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台灣是媽祖信仰的密集區和重要傳承基地。」17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祭典」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名譽董事長林金榜,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佈。在兩岸媽祖宮廟引起熱議。
《意見》指出,支持閩台媽祖宮廟聯合開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媽祖信俗」保護行動,共享保護成果。推進兩岸閩南紅磚建築、媽祖文化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公元960年,一位名叫林默的女子誕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以其扶危濟困、救助海難的傳說聞名於世。千百年來,媽祖文化傳播到了世界各地。2009年9月,「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非遺」。
台灣台南三郊鎮港海安宮委員施智坤表示,兩岸可以地方信仰、地方民俗為切入點,共同保護和傳承「媽祖信俗」。
據施智坤介紹,海安宮建於清代,位於當時的台灣府城五條港旁。五條港是台灣府城最熱鬧的港口,與廈門港聯繫密切,其信仰及民俗文化與廈門一樣。因此,海安宮與位於廈門沙坡尾的朝宗宮之間經常開展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提及與台灣台南宮廟的淵源,廈門市朝宗宮管委會主任林招治表示,朝宗宮與台南宮廟來往密切,緣起於明末清初。清康乾期間的百年間,廈門港與台南鹿耳門港是官方指定的兩岸唯一對渡口岸,所有赴台官員、商賈、民眾都在朝宗宮拜謁媽祖之後,登船啟航赴台。從台灣返回也有相應的禮儀。
林招治告訴記者,《意見》中對媽祖文化著墨較多,可見其重要性。朝宗宮將發揮自身優勢,深入挖掘「兩岸唯一渡口」歷史淵源文化、繼續做好兩岸共同的人生禮俗「七娘媽生做十六歲」(含「拜契」),開展兩岸信俗祭典儀式、陣頭文化交流等。
施智坤坦言,借由兩岸的交流,能夠讓下一代進一步瞭解先民渡台帶來的神明民俗文化播遷歷史。
來自台灣的湄洲媽祖祖廟義工王淑華表示,媽祖文化已成為維繫兩岸親情的精神紐帶。當下,她正與丈夫饒瑞和籌備2023年海峽兩岸同胞護駕湄洲媽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動。
王淑華告訴記者,當義工的這三年間,她和丈夫似乎充當起「信使」的角色,把台灣的陣頭文化和美食文化帶到了湄洲。「兩岸互通有無,才能進一步豐富媽祖信俗文化。」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以「媽祖祭典」為主要內容的媽祖信俗保護工作漸趨規範。2023年5月,由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制定的《媽祖祭典》團體標準正式發佈。
林金榜表示,《媽祖祭典》團體標準的發佈標誌著祭典步入標準化新階段,將進一步發揮湄洲媽祖祖廟在媽祖文化傳播事業中的核心作用,推動媽祖文化活態保存、傳承、傳播和發展。
天下媽祖,祖在湄洲。目前,從湄洲媽祖祖廟分靈的媽祖宮廟有1萬多座,遍佈五大洲49個國家和地區,媽祖信眾3億多人。在台灣,自大陸分香的媽祖宮廟超過3000座,媽祖信眾達1600多萬人。每年,台灣的媽祖宮廟都會恭請分靈媽祖回到「媽祖故里」湄洲島尋根溯源、謁祖進香。
「湄洲媽祖祖廟一直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以媽祖文化為『心橋』,持續擴大對台文化交流,增進兩岸民間往來和民心相融。」林金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