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8,073
近日,電視劇《天啟異聞錄》火熱播映,歷史與奇幻故事交織,令人頗覺驚心動魄。泉州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又是世遺之城,名勝古跡遍地。而這些名勝古跡也不乏逸聞、趣談相伴。
泉州城內自古有“鐵爐廟”,這鐵爐廟真的廟如其名,最早就是打鐵、煉鐵的地方。清道光《晉江縣誌·卷69·寺觀志》:“鐵爐廟,在城西鐵爐鋪,舊名‘升文鋪廟’,為五代留從效鑄冶所。”鐵爐廟原址在泉州城西龍頭山下,為五代南唐清源軍節度使、晉江王留從效鑄冶所遺址。五代時期,戰亂不斷,為能隨時鍛造兵械,留從效堅持要在郡城內建鑄冶基地。據文獻載,留從效在郡西還設有“鼓鑄處”,用鼓風沖天爐來冶鐵鑄造兵器。基於同樣的理由,留從效還在永春、南安、惠安、晉江、安溪各地建有冶鐵工坊,推動了泉州冶鐵業的發展。《清源留氏族譜·鄂國公傳》載,留從效“以陶瓷銅鐵,遠泛於蕃國,取金貝而返,民甚稱便”。應該說,留從效在當時發展冶鐵重工業,既有利於保障地方軍事安全,又能外銷鐵器獲取經濟利益,堪稱一舉兩得的良政。
從漢代以來,鐵匠聚集之地多半會建廟供奉其祖師李老君(太上老君)。泉州鐵爐廟是五代時在留從效鑄冶之地上建的,估計最初可能也是主祀李老君的廟宇,但苦於史志未載最早的祀神為誰,所以也不能妄下斷言。不過在宋時,鐵爐廟內祀有“應魁聖王”,卻是板上釘釘之事。而且這位“應魁聖王”還因夢告曾從龍將中狀元而馳名。曾從龍,原名一龍,字君錫,生於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為宰相曾公亮四世從孫。曾從龍家住郡城西街,宅中有水井,據說曾從龍就誕於井邊。他自幼勤奮攻讀,南宋慶元初年任晉江縣學教諭。慶元四年(1198年)的一天,曾從龍正為解試做準備,突聽有人提及龍頭山下的鐵爐廟裏有應魁聖王,“為文章司命”。曾從龍心內一動,於是起身前往廟內拜謁這應魁聖王,想為自己的解試禱告一番。到廟時因已入夜,遂決定在廟中歇息一晚。沒承想,半夜竟夢見神書條幅“兩爝並輝於今秋,一薦獨橫於天下”相贈。曾從龍不解其意,只得先行返家。結果第二天,友人謝次山就來敲門,說他也到廟裏禱告了,神靈告訴他已將兆示之語托夢給曾從龍了,讓他趕緊來找從龍。曾從龍此時才恍然大悟“兩爝並輝”的玄意。於是,這年秋天,曾謝二人啟程赴考,果然同領鄉薦。慶元五年(1199年),曾從龍入京參加禮部試高中進士,廷對時“獨佔天下第一之選”,擢為狀元。喜訊一至,鐵爐廟“應魁有靈”一說也就自然在街坊間傳播開了。明代《鐵爐廟記》《閩書抄》等皆錄有此事。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年),曾從龍還曾重建鐵爐廟。相傳,當年鐵爐廟內供奉的香爐,即是留從效煉鐵時留下的冶鐵爐,後香爐雖無存,廟名卻未變。
曾從龍中狀元後,曾井巷內其故居旁的水井即稱“狀元井”。
