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琉球遺跡”見證閩琉深情厚誼

7月3日—6日,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時隔4年再次訪問中國,引發廣泛關注。6日,他訪問了與沖繩縣締結友好縣省關係的福建省。

福建與琉球(日本稱沖繩,歷史上琉球曾是獨立的王國——編者注)淵源非比尋常。除福州市的琉球館、琉球墓外,很少人知道泉州也有一處用於招待琉球為主的海外諸國貢使的驛館,還出土發現與琉球相關的墓地遺址。連日來,文史學者探訪了這些遺跡,感受在歷史長河中琉球王國與福建結下的深情厚誼。

一個遺址
昔日“琉球通華第一站”

泉州設“來遠驛”接待琉球進貢使

在泉州古城南端,聚寶街車橋頭一帶,一方寫著“明來遠驛遺址”的石碑立在街角,石碑左側刻著“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公元一九八四年六月”。
“來遠驛是古代掌管接待外國來客的官署,因來遠驛多為琉球人居住,附近設有儲備貢品的‘進貢廠’,泉州民間將此處稱為‘琉球館’。”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偉介紹,明永樂三年(1405),因外番來朝貢的特使越來越多,在泉州市舶司機構內設立了下屬部門來遠驛,主要用於接待琉球貢使團。清同治《泉州府志》記載:“明來遠驛在府城南三十五都車橋村,永樂三年建,以館海外諸國貢使。”
清代“綠野良圖”匾(資料圖)
明清時期,泉州是中國通往琉球的重要口岸,是中琉貿易和交流的重要樞紐。“泉州是中琉朝貢貿易的重要港口。明成化以前,泉州是琉球通華的第一站;明成化以後,琉球在華活動也與泉州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黃偉統計,從明洪武五年(1372)至成化八年(1472),在市舶司從泉州遷往福州之前,琉球國向中國納貢的船隻由泉州港上岸,短短百年間竟達248次。如此頻繁的朝貢貿易,極大地促進了琉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使泉州成為琉球重要的商貿夥伴。
明成化八年(1472),市舶司移置福州,泉州來遠驛廢。“即使市舶司從泉州遷往福州,由於泉州的豐富物產和樂於商販的泉州商人,在與琉球的貿易中,泉州仍有著重要地位。”黃偉說。
如今的來遠驛舊地,一方碑記講述悠悠往事。多年來,這裡吸引了許多來自沖繩的遊客。2012年1月28日,50多名沖繩遊客組團來泉州尋根,他們特地探訪來遠驛遺址,彼時60多歲的西銘圭藏表示:“沖繩有36姓,大多來自福建的福州和泉州,我們回來看看祖先住過的地方!”
泉州市鯉城區臨江街道文化站原站長楊聲榮介紹,幾十年前,日本電視臺拍攝“中國大陸三千里踏察行”節目,拍攝起點就在來遠驛。來遠驛在中國海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待贈伯台王先生墓誌銘”拓片(資料圖)
一座墓葬
明代古墓出土珍貴墓誌銘

見證泉人為中琉交往作貢獻
泉州江南街道烏石社區的獅頭山下,曾發掘出土一座與琉球有關的明代古墓葬,當地人稱“琉球墓”“明代古墓”。惜因多年前山林起火,山上諸多墓葬或搬遷或已毀,該墓及墓主人後裔現已無處可尋。
“2011年3月,我們在獅頭山下的這座古墓中發現了墓誌銘。墓誌銘記載了墓主人王應元隨明朝冊封使團出使琉球的經歷,為瞭解泉州與琉球的交往史增加了寶貴的研究資料。”德化縣德化窯遺產文化研究院院長陳建中說。陳建中當時擔任泉州市博物館館長,曾組織考古人員對該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在這座明代閩南墓葬中發現了兩方墓誌銘。
陳建中介紹,墓主人王應元,名元卿,號伯台。王應元喜詩好酒,廣交名家名宦之流,其墓誌銘“待贈伯台王先生墓誌銘”的撰寫者是明代著名地方誌史學家何喬遠。
《泉州文庫》整理出版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楊清江曾就兩方墓誌銘進行斷句和綜合解讀。從銘文來看,王應元的去世時間為明萬曆壬子年(1612),他因“詩客可語者”(即知曉琉球語言),擔任“譯語通事”,于萬曆年間隨朝廷官員夏子陽、王士楨出使琉球,並在行程中化解海難。據悉,這次出使琉球,《明史》上也有記載:“帝納之。三十三年七月,乃命(夏)子陽等速渡海竣事。”
如今,這兩方墓誌銘被珍藏於泉州市博物館。“琉球與中國一衣帶水,關係源遠流長。泉州作為中國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在中琉交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兩方墓誌銘見證了泉州人為中琉交往所作出的貢獻,是十分珍貴的歷史資料。”陳建中表示。

