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節」折射兩岸青年交流兩組熱詞

【本報綜合報導】在兩岸青年交流交往中,近些年誕生了不少從「探路者」到「引路人」的動人故事。連日來,在福建福州舉辦的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簡稱「海青節」)集中活動上,兩岸青年登台講述,詮釋了「扎根大陸,夢想花開」「雙向奔赴,未來同行」兩組熱詞。
「我寧可奔向未知的大海,也不願意待在魚缸裡。」擔任中國女子棒球國家隊投手教練員的台灣青年許語宸說,「扎根大陸,夢想花開。」
許語宸曾代表中國台北隊取得不俗戰績,但在事業巔峰期退役,隻身來到上海從事棒球培訓工作。她於2017年創辦上海奧盛小飛象女子棒球隊,如今更成為中國女子棒球國家隊投手教練員。
「當你跨過海峽,才知道舞台有多大。」許語宸說,希望能夠在5年內,幫助中國女子棒球國家隊拼出更好成績。
廈門「黑貓兩岸青年文旅基地」副執行長台灣青年賴淑珍說,過來廈門考察後,發現這裡和家鄉太相似了,「不管是語言還是風俗,都讓我感覺還沒離開過台灣,所以立刻決定留下來。」
與賴淑珍一樣扎根在廈門集美城內村的,還有來自台灣台南的強森、台灣高雄的大頭,他們自2020年起不僅找到了「家的感覺」,還打造了黑貓兩岸青年文旅基地,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把鄉村振興當成人生職業,賴淑珍在大陸找到了人生定位。「我在這裡做鄉建,舉辦廟會集市等活動,看著這片老社區越來越熱鬧,吸引了更多兩岸青年朋友來,很有成就感。」
跨越海峽與當地同齡人面對面交流,已經成為兩岸青年學子交流交往的常態。正如台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秘書長鄭婷文所言,兩岸融合發展更需要兩岸青年一起來「添磚加瓦」。
來自台灣高雄的簡佑霖從事教育行業10年,輔導過800多名學生參加大陸高校招收港澳台僑學生的相關考試,其中有200名台灣學生。他建議,兩岸青年「雙向奔赴,未來同行」。
「每當看到自己學生考上理想的學校,比自己考上大學還開心。」簡佑霖說,台灣青年需要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大陸可以提供一個看世界的廣闊平台。
近期結束台灣行的大陸高校師生訪問團學生成員,以及參與馬英九訪大陸期間座談的學生代表,也分享了參與兩岸青年交流的感受和思考。北京大學學生陳凱迪說,寶島之行與一名台灣同學在沒有排練的情況下合奏古箏,在現場音樂中找到默契。「在後續溝通中,我發現我們都在練習同一首曲目,我們已經約定,期待更多人聽到屬於兩岸青年的合奏曲。」
「交流的最後一晚,我們和台灣學生一起吟誦了《將進酒》。」湖南大學學生姚睿婷分享說,回來觀看電影《長安三萬里》後,和一名台灣青年分享了電影裡的故事,「共同的血脈和傳承,讓我們擁有共同的感動。」
作為兩岸暢敘友情、凝聚共識、展望未來的青年嘉年華,「海青節」迄今已連續舉辦十一屆,處處彰顯「扎根大陸,夢想花開」「雙向奔赴,未來同行」兩組熱詞。
首次參加「海青節」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楠說,很高興看到台灣青年來到大陸、認識大陸、融入大陸的整個過程以及他們不斷努力的身影,希望兩岸青年能夠在兩岸互動中成為第一縷清風、第一朵浪花,推動兩岸未來更好更美。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