頭上雕刻胡人騎獅像的古代拴馬柱。宋代開始出現一種由胡人與獅子組成的紋飾,叫獅蠻腰帶。胡人騎獅便是其中最為常見的造型。據由此可證,胡人騎獅造型從魏晉至宋元時期開始漸漸流行。明代很可能是此造型最為盛行的時期。
林鴻東老師在文中記載,明清時期,閩南一些宮廟、牌坊、民居建築裝飾中陸續出現了一些以胡人騎獅為主體的胡人石雕(洋人石雕),他曾經在閩南一帶尋訪這些胡人騎獅石雕,有的至今仍保存完好。林鴻東表示,這些以胡人騎獅為主體的胡人石雕可以說是閩南地區海絲文化的珍貴遺存。
從正面看,胡人騎獅造型與建築風格十分搭配。
從側面看,胡人騎獅底座橫截面為正方形。
看了吳老師收藏的這些胡人騎獅石雕,林鴻東老師分析,這些應該都是拴馬樁。拴馬樁與守門獅的區別在於,拴馬樁的獅子底座橫截面一般為正方形,整體較修長,而守門獅的底座橫截面一般為長方形,整體較壯實。林老師謹慎地表示,市面上存在不少仿古拴馬樁,需要認真鑒別。
融入建築 渾然一體
如今,石獅子已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被延續下來。從古到今,中國一直保留著把獅子的雕塑、雕刻等作為建築裝飾的習俗。
在對木私塾內還有許多石敢當,這些石敢當只是吳老師收藏的其中一部分。談及在書院內擺設各類獅子石雕的寓意,吳老師分析,獅子是傳統文化建築的一部分,是精氣神的體現,與傳統建築渾然一體;獅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獅子的雕刻藝術更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藝術想像的滋養和昇華;近年來,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關於獅子的民俗儀式,如舞獅,希望學生對每樣事物及其象徵意義能有敬畏之心。
案頭獅
私塾內擺放著的石敢當有大有小,其中一隻案頭獅被擺放在茶桌上,小小一隻,五官被歲月模糊了,胸前有一個八卦圖案。案頭獅在之前,多作為文房用品使用,如鎮紙、筆插等。
在茶桌兩旁,有兩隻石敢當,一隻看著憨厚,嘴巴咧得快到耳朵了,脖子上掛著個鈴鐺,腹部則寫著“石敢當”三個字。吳撇說這只石敢當以花崗岩材質打造,地域特徵鮮明。而另一隻石敢當五官細節較為清晰,它的頭頂有許多螺轡頭,眼睛瞪得大大的,張著嘴巴,露出了舌頭和牙齒,看著十分可愛,它的雙手還抱著一塊石頭,上面也寫著“石敢當”。
來源想像 歷經變遷

中國獅子雕刻造型更多地來源於古代藝術家的想像,這種想像又明顯制約於不同時代的民族自信心和審美傾向。

吳老師介紹,在古代,獅子頗受帝王喜愛,被認為是祥瑞之獸,有辟邪的作用,石獅子的地位也隨之升高,除了皇帝,也只有王公貴族和七品以上官員家門口才允許設石獅子,用來鎮宅,而普通百姓為了獲得獅子所帶來的“祥瑞”,節慶時候便興起了舞獅,且這一項傳統至今仍然存在。

為了彰顯主人家的地位,各家各府使用的獅子也是有等級區分的,這個等級就體現在獅子的髮型上。據史料記載:石獅子頭上一個個的“疙瘩”是有嚴格規定的:古代一品官府衙門前的石獅子頭上有十三個疙瘩,叫十三太保;從一品官往下,低一級就少一個疙瘩,二品十二個髮髻,三品十一個髮髻,四品十個髮髻,五品、六品都是九個髮髻,七品以下的官員府邸門前就不許擺放守門的獅子了。

可想而知,皇宮門口的石獅子,頭上的“卷髮”最多,有45個,這自然是象徵著皇帝“九五之尊”不可動搖的地位。

吳老師介紹,獅子在漢代是被西域進貢來中國的,而後慢慢變成傳統文化中的“神獸”,成為祥瑞的象徵。在東漢時期,有的石獅子背上甚至被安上了翅膀。而在泉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溫陵書院的門邊,有兩尊猴形石獅,吳老師推測可能是因為最初主人家有屬猴的成員,便在獅子形象中融入了猴元素,使得這兩尊守門獅顯得機靈可愛。隨著時代的變革,石獅子才衍變成人們如今看到的形象。無論如何變遷,獅子都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猴形獅(王世陽 攝)
作者 李雅琴 張穎嫻/文 李雅琴/圖(除署名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