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9,212 為了慶祝泉州申遺成功兩周年,一場還原“送王船”習俗的祭海儀式在泉州法石社區文興宮門前的世遺點江口碼頭舉行。敲鑼打鼓、信眾雲集、送船入海⋯⋯熱鬧非凡。據悉,“文興宮送王船”習俗去年年底入選泉州豐澤區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由於閩南地處東南沿海,從而形成了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濱海地域文化,更是衍生出了以漁民為主要群體的民間信俗,眾所周知的有媽祖信俗、王爺信俗。實際上,王爺信俗不僅僅分佈于閩南一帶,在中國台灣及東南亞等地也都有該信俗。 由王爺信俗發展出一種配套儀式——“王(爺)醮”,或“王(船)醮”,醮即設壇祭神的儀式,而“送王船”正是其中的核心環節和高潮部分。“送王船”其實就是“王醮”的通俗說法,又稱“燒王船、王船祭”,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明朝晚期以後盛行於廈漳泉濱海地區,一般由當地的民間宮廟牽頭,組織周邊漁民和船民參與儀式活動的籌備和實施。 這塊石碑所在的位置,就是挖到宋代古船的地方。 這是清代漂到台灣的王船上的微型版生活物件,小小的樣式讓人印象深刻,能完好保留至今實屬不易。 王爺原型 匡扶正義的榜樣力量 法石港的江口碼頭內捍州城、外扼海道,現存有文興碼頭和美山碼頭。泉州文興宮位於文興碼頭,宮宇坐北朝南、枕山瀕海,扼泉州灣晉江出海口。 南宋期間海洋商貿繁榮,時任地方官員在文興碼頭倡建文興宮。文興宮“三王府”供奉“雷、蕭、溫”三府王爺七大巡,文興宮王爺信仰的核心儀式就是“送王船”。“送王船” 是送王爺“代天巡狩”的民間信俗,是一種特殊的海洋祭祀活動。 隨著時代的變遷,王爺信仰已由最初簡單的神靈崇拜轉變為一種具有巨大影響力的信仰文化。當地文史研究者介紹,被作為海上保護神來崇拜“雷、蕭、溫”的三府王爺,看起來像是神話人物,實際上確有其人,指的是雷萬春、蕭望之、溫嶠。這三位“王爺”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傑出人物,至今仍有許多故事流芳於世。他們是榜樣的力量,承載著獨特的海洋文化信息,蘊含著先賢們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大大豐富了中國古代海洋文明內涵。 儀式依序有王船的製造、出倉、祭奠、巡境、下水隨波逐流或在海邊焚燒等,嚴格按照慣例加以傳承。具體做法是:通過擲筊確定在農曆月份某一天舉行“送王船”儀式,一般維持三至五天,出倉跟隨走過火、唱戲、舞龍舞獅、搖高人等表演參與巡境押煞,最後將王船送到文興碼頭的海邊焚燒或者放任隨波逐流。 文興宮“送王船”主要內容以匡扶正義、賞善罰惡等道德觀為主旨,寄託人們的美好心願,具有促進社會安定和諧的價值。 仿製王船,一般用來展示,供人們參觀。 宋代遺物——寶篋印經石塔 文興宮宮廟頂部用燕尾脊和海蠣殼結合,頗具東海地域特色。 “王爺船” 海內外僑親的“連心橋” “你很難想像這樣一件事:兩三百年前,這裡出去的王船隨海漂流,漂到臺灣後,被海邊討生活的漁民發現時,船上有三支未滅的香,一鼎飯還燒燙燙,還有黑令旗、一隻羊等。當地人就把它們請回去,舉行奉祀活動。”文興宮管委會主任伍文輝講述了這樣一段歷史。他之前經常跟隨交流團到台灣訪問,瞭解到歷代木制王船隨風勢漂流至惠安晉江石獅沿海,而文興宮送出的七彩王船更多的是奇跡般地跨過台灣海峽停靠在臺北、苗栗、彰化、台中等地。 豐澤豐台信俗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蔡宗傑也介紹道,在石獅博物館,還收藏著一方“康熙四十一年文興宮送王船木雕版”,上面有文字“十二年主”,大意為:其習俗當年已輪流至第十二年,每一年選一個村莊或王爺按照規制做主。