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戴雲山的秋天仍是滿山的綠色,鬱鬱蔥蔥的樹木,潺潺的溪水,石壁上茂盛的苔蘚,不時點綴些可愛誘人的紅果,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福建師範大學植物考察隊利用十一假期,來到戴雲山保護區開展本底調查。
考察隊從德化縣上湧鎮雲路村出發,沿途隨處可見金燦燦的稻田。散落在各個村落裡的木屋是環戴雲山區最為核心的民居,各式各樣久經風雨的木式古厝,白牆黑瓦,掩映在青山綠水間,幽靜又古樸,仿佛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
山路崎嶇,考察隊一路跋涉終於抵達山頂,這裡也是此行調查的目標地之一。這裡有一座氣勢莊嚴的古寺廟,周圍生態環境保護完好,較為原始。
考察人員在寺廟後方闊葉林下的枯葉堆中,發現許多“小白花”
寺廟後方是一片茂密的闊葉林,陰暗潮濕,人為幹擾較少。考察人員鑽進林中,開始了一天的調查工作。“看這是什麼?”考察人員在這片闊葉林下的枯葉堆中,發現許多星星點燈、晶瑩剔透的“小白花”,這些袖珍“小白花”只有莖沒有葉,全株只有幾釐米。經過辨認,這種“小白花”學名寬翅水玉簪,非常罕見,泉州境內尚屬首次發現,亦為戴雲山國家級保護區植物新記錄種。
寬翅水玉簪非常罕見
此次發現的寬翅水玉簪,種群約有上百株。它們就像一群不為人知的林下仙子,偷偷把自己藏在枯葉堆裡,安安靜靜地綻放。
“之前我只在老師的描述和網絡圖片上得知寬翅水玉簪的存在,這次是親眼所見。”發現新記錄種,考察隊的學生們非常興奮,俯下身子,仔細觀摩它的模樣,瞭解它生長的環境,慢慢走進它的世界。為了定格它的精緻和美麗,考察隊員們顧不上蚊叮蟲咬,趴在地上用手機和相機記錄了數不清的照片。
網絡照片出現在現實中
資料顯示,寬翅水玉簪(Burmannia nepalensis),系水玉簪科水玉簪屬一年生腐生小草本,莖纖細,高約6-11cm,白色,無葉綠素,無基生葉。莖生葉退化呈鱗片狀,橢圓形,長約2mm。花3-7朵組成二歧聚傘花序或僅有1-2朵花生於莖頂,直立,具短梗;翅顯著,白色。花果期8月至12月。分佈于南亞至東南亞地區及國內的雲南、廣西、廣東、湖南、福建等地,生長於海拔700-1200m的林下濕地上。
此次調查中發現的寬翅水玉簪,是繼之前發現的頭花水玉簪之後的第2種同屬植物,腐生性水玉簪屬植物的生長與繁衍,對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該物種的發現,很好地詮釋了德化戴雲山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