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看天津濱海新區 「濱城」湧動科創潮

日前,由中國科協主辦2023「科創中國」年度會議上,《2022年「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建設狀況評估報告》發佈,首次對全部65家試點城市(園區)建設狀況和4家創新樞紐城市(園區)作用發揮情況進行評估,天津海新區在試點城市(園區)和創新樞紐城市中綜合排名均為第一。新區持續促進創新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不斷打造「濱城」科創品牌,助推產業發展,「濱城」到處湧動科創潮。


數九寒天,萬物冬藏。與這冬日氛圍截然相反的是濱海新區持續高漲的創新熱情。在天津國家芯火雙創平台(以下簡稱「芯火平台」),技術人員正如火如荼地對新的芯片項目開展封測驗證等工作,希望企業芯片產品能夠快速完善設計、滿足功能要求,實現產品推廣,給客戶提供優質芯片產品。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濱海新區的企業、院所、平台反覆上演,猶如一個個活力十足的創新原子匯聚成潮,為濱海新區實施創新立區戰略、建設濱城科創區、打造自主創新升級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建設工程注入磅礡動能。
今年以來,濱海新區進一步鞏固創新「橋頭堡」優勢,新增國家級孵化器3家,區域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突破700億元,科技型上市企業達到33家,入庫雛鷹企業2789家,入庫瞪羚企業201家,科技領軍(培育)企業達到171家,不斷為地區高質量發展積聚實力。

強化戰略科技力量 提升新質生產力效能
2023年12月中旬,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儀器預約平台正式全面對外開放。科技型企業或者研發團隊只需掃碼進入儀器預約平台小程序,就能夠預約到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的超高分辨率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全光譜流式細胞儀等先進的儀器設備用於研發創新。在這裡,大型創新平台充分發揮自身長處,使「創新、協同、開放、共享」的創新生態得到進一步優化,為更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創新團隊提供技術和設備支持。


成立兩年以來,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先後完成53個「揭榜掛帥」項目立項,資助經費近7000萬元,吸引清華、北大等19所頂尖院校的團隊承擔項目,並吸納8家知名企業自籌資金3000多萬元;研發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申請專利26項。同時,實驗室還積極搭建一站式細胞與基因治療產品創新平台,打造免疫細胞、干細胞、基因編輯、細胞衍生物四大產品管線,並累計孵化22家企業。目前,實驗室已收集儲備33項待轉化科技成果,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微流控檢測芯片卡」項目成果已順利完成轉化。


同樣在濱海新區發揮「龍頭」創新平台優勢、聚攏產業鏈創新資源的還有先進計算與關鍵軟件(信創)海河實驗室。今年以來,先進計算與關鍵軟件(信創)海河實驗室持續擴大科技創新覆蓋面,在原有的微處理器設計、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和高性能計算四個核心技術攻關方向基礎上,與啟元實驗室、卓朗科技、天地偉業等達成戰略合作意向,新佈局了人工智能和安全方向,並引進西安交通大學管曉宏院士領銜的團隊,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引領力。
先進計算與關鍵軟件(信創)海河實驗室副主任李濤告訴記者,今年,實驗室還積極面向重點企業開展技術攻關,與天地偉業、南大通用等產業上下游企業共同立項開展項目合作,幫助企業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實驗室還掛牌成立了「天津信創適配認證中心」,打造更廣泛的信創適配「朋友圈」,促進信創產業生態發展及人才培養。


最近,由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自主研發的「腦機智能人工神經信息系統」正式獲批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擁有了國內同類醫療器械產品的首張合法「身份證」,開啟實驗室自主品牌「神工」系列腦機產品市場化的序幕,標誌著國產高性能腦機交互裝備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進入加速落地階段。目前,「腦機智能人工神經信息系統」已獲授權1項美國發明專利、15項中國發明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未來,該系統將依托海河實驗室在天開園的高新技術孵化企業燧世智能進行成果轉化,助力「神工」全譜系醫療產品上市。
除此之外,合成生物學海河實驗室也在今年獲批「京津冀食品營養健康與安全創新平台」建設試點,先後實施顛覆性創新24項,並完成了噸級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中試平台建設。

梯度培育見成效 科技型企業唱「主角」
11月8日,濱海新區生物製藥企業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源生物」)宣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正式批准公司免疫細胞CAR-T治療產品源瑞達R的新藥上市申請(NDA)。該產品作為首個白血病治療領域CAR-T細胞治療產品,也是首個中國自主創新靶向CD19的CAR-T產品,在我市生物醫藥領域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合源生物首席執行官呂璐璐表示,公司將堅持創新,不斷提高源瑞達R的可及性,打造以患者為核心的個體化細胞治療全過程醫學和質控體系。
創新引領,企業先行。科技型企業的梯度培育工作,是為地區源源不斷輸送創新活力的源頭。今年以來,濱海新區入庫雛鷹企業2789家,同比增長17.2%;入庫瞪羚企業201家,全市占比45.4%,同比增長9.8%;科技領軍(培育)企業達到171家,同比增長14%。值得注意的是,其中41家雛鷹企業成長為瞪羚企業,10家雛鷹、瞪羚企業壯大為科技領軍(培育)企業。如今,濱海新區的科技型企業研發能力明顯增強、專利成果高速積累、綜合實力有效提升,實現了質與量的齊升。


「以濱城企業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為例,作為濱海新區擁有Ⅰ類知識產權數量最多的企業,這家公司的Ⅰ類知識產權數量已超過100項。」據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家從事無線設備射頻前端MEMS濾波芯片、模塊、應用方案的設計、研發、製造和銷售的企業,其核心產品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已成為濱海新區自主創新領域的「排頭兵」。
同時,以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以下簡稱「津藥聯合院」)為代表的院所平台,也成為梯度培育科技型企業的重要「搖籃」。今年,津藥聯合院迎來了第400家引育孵化企業。截至目前,這裡已培育出5家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60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0余家天津市雛鷹、瞪羚等企業。


