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泉州文藝領域迎來眾多高光時刻:榮獲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送王船”列入世界級非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這個特殊節點上,以“多元文明、美美與共”為主題的第五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呈現“泉州往世界,世界來泉州”的千年絲路發展脈絡,與世界共享“交流的舞臺、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演唱《萬里海絲路·千年刺桐情》 (陳起拓 攝)
盛會永不落幕,溫潤著註定不平凡的未來之路。開幕式演出《萬里海絲路 千年刺桐情》,展現泉州的“共情之美”“天籟之美”“匠心之美”“和合之美”“炫光之美”,這部大型情景音樂舞蹈史詩或將改成舞臺版,常態化演出,讓藝術成果惠及更多人。白日焰火在空中絢爛綻放,世界著名建築師弗蘭克·蓋里在中國的首個建築——蔡國強當代藝術中心,落子藍藍泉州灣。泉籍著名藝術家蔡國強說,這是泉州獻給未來的禮物。
大型情景音樂舞蹈史詩—《萬里海絲路·千年刺桐情》出場的多位譽滿天下的歷史人物形象(彭燕珍 攝)
蔡國強當代藝術中心奠基儀式上放的煙花(陳曉東 攝)
12月9日晚,蔡國強藝術煙花無人機表演助力海藝節,點亮泉州夜空。
藝術之花盛開,美好瞬間留在人們心底。參加本屆海藝節的國家和地區達43個、藝術團體達52個;東盟十國駐東盟總部代表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以及13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代表受邀出席;近十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位專家學者、藝術家穿越大洋大陸,共赴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發展研討會,碰撞智慧火花;眾多海內外南音、木偶、街舞表演團隊掀起藝術大聯歡;118個非遺項目通過網絡達人、非遺傳承人線上線下互動,形成沒有圍牆的非遺展。
以本屆海藝節為新的出發點,展望下一個十年,泉州將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夥伴,進一步推動泉州走向世界、世界看見泉州,讓不同文明交流交融、共同進步。
溝通世界 絲路“朋友圈”民心相通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泉州願與全球夥伴攜手,共同搭建文化藝術交流平臺,以藝術為媒介,闡釋和活化利用世界遺產,讓更多人愛上世界遺產,守護世界遺產。”
誠如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發展研討會上宣讀的“泉州世界遺產藝術+”倡議所寄望的,短短幾天裡,民相親、心相通的紐帶架設於無形、潤物於無聲——
以鄉愁為紐帶,海內外泉籍華人重回精神家園。第十四屆泉州國際南音大會,來自海內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38個南音社團超650名專家學者、弦友歡聚一堂。新加坡城隍藝術學院院長陳添來說:“以前我們的先輩帶我們回故里、聽南音,延續鄉音、鄉情;現在,我們也在努力將南音傳承給年青一代,延續這份永遠剪不斷的鄉情。”
第十四屆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海內外弦友同台獻藝,令人如癡如醉。
濃烈的不只是鄉愁。2013年9月,泉州與日本橫濱、韓國光州共同當選首個東亞文化之都。十年來,東亞文化之都猶如一隻點金妙手,催生了規模空前的文化轉型工程,打開了“文都”外交的新門,並以“文都+海絲”的疊加模式,寫下文化之都引領城市進步的生動樣本。海藝節期間,泉州攜手橫濱、光州舉辦畫展、同台獻藝,續寫文都情緣。韓國亞洲文化中心城市建設支持論壇會長池炯源、日本橫濱市體育文化局文化振興課課長吉田聰子期盼,在未來十年,三座城市能夠更加緊密地相互交融,共同培育全新而美好的文化之花。
藝術家之間的交流,讓泉州的絲路“朋友圈”互動熱絡。在海藝節開幕式演出上,來自泰國、韓國、日本、非洲、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們獻上了舞蹈集萃,舞出萬里海上絲綢之路新的多元之美、交融之美。在中國、泰國非遺專場文藝演出上,泰國尖竹汶戲劇藝術學院院長宋凱特·普米派克表示,將繼續通過藝術、音樂、舞蹈等形式,深化兩國之間的友誼與合作,讓彼此更好地瞭解和欣賞。
群英薈萃,展開頭腦風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發展研討會的展開,泉州變身文明對話的“大碼頭”、絲路精神的“加油站”,來自近十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位專家學者、藝術家,共赴一場智慧碰撞、思想交融的盛會。義大利國際藝術聯合會主席蘿拉·巴巴里尼說,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過去的歷史,更是未來藝術發展的源泉。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持人任志宏將泉州稱為“一座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富礦”。資深媒體人、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楊瀾認為,中國的非遺技藝和文化在泉州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傳承和發展。
交流無處不在,載體形式多樣。“五星出東方‘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大展”成為近年來泉州規模最大的國際美術大展;“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街舞邀請展演”吸引來自國內以及韓國、印度、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超1000名街舞選手聚泉比拼;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35個木偶團隊,在泉州國際木偶展演上帶來80餘場演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會主席凱倫說,泉州廣迎世界賓客,廣交木偶皮影界朋友,不僅推動了東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交融,也成為各國木偶皮影藝術家們嚮往的展示大舞臺。
海內外嘉賓觀看五星出東方“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大展 (陳起拓 攝)
交流走出場館,投身街頭巷尾的煙火氣中。海藝節期間,1600多名藝術家、專家學者、國際友人等前往泉州各地,遊世遺、賞非遺、嘗美食、品文化,無論是第一次來泉便一見傾心的新朋,還是多次來泉再見鍾情的故交,都由衷地表達對泉州的熱愛——在惠安崇武古城,湖北武漢市文旅局非遺處一級調研員王建軍說,活態傳承讓泉州的文化遺產與人間煙火相得益彰,值得全國人民來“打卡”。在晉江草庵,寧德市藝術館副研究館員卓斌華說,泉州對草庵的保護值得寧德學習。站在開元寺東西塔下,美國新藝術協會創會會長、紐約藝術家及音樂人石村感慨:“東西塔設計之科學、雕刻之精美、內容之豐富,令人讚歎。”
嘉賓們自發成為泉州城市“代言人”。大家通過各種社交平臺向全世界宣傳、推介泉州——“第一次來泉州就深深愛上這座城市。”來自尼泊爾的SHYAM說,回去以後,將多多宣傳泉州,讓更多人瞭解泉州,來泉州走走。韓國光州舞蹈團總監SUN YOO-RA亦表示,如果有朋友想來中國,她一定會推薦來泉州走走看看。
全域精彩展示 傳統與現代在互動中相融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