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江橋:見證過泉州“萬壑西來”盛景的宋代橋樑

筍江橋俗稱“浮橋”,始建于宋。舊時其南岸有媽祖宮、觀音寺、浮橋古街,北端連接黃甲街、接官亭、山川壇,曾是泉州古城通往西南方向的鄉村和同安、廈門、南安等地的交通要道。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筍江橋竣工後,乾道六年(1170年)泉州知州王十朋應邀視察,記以詩。詩中開頭就贊道:“刺桐為城石為筍,萬壑西來流不盡。”1998年8月,該橋被列為泉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知州建浮橋以渡行人
筍江橋位於泉州市鯉城區新門外“石筍”附近的筍江上。自黃龍溪黃龍渡至臨漳門(新門)一段江流稱筍江。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黃龍江⋯⋯東流至城西臨漳門外,曰筍江。江岸有石,高二丈許,卓立如筍,因名。岸傍一山,俯瞰江流,有大磐石,從山腰至麓,與江相接。長百二十餘丈,其穿伏於水底者,尤不可測。宋初邑僧定諸建塔於磐石之上,因名山曰石塔山。”因傍“石筍”又稱“石筍橋”,早期先後有名“履坦橋”“濟民橋”“通濟橋”,俗稱“浮橋”。
筍江舊以舟渡。千百年來,筍江橋歷經修建、修繕,歷史悠久。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泉州知州陸廣始造舟為梁,建浮橋以渡行人,名“履坦”,俗稱“浮橋”。宋嘉祐六年至八年(1061—1063年),泉州知州盧革及僧本觀重修,又於兩岸作亭以翼衛,改名“濟民橋”。
宋元豐七年(1084年),轉運通判謝仲規複修,改名“通濟橋”。後來儘管改為石橋,但民間一直稱之為“浮橋”至今,橋之南岸地域也以“浮橋”稱之。
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提刑陳革(陳孝則,浮橋人)與其弟一同謀劃,僧文會、簽書樞密院事梁克家助之,將浮橋改建為石橋。工程從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動工,宋乾道五年(1169年)完工,耗時近10年。
改造後,筍江橋為石質平板橋,橋面由94塊1米多厚、14米長的巨大條石鋪成。為解決兩橋墩間的跨度過長問題,筍江橋採用“伸臂式”的砌築方法,是為宋代泉州僧人首造。建有橋墩15座、16孔洞,橋墩除兩頭2墩外,均為船形墩,設雙向分水尖,以利上游山區下泄來水分流及下游海潮漲漫時分湧。橋長七十五丈五尺、寬一丈七尺,兩側翼扶欄。橋上南北兩端橋頭各建有4座婆羅門金塗式石塔,塔上刻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兩端橋頭還分佈4尊護橋石將軍、4尊石獅(雙仰兩伏)。橋中央有一石質“中亭宮”,亭中原來配有1尊觀音大士像(後改為坐身石將軍)。相間橋墩上安置有8座塔、8尊護神、12只石獅。
20世紀40年代的筍江古橋
美景“筍江夜色”難再現
南宋慶元(1195—1200年)中,僧人了性在筍江橋北低窪處又造兩座小石橋相續之,後來又加修一座,以達於臨漳門(新門),即棠陰橋、甘棠橋、龜山橋。此三座小石橋在20世紀50—60年代僅留殘跡,現已修復。
明宣德(1426—1435年)中,筍江橋石樑斷其二,裡人張實父子等修補。景泰間(1450—1456年),同知謝琛倡修。成化(1465—1487年)間,運判張庸修兩座小石橋之壞者。弘治間(1488—1505年)南梁斷,知府李哲修。正德間(1506—1521年)北梁斷,知府葛恒修。
清康熙十六年至十七年(1677—1678年),鄭經部隊在攻擊清軍時,曾兩次炸斷筍江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八月,該橋修復竣工。雍正四年(1726年)橋崩,知縣葉祖烈修。