 

清乾隆年間琉球貢使在江蘇的通關文書(王贊成供圖)
一份珍藏
閩人36姓部分來自泉州

泉州人後裔曾任琉球宰相
“明清兩代,琉球為中國藩屬,新任琉球王就任之際,都要舉行冊封儀式。”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教授謝必震介紹,琉球歷代國王通過與中國“朝貢”與“冊封”的關係,與當時的中國建立起緊密的外交與貿易關係,這個過程留下了不少寶貴的歷史資料。泉州南安豐州古城歷史研究會副會長、黃檗書院研究員王贊成最近發現了一份特別的“通關文書”。
原來,王贊成在文獻徵集過程中發現了一紙鈐蓋關防的“移文”。這份文書記載了清乾隆年間琉球國來使毛國棟等人護送貢物赴京,記錄了當時琉球進貢使團到達常州武進時的通關、護送、接洽諸事,其文獻、文物價值十分重要。值得一提的是,“移文”稱,清廷委派泉州府廈防同知黃奠邦護送前行。“這份‘琉球貢使在江蘇的通關文書’說明,清乾隆時期朝廷仍委派泉州府官員參與負責琉球貢使的接待保障工作。”王贊成介紹。
作為泉州頗有名氣的收藏家,王贊成還展示了一方由“冊封琉球使團副使”徐葆光所題寫的牌匾。這方“綠野良圖”牌匾刻于清雍正四年(1726),是研究中琉歷史關係的重要文物。據悉,該匾目前被收藏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這些文物及遺跡,彰顯了泉州作為中琉朝貢貿易的重要港口,在中琉數百年的交往史中扮演了無可比擬的重要角色。不論是移民琉球、兩地商貿往來,還是雙方救助遇險船隻,都印證了泉州與琉球的深厚情誼。”黃偉舉例,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賜福建36姓移民琉球,這36姓部分來自泉州。如泉州南安人蔡崇,其後裔擔任琉球進貢使者,僅在明代就有17人,作為留學生來華學習的就有10人。蔡崇後裔中最著名的是蔡溫,他在清康熙年間官居琉球國宰相,勵精圖治20多年,使琉球國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這些人移居琉球,帶去先進的中華文化,在琉球廣泛傳播中華文化,加強雙方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交流。
不僅如此,明代有大批泉州窯口的陶瓷器輸入琉球,不少泉州人在中琉交往中擔任“通事官”(即翻譯、譯員),朝廷還將泉州所造之船賜給琉球。琉球的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發展,都受到泉州的影響。
明清兩代

朝廷派出琉球冊封使團20餘次

 

琉球國即現在的沖繩,在1879年被日本侵佔之前是個獨立的國家,前後存在數百年。琉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號稱“萬國津梁”。

史料記載,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明政府派楊載出使琉球三國,“以即位建元詔告其國,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隨載入朝,貢方物。帝喜,賜《大統曆》及文綺、紗羅有差”。楊載一行代表朱元璋旨意分別冊封了三國國王,琉球三國也明確表示向明朝政府稱臣,正式成為明朝的藩屬,從此拉開歷時明清兩代、長達500多年的中琉友好往來的歷史。

明清易代之後,清政府積極從事建立宗藩關係。清中期,清廷通過對琉球經濟上“厚往薄來”的朝貢貿易、政治上“懷柔遠人”的冊封活動、文化上“宏宣德化”的傳播中華文化等措施,使中琉宗藩關係在康乾時期達到清代歷史發展的頂峰。

據統計,琉球作為明清兩朝的藩屬長達500餘年,從明洪武五年(1372)開始確立這種藩屬關係,明清兩朝先後20多次向琉球派遣冊封琉球王的冊封使團。歷次冊封使的《使琉球錄》,直接記錄了悠久的中琉交往關係,都是有關琉球王國歷史及其政治地位研究的可靠史料。

    作者 張沼婢 張素萍 許小程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