可見閩台百姓的海洋文化信仰是相近或相同的。 文興宮管委會副主任陳川長期研究這方面的史料。他介紹說,台灣苗栗縣《台灣慣習記事》就有記載,清代苗栗縣有三次來自泉州的“王爺船”停泊該縣的記錄。這三艘“王爺船”分別為“文興七府王船”“富美七府王船”和“文興四府王船”。“文興七府王船”于清同治八年到達,“其船古雅新奇,獅頭燕尾造型,可容一百餘噸之載重量,船內無人,只有神像七府王爺、七府夫人和一尊柴座天上聖母與軍將、五營頭等”。在苗栗縣著陸時,人們發現艙中備有案桌、椅、床帳、鑼鼓、旗牌、刀斧、劍、戟、喇叭等,甚至還有碗、盆、箸、柴、米、油、鹽等,更神奇的是還有雞、犬、羊、貓、鴿等活物。 每年,文興宮要迎來眾多信眾謁祖進香。文興宮幾度整理和修繕,它承載的不僅是信眾對於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期盼,更是對優秀傳統民間信仰文化的傳承和對閩台信仰文化交流的執著。 之前,由於各種原因,“文興宮送王船”習俗面臨消亡的危險。為了保護“文興宮送王船”信俗,當地成立文興宮管委會作為“文興宮送王船”非遺保護機構,旨在培養年青一代傳承人。文興宮管委會主任伍文輝表示,經過多番努力,如今的“送王船”習俗重新被賦予了時代的意義。現已籌備建立相關的非遺館和文化畫廊;陸續召集法石社區的年青一代,加入保護行列;錄製留存影像資料、通過微信等新媒體方式宣傳“送王船”背後的人文情懷,讓非遺保護之路走得更遠更扎實。 “送王船”習俗發揮著聯繫海內外親人情誼,促進民間文化交流的價值。 俯瞰文興宮,風格獨具閩南特色。 “康熙四十一年文興宮送王船木雕版”拓印圖 同治八年,文興宮王船漂流到臺灣苗栗縣,圖為臺灣苗栗縣後龍合興宮的文興四七府王船。 古碼頭遺址 千年海港的繁華見證 為何會在法石港舉行“送王船”活動?這跟法石港所在的位置息息相關。 法石港作為泉州“三灣十二港”的港口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至今仍然保留著跟宋元文化相關的歷史遺存,如文興古碼頭及宋船遺址等,它們彌足珍貴,散發著古樸而悠遠的歷史味道,似乎向世人展示著世界大港曾經的輝煌和風度。而由此散播出去的習俗信仰在臺灣等地得到傳承發揚,熠熠發光。 法石港地處晉江下游北岸的山地丘陵邊緣,是最靠近古城的沿江高地,也是晉江岸線變遷中較早成陸的區域。這裡背山面江,又有陸上通道與古城、後渚等地相連。這一得天獨厚的水陸交通條件使法石一帶成為泉州城郊“人煙輻輳”的小型聚集地,也成為水路運輸與古城陸路運輸的轉換樞紐。南宋曾在此設立法石寨以控扼海道,元代阿拉伯後裔蒲氏家族曾在此建樓以望海舶。20世紀後期在法石區域出土的宋代古船、石碇、伊斯蘭教墓蓋石以及船板、纜繩等遺物,是法石港歷史功能的真實物證。 古時,文興碼頭承擔著船舶停靠、貨物集散、造船修船和船員休憩等幾個重要的職能,見證了泉州港千年的滄桑。繞走一圈,你可以看到文興碼頭呈南北走向,從江岸自上而下延伸至江面,為石構斜坡階梯式的駁岸碼頭,以錯縫形式為主砌建築,局部作“丁字頭”砌法,長34米。文興碼頭和美山碼頭是內河碼頭,但處於江海交匯地段,是泉州港的重要門戶。該碼頭與海灣的石湖等諸碼頭,構成古代集群港的格局。2006年,作為泉州港古建築的一部分被批復為第六批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在文興宮宮埕前發現了泉州的第二艘南宋海船。據研究人員介紹,法石古船是宋代製造,該古船是尖底船舶,由船尾部向船中部逐漸平闊,結構大致與後渚古船相似,且與史書記載相符。 該船的發現進一步體現了中國古代先進的造船技術,說明了東海區域擁有泉州極其豐富的海交文化內涵,在泉州的海交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者 賴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