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88,280 “兒離鄉已久,時抱遠懷。至家兄之病疾,時以懸念”“回想海峽兩岸四十多年隔離,思念不已,於今才可通信,因此珍惜此事多寫信”⋯⋯一張張泛黃紙箋,一句句思念話語,讓人讀懂兩岸家書踏濤越海的深情。位於泉州的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正在進行“骨肉天親 血脈相連”海峽兩岸家書特展,該館近年來徵集、收藏了大量兩岸家書,除了兩岸親友噓寒問暖的信件,不乏“霧峰林家”、“源利號”蔡氏、板橋林家等豪門巨族的書信。 泉州晉江謝清源家族通過四代人的不懈努力,終於找到了居於台灣失散百年的族親。林碩卿少小離家赴台,離鄉四十載,他借助撰寫文集《春暉》來排遣思鄉之苦,1989年首次由台返鄉,喜極而泣。陳臻超1947年前往台灣,1989年終於與故鄉親人通信,回到闊別42年的故鄉。至90歲,陳臻超往返祖國大陸13次,與其二弟陳宜祥通信20餘年,信件多達624封⋯⋯家書特展背後的感人故事,盛滿了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 “尺素傳深情,兩岸一家親。”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海峽兩岸家書特展分“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維桑與梓、一片丹心”四大展題,精選了不同時期兩岸家書及相關實物1000餘件,力求透過家書內容和寫信人生平事蹟等方面的解讀,立體呈現兩岸親人的感人故事。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自2019年開啟“兩岸家書”搶救性徵集與研究工作以來,現館藏的家書已近3000件,時間跨度不止百年。 近年來,福建開展“遷台記憶文獻資料”徵集活動,讓兩岸家書等涉台文獻資料,重回大眾視野。兩岸家書徵集獲得了閩台兩岸同胞的大力支持,不少家族將珍藏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書信捐出來,有的帶信封,有的僅為薄薄一箋,有的甚至已現殘缺,但每一份家書都有著沉甸甸的重量。 台灣孫文南院執行長李正圻不久前專程來到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將他徵集、整理的涉台檔案資料交到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館長陳偉平手上。李正圻還表示,徵集兩岸家書資料是很有意義的事,他願當閩台緣的“志工”,把徵集兩岸家書的工作持續做下去。 海峽兩岸家書特展自5月19日開幕以來,僅兩個多月就接待遊客近萬人。不少遊客來自海峽對岸的寶島台灣。遊人們在參觀家書特展後,留言表示家書展能“啟愛鄉之心,長故土之念”,也讓兩岸民眾更加渴望早日實現骨肉團圓、血脈暢聚。 兩岸家書揭開百年尋親之路 一封封兩岸家書背後,都是一個個真實的閩台民間故事。正在展覽中的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骨肉天親 血脈相連”海峽兩岸家書特展上,家書和與之相關的文書、信件、照片、證件、圖書、方志、譜牒、地契、票據等物共同展出,仿佛在開口述說著一段兩岸的歷史變遷。在這其中,有父之親、母之慈、兄弟情、姐妹誼、親友懷等的情感碰觸,亦有鄉音、鄉戲、鄉俗、鄉味、鄉情的交融共通。家書裡的故事,也因為兩岸心靈的契合而愈加動人心魄。 四代人百年接力尋親 謝清源是晉江金井的一位民間藏家。1874年,謝清源的高祖從台灣回到晉江修繕祖厝和修整族譜,自此留在晉江。