1938—1939年,日本侵華時,日機曾炸斷筍江橋。後修復。1950年,在原橋墩上架設鋼樑,橋面平鋪木板。1956年,泉州遭遇大水災,改建橋樑,將橋上石刻、石建築、塔幢等拆除,大部分推入江中。1962年又改建,採用鋼筋混凝土橋面,橋加高3米,以鋼筋水泥鋪設橋面,原石橋橋墩基本保留原狀。橋寬增至5.7米,全長235米,15墩,橋上有扶欄。1998年,列為危橋。2000年,南橋頭第一截斷塌。2002年,洪水沖毀3個橋墩。橋兩端橋頭不見蹤影,僅存中間一截殘段面對新建的筍江大橋。老浮橋徹底完成了渡人的使命,只留殘存橋體橫立江中,向世人展示它的厚重與深沉。
筍江橋歷經千載風霜,現存古橋的附屬文物有北岸橋頭護橋石將軍坐像1尊、石獅1只。南岸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和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碑記2方,以及民國時期的“霞州磯”(磯,為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石碑、現代重新修建的“石筍古渡”牌坊。僅存的護橋石將軍,人稱“石軍公”,逢年過節,信眾會為它戴上斗笠、披肩,使之不致沐風浴雨,並不時加以更新,成為一方民俗。
古有“泉州八景”,其一即“筍江夜色”。每年中秋夜乘船泛江,能看到清源山、紫帽山相連在一起的倒影;而由筍江橋上向下觀看,16個橋孔都倒映著一輪皓月。但隨著筍江橋的斷塌,此景已無存。
1998年,鯉城區在古浮橋上游50米處建設新的筍江大橋。2005年由原來4車道拓寬改造為8車道,成為溝通市區與江南新區的“咽喉要道”。
周邊古跡各具神韻
石筍古渡位於浯江段石筍公園內。後五代至兩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持續發展、繁榮,筍江兩邊建有八座碼頭,石筍古渡是其中之一,木帆船、櫓船、舢板、竹排裝運部分停泊於刺桐港的番貨、異寶珍玩、香料鐵器等,穿梭于筍江各古渡碼頭。
筍江橋邊曾有古渡頭
石筍古渡還兼作為迎來送往上級官員的古渡口。石筍位於泉州城臨漳門(今新門)外三千壇接官亭附近龜山西南麓。舊時,龜山建有一座山川壇,作為祭祀風、雨、雷、電山川之神的場所,故名為“山川壇”,訛傳為“三千壇”。清道光《晉江縣誌》記載:“石筍,在臨漳門外、山川壇西。石卓立二丈許,江在其下,故名筍江。”
據《泉州府志》載:“宋郡守高惠連以私憾擊斷石筍,明成化(1465—1487年)郡守張嵓補而屬之⋯⋯”高惠連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任泉州郡守。因此,可以推斷石筍為北宋以前的遺物,然具體時間無考。1961年砌築石護欄。1986年重修,恢復舊貌。石筍通高約4米,是用七段經過簡單琢制、石面粗糙、直徑不等的圓柱形白色花崗岩壘疊而成的,整體呈圓錐狀,底部粗壯,上部瘦禿,末端略作尖錐狀,形似破土而出的春筍。下部五段周圍雕有陰刻斜線紋飾,猶如竹筍外殼,形狀奇特古樸,保留了原始的天然狀態。石筍受江風吹櫛已逾千年。1961年5月,石筍被列為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泉郡接官亭,乃古時官員出城迎接上級官員之處所,坐落於泉郡臨漳門外黃甲街,亭古名盛,歷來香火鼎盛。據郡志載,宋慶元四年(1198年)臨漳門外有甘棠、棠陰、龜山三橋,三橋盡處有古接官亭,供奉觀音菩薩,亦稱觀音大士亭。
接官亭附近的石筍(陳英傑 攝)
來源:文圖原載於泉州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編《泉州古橋》(泉州文史資料新三十四輯)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