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村跟國有林場聯營後,管理撫育的毛竹產量和質量逐年提升,村財收入增加了,村民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德化縣大銘鄉金黃村村民蘇培南拿著剛發放的林票開心地說。
近年來,德化縣大膽探索,勇於改革,有效整合林業資源,大力推進「林長制」向「林長治」轉變,在大銘鄉金黃村率先設立「兩山轉化」林業金融服務中心,著力推動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兩山」轉化,成為泉州市「深化林改第一村」。
破解機制瓶頸 大力抓林改
「僅用一天時間,我的「益林貸」就通過了審批,利率還比普通貸款更低。這林補不僅提高了我的收入,還解決了我種植生薑的資金難題。」生薑種植大戶林先生忍不住心中的喜悅。
針對林農缺發展資金難題,大銘鄉創新林農融資模式,溝通聯合縣信用聯社創新林業投融資機制,在大銘創設全縣首個「兩山轉化」林業金融服務中心,創新「林權證抵押貸款」「林權收益權質押貸款」「社員證抵押貸款」「林票質押貸款」等專屬金融產品,有效解決了林農資金難題。
同時,為推進深化林改,大銘鄉開展經營管理改革試點。通過聯戶經營管理示範、森林資源流轉試點等,鼓勵森林資源向大戶、能手集中,推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有效避免資源閒置。通過竹林豐產示範試點等,解決人工成本高、投入產出率低等問題。通過林改,金黃村群眾返鄉投資創業意願增強,目前,德化縣金竹園生態農場已率先流轉林地資源100畝,積極開展黃精等林下中藥材種植。此外,大銘鄉轉變傳統經營模式。針對農村「空心化」帶來的農村人力資源缺乏、經營主體較弱等現實難題,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這一戰鬥堡壘作用,由金黃村黨支部書記領辦銘興林業合作社,建立「黨組織引領+村支書領辦+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將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組織群眾通過股份合作形式,抱團發展、規模經營,有效整合豐富的林業資源,著力推動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兩山」轉化,走出一條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的大銘路徑。
引入資源優勢 大力抓共建
在金黃村金竹園生態農場,漫山的竹林鬱鬱蔥蔥,生長繁茂。村民在山腰間清除雜草,小心翼翼地將培育好的黃精苗移栽到竹林間,充分利用廣袤的林業資源,發展林下經濟。
近年來,大銘鄉全力打造區域聯盟優勢,利用瓊溪、瓊山、瓊英的區位相鄰、血緣相通、資源相連的優勢,組建聯三線黨建聯盟、三瓊發展聯盟,致力於林業精細化管理,培育豐產竹林,引進推廣雷竹筍等高產高價筍類種植技術,共建林下經濟示範區。與此同時,大銘鄉打造「國有林場+」合作模式。與縣國有林場合作聯營,盤活大銘產格近600畝森林資產,實施良種杉木種植、大徑材培育示範及科技推廣、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特色林下經濟種植等,打造現代林業科技示範園。
值得一提的是,大銘鄉探索打造「新林業」,制定《大銘鄉林業富鄉專項行動方案》,引入七指毛桃等新品種,鼓勵發展豐產竹林、特色林下經濟等。目前,全鄉從事林下經濟經營主體5家,種植包括黃精、黃花遠志、砂仁、十大功勞、草珊瑚、連翹等林下中藥材500畝。銘春家庭林場在聯春村種植油茶138畝,開發內春裡山茶油產品,在城關設立展銷中心且市場反響良好,獲評省級示範林場。
夯實林業基礎 大力抓發展
「自從應用了『巡護APP』及無人機,我們定期開展巡林護林,不僅方便快捷高效,也能更有力抓好林業安全工作。」金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詩存笑著說。
為強化保障林業安全,大銘鄉把林長制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配備專職林長辦公室及縣林長制指揮中心大銘分中心,聘請專職護林員13名,構建鄉、村兩級林長+警長責任機制,應用「巡護APP」及無人機,定期開展巡林護林。建立掛鉤結對制度,安排鄉村幹部、護林員與常住群眾掛鉤結對,明確每位群眾政策落實責任人,有力抓好林業安全工作。
2022年以來,共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341畝,森林撫育2673畝,封山育林 2200畝。目前,全鄉林地面積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2.23%,林木蓄積量68.8萬立方米,其中竹林面積7516畝,油茶林面積2087畝。大銘村、瓊英村2個村獲評省級森林村莊。在持續造林綠化的同時,大銘鄉不斷提升林業質量。針對松材線蟲病威脅及大銘村、聯春村、上徐村等3個村的爭議松材山場,由鄉政府牽頭「先採伐後分紅」模式實施松林改造526畝,在實現松林改造提升提速、村民增收、村財鞏固、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探索形成「大銘經驗」。
下一步,大銘鄉將以「林長制」為抓手,圍繞年初制定的「林業富鄉」目標計劃,持續推進深化林改工作,拓寬「兩山」轉換通道,致力於培育新型經營組織,提高林業精細化管理水平,發展特色林下經濟,推動林旅融合發展,為全縣林業高質量發展多做貢獻。(吳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