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謝家即與台灣的親人失去聯繫,從此開啟了百年尋親之路。 海峽兩岸家書特展上展示了一封1989年1月晉江謝必明(謝清源父親)致台灣謝必勝的信件,信中寫道:“吾祖尚有一系分支台南,鄉村名仍為伍堡,民國卅年間,聞已有二千多人⋯⋯台南市或台南縣或台灣南部有否伍堡寮(鄉、村)之謝姓,懇請吾兄待(代)弟族查訪。”謝清源的父親謝必明從未放棄對台灣族親的尋訪,但他數十年間的努力並未換來親人音訊,所以尋親的重擔又轉移到了謝清源的肩上。 謝清源秉承祖訓接力尋親,終於在2010年完成了家族四代人的心願,實現兩岸澄江謝氏宗親分隔百年後的對接。 從2008年起,謝清源秉承祖訓接力尋親,終於在2010年完成了家族四代人的心願,實現兩岸澄江謝氏宗親分隔百年後的對接。同年,台灣宗親謝彰倍寄來《謝氏大族譜》等資料,謝清源開始著手編修《閩台晉江澄江謝氏族譜》。謝清源跨越海峽艱難尋親的故事,在海峽兩岸傳開。很多人開始找到他,請他幫忙尋找遠在對岸的祖地與親人,謝清源都熱忱以待,盡力相助。自2011年至今,已幫助數十位台灣同胞找到“根”,圓了數千人的尋根夢。在他的帶動下,海峽兩岸的謝氏宗親也熱心幫助,共同建起一座“連心橋”。 2019年10月,謝清源開始在晉江著手創辦家書鄉情館,希望通過一些老物件和海內外親人間的老照片和往來書信留住鄉愁。 書信往來為後輩婚事牽掛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龍溪人(今漳州市薌城區)林應寅攜子林平侯赴臺灣,在台北新莊開塾授徒,平侯之子國華、國芳遷板橋定居,繁衍昌盛。林家傳至第四代,形成三大房,共同以“林本源”為商號,經林維源統管和發揚光大,終於發展成富甲台灣的五大家族之一。1895年,清政府被迫割台後,林維源舉家內遷,定居於廈門鼓浪嶼,留有林氏府、菽莊花園、八卦樓等建築。林維源之子林爾嘉曾組建“菽莊吟社”,影響巨大。 林爾嘉雖居住在廈門,但他與台灣板橋林氏的聯繫卻未斷,書信往來頻繁。 林爾嘉雖居住在廈門,但他與台灣板橋林氏的聯繫卻未中斷。1913年,林爾嘉覆信給侄兒林熊征,表達了對侄兒結婚的祝賀,同時也對侄兒在台灣建設中學一事表示支持和勉勵。字裡行間袒露對台灣親人的思念之情。侄兒林熊征是板橋林家第六代人,台灣知名企業家,參與台灣教育事業,也是孫中山革命的贊助人之一。 另外,林爾嘉在致季商宗兄的家信中,交代季商轉達兒子婚禮需要各房準備的禮品等事宜,並表示“多日未晤,馳系良殷。彼此均系世好,不必拘舊習也。”信中的宗兄季商,為台灣霧峰林家林祖密,此人曾追隨孫中山進行護法鬥爭,開辦工礦、農牧公司等進行實業救國,在閩南一帶頗有影響。 林爾嘉的家書雖以談論侄與子的婚事為主,但信中流露出的鄉俗、鄉味、鄉情是溢於言表的。 時常掛念父親的身體狀況 王雲鵬,生於1924年,泉州清濛人。1945年,王雲鵬抵達台灣,多次給在祖國大陸的父親寫信。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雲鵬家書”共有9封、15紙。這些家書多寫於1946年和1947年。 王雲鵬在信中時常掛念父親的身體 “然時以大人年高體弱,不勝繫念,萬望玉體善自珍重”“兒離鄉已久,時抱遠懷。至家兄之病疾,時以懸念。家姊相別將近十載,抱念殊深”“兒心地光明,無奈大人以往之訓示,司法工作須以道德為基礎,以法律做指標,良善百姓不至於冤屈,凶徒莠民亦難逃法網,訊辦分明,處□適當,毫無糊塗⋯⋯”王雲鵬在他寫給父親的信中,除了時常掛念父親的身體,希望他多加保重之外,還提到與他最親近的家人、親戚。在信中他還向父親介紹了台灣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並表達了對家人的質樸思念。 “雲鵬家書”的可貴之處,即從親人通信的角度,較真實地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下,寫信人在台灣的工作生活,尤其是他們與家鄉親友的往來互動與情感交流。這讓我們在數十年後的今天,能夠從細部瞭解當時的閩台社會與閩台關係。 不顧嚴寒高齡毅然返鄉 林碩卿,生於1920年,祖籍南安金淘石境村頂新厝,1948年前往台灣。林碩卿少小離家投軍,身處戰火紛飛的年代,家中親人一個個離世,林碩卿難抑悲痛的心卻無能為力。到台灣後,林碩卿對祖國、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撰寫了個人文集《春暉》,裡面皆是他對家中祖父母、父親、母親、妻小的深情想念,他只能以文字紓解自己的愁思,卻是筆筆落淚、字字泣血。 林碩卿的文集《春暉》盛滿鄉愁 “多少年來,夢回鄉土,未嘗稍釋。偶在這裡也風和日麗,景色嫣然,但轉念:佳節良辰辜負,幾重雲隔,離情萬縷,寸紙應難剖。春依舊,人空瘦。淚眼望濕衣衫透”,翻開《春暉》,這本僅有37頁紙的薄薄小冊子,承載了太多心酸、愁思與淚水。 20世紀80年代,祖國大陸與台灣恢復通信,林碩卿在與家中親人通信的同時也獲得了回鄉探親的機會。1980年,林碩卿匯款給祖國大陸的子女,建造了現金淘石境村的林氏宅院。1989年至2015年去世,林碩卿共返鄉13次。他把對家鄉的思念和熱愛轉化為實際行動,多次捐資支持家鄉建設,先後捐資翻修南安市杏山小學,捐贈南安僑光中學教育基金,捐資鋪設水泥路,捐資杏山村老年人協會等。他曾對家人說,要讓故鄉永遠記住他“最精神的樣子”。 2015年林碩卿在最後的家書中寫道:“不顧慮嚴寒高齡,毅然束裝就道,雖經家康勸阻,仍自‘青泉崗’起飛,抵廈已入暮色。”即使在鮐背之年,林碩卿仍舊不顧慮嚴寒高齡和醫生勸阻,毅然踏上返鄉之路。同年,在臺灣去世後,林碩卿的遺照被送到了金淘林氏宅院。這次他不走了,他會一直陪伴著金淘石境村,陪伴著這裡的一草一木。 600余封家書道盡兄弟情 陳臻超,生於1922年,福州鼓山鎮後嶼一村人。家中五兄弟,陳臻超是長子。幼時的他受過良好的私塾教育。1947年,陳臻超前往台灣,1959年後赴金門,直至去世一直生活在金門。從1949年起,陳臻超與祖國大陸親人失去聯繫長達40年,然而血濃於水的親情卻從未消失在漫長的歲月中。 陳臻超家書 1989年,陳臻超通過朋友往福州後嶼老家寄去了第一封書信,並成功與大陸親人取得聯繫。時隔40年的書信,本應該訴說很多事,陳臻超的第一封家書確實寥寥數語,“茲托同鄉投寄此信,問候家中安好。總之,別久念深,等待至今,望與家人團聚,籍慰思情于萬一雲。”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飽含著無限的思念之情。當年10月陳臻超便開啟了祖國大陸探親之旅,從青年離開到年逾花甲才得以重回故鄉與親友相見,此中心酸不言自明。陳氏兄弟對於彼此重逢,都十分感慨。二弟陳宜祥欣喜地寫下《喜相逢》四首短詩,大哥陳臻超回金門後也寫下《笑語歡聲春滿堂》隨筆並刊印在《金門日報》上。 從展覽中不難看出,兩岸尋親的腳步從未停止。 在恢復聯繫的20多年裡,除了回祖國大陸探親外,書信是陳臻超與祖國大陸親人溝通最為重要的工具,僅僅是其與二弟陳宜祥的來信,目前可見多達600余封。從這600多封的來信中,可以看到陳氏兄弟之間深深的親情。 作為長兄的陳臻超由於空間上隔絕,在父母過世時不能在身旁,在兄弟成長的階段也未能給予幫助和指導,以上種種給他帶來深深的虧欠感,重回祖國大陸後,他便立下三個心願,第一個心願是修祖墓,第二個心願是重建祖厝,第三個心願是幫助諸弟改善生活。這幾個主題一直貫穿於20多年的信件聯繫中。 作者 吳拏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