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資源有限、開發成本高。產業要發展,就要不斷挖掘土地使用潛力。泉州在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中,通過“工業上樓”“工業梯田”等方式,集約化使用土地,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推廣“畝均論英雄”,實現寸土生寸金。
陶瓷業是泉州德化的傳統支柱產業,2022年年產值達到502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是產業發展卻一直受到空間限制,廠房建設見縫插針,規模小、利用率低。
如何破解發展用地難題,德化瞄準荒廢的山坡地,建起“工業梯田”。
“工業梯田”一般以2到3米為一個高差,以3000到4000畝為一個開發批次進行建設,可以減少土石方挖運、降低開發成本,同時增加供地率、集約利用土地。
古洋工業園區就是建在“梯田”上的試點園區。這裡的一棟棟標準化廠房吸引了27家陶瓷領軍企業入駐,成為德化含金量較高的一個園區。
“工業梯田”把撂荒地變成了聚寶盆。而位於城市中心地帶的泉州市豐澤區則通過“工業上樓”實現了向“天”要地,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眼下正抓緊建設二期項目。
過去,泉州工業企業大都是自建廠房,樓層不高,產業空間有限,土地利用率低下。
豐澤探索“工業上樓”模式,在提升樓層高度與承重上做文章,變“平方”為“立方”,提高單位面積投入產出強度。
如今,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工業用地容積率由1.5提升到3.0,園區規劃範圍拓展10倍,建築體量擴大了近20倍,可容納1800多家企業入駐。依託數字經濟產業園,豐澤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與智能裝備 “軟硬結合”的高端製造業,佈局建設機器人、融合通信、工業設計、數字貿易等數字產業“園中園”。
圍繞“畝均論英雄”的生動實踐,永春縣在泉州率先出臺《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方案》,推出鼓勵“鄰地合併開發”等扶持政策,探索引入“產業社區”模式,解決園區工業用地“碎片化”問題。
目前,泉州工業用地存量40.15萬畝,可分別盤活閒置用地1.12萬畝、低效用地5.93萬畝。今年以來,泉州還推動“萬畝”用地改造,由點及面、連片開發,形成規模效應,計劃盤活1.5萬畝工業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