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大本營」的濱海高新區,也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積聚企業創新動能。濱海高新區以不到全市0.1%的面積聚集了全市約17%的高新技術企業、16%的雛鷹企業、12%的瞪羚企業、14%的科技領軍(培育)企業和27%的科技型上市企業,培育形成了以信創、新經濟服務業、新能源為代表的高端產業集群,實現了以企業創新帶動產業創新的「加速跑」。
從落實「春筍行動」積極擴充培育庫甄選種子企業,到實施「企業創新積分制」以金融手段精準支持企業,濱海新區不斷優化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沃土。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濱海新區將持續完善高成長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建設,加大科技金融供給,推動各類惠企政策應享盡享,持續促進高成長企業培育工作提質增效。

優化創新環境 鋪設全域成果轉化服務網絡
2023年以來,濱海新區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成效顯著,區域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突破700億元,吸納北京技術合同達到104.5億元,成為技術市場中當之無愧的「火車頭」。
10月31日,「濱科薈·數字科創服務平台」在濱海新區正式上線。天津科技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南開大學藥學院、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天津核酸產業聯盟等單位成為首批平台用戶,一次性發佈了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領域最新成果10余項。在這個平台上,企業、高校、院所等用戶只需動動手指點擊選項,就能在線獲取資源數據、科技金融、成果轉化數據、科創服務、創新券、技術經理人培訓等資源。在瞭解該平台的功能後,不少企業家都表示,這種「以轉化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經理人為主體」的應用類科技成果市場化轉化體系,能夠有效助力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走向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的發展路徑。
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濱海新區新建了「濱科薈·數字科創服務平台」技術市場樞紐節點、5個開發區技轉中心和73家技術轉移機構,培養了373名持證技術經理人,逐步構建起「1+5+N」的「數字平台+區域技轉中心+科創服務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服務體系。同時,圍繞信創、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領域,濱海新區還建設了11家專業化概念驗證中心,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快研發、快轉化、快生產」,推動科技成果實現本地交易、本地轉化、本地應用。如今,一張全域成果轉化服務網絡正在新區鋪設完善。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通過推動優勢科技資源、全市重大科技平台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效銜接,加快完善科技政策與創新機制,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等有效舉措,濱海新區持續推進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為打造北方產業科創高地,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注入強大支撐力。

新聞鏈接:
天津濱海科創區來了!

日前,天津市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濱城科創區建設情況。
濱海新區副區長張桂華表示,建設濱城科創區,是濱海新區紮實落實「十項行動」、實施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的核心抓手,是新區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的具體行動。新區對標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武漢光谷等地,調研建設科技創新集聚高地情況;科學嚴謹分析論證,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最終形成《濱城科創區建設方案》,明確了戰略定位、功能定位、突破方向和重點行動任務。一是高標準規劃,系統佈局發展空間。聚力建強「一核」「一區」「一帶」「N園」的發展佈局,提升濱城科創整體效能。「一核」即依托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打造濱城科創區之核,充分發揮京津冀協同創新重要平台載體作用,有效釋放北京中關村和濱海新區創新政策疊加優勢,提升科技創新增長引擎能力。「一區」即濱海高新區華苑科技園,打造濱城科創策源地和未來產業發展先導區,打造新動能引育標桿。「一帶」即打造濱城特色科技產業創新示範帶,依靠「一核一區」雙向驅動,「一帶」從東向西串聯經開區、高新區渤龍湖片區、保稅區空港片區,形成集中承載高科技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產業化高地。「N園」即發揮主題園區主題式、組團式創新優勢,選取一批產業基礎、科技創新、發展潛力等方面具備良好條件的主題園區,促進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升級打造N個特色鮮明的主題創新園。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讓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的具體項目和市場主體遍地開花。
二是精準產業發展,明確科創區發展定位。建設京津冀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核心承載地。聚焦錯位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搶抓時間窗口期,著重佈局創新鏈中後端環節,積極承接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建設產業創新策源地。聚焦先進製造業主題,面向產業、重在應用,探索大企業開放式創新平台、硬科技創新等新模式,強化產業創新策源能力。建設科創改革先行地。按照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定位,推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政策疊加聯動,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生態環境。
三是注重細化分解,分段明確目標任務。在戰略目標上,科創區建設計劃分「三步走」,2023年至2025年為起步期,2025年至2027年為成長期,2027年到2035年為壯大期。通過起步期和成長期,基本建成「一核一區一帶N園」創新佈局,形成引領支撐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和北方產業科創高地。到2035年,基本建成資源集聚明顯、研創活力四射、產業特色鮮明、人產城深度融合、跨域聯動有力、人才近悅遠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下一步,濱海新區將圍繞科創區建設,構建「1563」建設思路,即:突出先進製造研發基地核心區一個戰略定位;聚焦產業應用創新、系統協同創新、制度模式創新、主題組團創新、平台功能創新五大突破方向;實施科創策源強基、科創成果產業化、產業煥新升級、創新創業人才聚集、科創體制改革攻堅、科創載體能級攀升六大重點行動,聚焦25項重點任務,並制定「一核」「一區」建設子方案,強化創新要素集聚,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把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為新時代美麗「濱城」建設注入澎湃動力、增添強勁活力,為天津市高質量發展做出「濱海之為」。

策劃:張勇智 報導:濱海融媒 牛婧文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