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叔涓、陳子發蘭州報導】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從甘肅省會蘭州進到武威市,正式走入河西走廊踏入河西四郡,兩岸記者欣賞涼州攻鼓子非遺展演,參觀雷臺漢墓文化博物館,走進武威市博物館。
在河西四郡中,武威不如敦煌名氣大,沒有酒泉市的「葡萄美酒夜光杯」風采。
但是,它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地理區位居「天下要衝」,是古絲綢之路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有「夢幻涼州,西北首府」和「五涼京華,河西都會」的美稱,在武威這片文化底蘊厚重的城市,可以品味古涼州的獨特魅力。
據介紹,武威境內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這裡就有戎、月氏、烏孫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西漢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此後,西漢政府在河西走廊設郡置縣。
漢唐之際,涼州是我國西北地區僅次於長安的最大古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唐初的大涼都曾在此建都,以後曆為郡、州、府治。它也是古代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中外商人雲集的都會,並一度成為北方的佛教中心。
採訪團涼州之行,雷臺當先,可見武威雷臺漢文化博物館之重要,兩岸記者一行先後在武威雷臺漢文化博物館、武威市博物館進行採訪。
首先,在雷臺漢文化博物館,威武壯觀的銅車馬儀仗俑佇列前,隨著鼓聲響起,是大陸國家級非遺專案涼州攻鼓子舞蹈陣型忽而如雁翎般展開,忽而如長蛇般疾衝,遊走進退之間,都給人以威武雄壯、粗獷豪放的美感,讓人彷彿置身於金戈鐵馬黃沙滾滾的古戰場。
豪邁奔放的涼州攻鼓子,吸引了兩岸記者的關注,據介紹,涼州攻鼓子是流傳在武威市涼州區北鄉一帶尤其是四壩鎮的一種民間鼓樂舞蹈,是漢唐軍旅出征樂舞的遺存,2008年被列入大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場涼州攻鼓子舞蹈的表演風格渾厚而豪邁,給人以威武雄壯、粗獷豪放的美感,具有濃烈的西部特色。表演者身著黑衣白扣,下穿燈籠褲,頭戴黑襆帽,左右兩側插上野雉翎,臉上塗脂擦粉,眉毛畫得粗黑且上翹,儼然是古代的武士。
隨後,採訪團參觀了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的出土地——雷臺漢墓以及雷臺漢文化陳列館,領略了漢代精湛的鑄造工藝,瞭解了銅奔馬背後的故事。
來到武威市博物館,參訪團先後參觀了「河西都會 天馬故鄉——武威歷史文物展覽」「天梯神韻 涼州佛光——天梯山石窟專題展」。在博物館裡充分感受到武威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通過參觀全方位瞭解了武威,也見到了很多早有耳聞的國寶,值得一看!
此次聯合採訪活動由國臺辦與記協組織,兩岸及香港23家媒體的43名記者將在甘肅開展為期9天的採訪活動。期間將走進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等地,實地感受甘肅文化、經濟、科技、生態、農業等發展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