故事到了這裏還不算完,崇禎十五年(1642年),晉江秀才何承都打算去參加鄉試,但因事一直心神不定,故前往鐵爐廟禱告。結果他也像曾從龍一般在廟裏睡去,夢中有神仙榜書一聯雲:“身分七十二代,名占第一流人。”而後,神以掌遮“七十”“流人”,教之讀曰:“身分二代”“名占第一”。何承都醒來一頭霧水,百思不解。參加鄉試時,何承都到渡口去搭乘到省城的商船,一直排到末班的第14號。結果那天,商船陸續航行至福州南臺橋附近時,遇到颶風,前面13艘船遭遇不測,獨獨這第14號船倖免於難。考試後,何承都因成績優異拔得頭魁,成了明代最末一科鄉試的解元。到了清順治六年(1649年),何承都參加會試,得中清朝的進士,後官至刑部主事、陝西巡按禦史,果真是“身分二代”。此事後被載入清道光《晉江縣誌》內。何承都最終因病而卒,據說逝時恰為古稀之齡,又暗合了“七十”“流人”之說。
1958年,鐵爐廟舊址建麻袋廠,鐵爐廟整體異地遷建至象峰巷(西段),碑刻、匾額等物同時移遷。2005年重建,主祀西方三聖,配祀觀音、呂祖(呂洞賓)、三夫人媽等,融佛、道與民間信仰於一爐。後來,書界大師趙樸初還為該寺題寫匾額“鐵爐寺”。
如果要評泉州的“奇跡之地”的話,浮橋石筍當有一席。浮橋石筍位於泉州臨漳門外接官亭附近(此地古屬浮橋黃甲街)。這石筍人稱“石祖”,整體造型似巨筍聳立,渾然天成,於今有多少年了,無人知曉。清道光《晉江縣誌》稱:“石筍,在臨漳門外、山川壇西。石卓立二丈許,江在其下,故名筍江。”
由於石筍聲名遠馳,所以圍繞著它也有眾多名勝古跡與民間傳說。相傳在宋代,石筍的南邊就有“萬家石”。據《晉江縣誌》載,這萬家石,俗名“石皮”,“長二百餘丈”(六七百米),從石筍南方的小山坡直接入江。石上原本還住有人家。這萬家石大是大了些,但也並不稀奇,不過石下又傳有巨魚,“其大如舟,天將風則見”,這就有點嚇人了。眾所周知,海上起風浪時,常伴有大魚出沒。然而萬家石是在筍江北岸,為內江江畔石,有跟船一樣大小的巨魚藏於其下,真是匪夷所思。古代關於巨魚的傳說非常多,有龍頭魚身的鼇魚,也有說是巨鮫、怪鱘等,神乎其神,至於萬家石下的巨魚是哪種,史無詳載。明代何喬遠在《閩書·方域志》中曾記:“黃龍溪在金溪下流二裏許⋯⋯五代時有豪民吳長史,晝登樓見龍,射之。”黃龍溪在筍江上游,兩江口相距有五六裏地之遙,五代時有吳長史箭射黃龍溪中之“龍”的記載,這不能不讓人聯想到此“龍”是否與萬家石下的巨魚為同類。明代中期的名臣丘濬也曾對泉州萬家石感興趣。這丘濬是瓊山(今海南海口)人,官至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算是海南古代歷史上官階最高之人。作為一代宗師,丘濬執掌國子監十年;任會試副總裁,先後五次為國家舉才,聲名赫赫。他之所以對泉州萬家石感興趣,皆因其族祖先早年便居於泉州。據元代《邱氏舊祠堂記》所載,丘(邱)氏世居泉州臨漳門內植福裏。元初,清源丘氏有族裔留居海南繁衍,遂造就丘氏“瓊山派”。為尋根,丘濬曾來泉探訪。《晉江縣誌》載稱丘濬曾問蔡清“君郡有萬家石?”但當時蔡清還只是府學生員,對城外地理環境並不清楚,故而竟沒能答上來。丘濬與蔡清是兩代理學大家,至於丘濬來泉為何會問詢於蔡清,縣誌沒有詳述,誠為可惜。
浮橋石筍在古代被視為風水寶地,不少泉郡名人的館閣別墅也建於其周邊。譬如,明代山人陳鷗的池館即建於“石筍南”。這陳鷗是有名的詩人,著有《忘機詩集》,還曾與朱汶、江一鯉、朱梧、於宗亮同著《泉州五子詩》。陳鷗,號忘機,為人灑脫,不樂宦場,故避不出仕。在其池館建成後,好友朱梧(曾任湖北孝感縣令)贈詩曰:“於陵避世棄纓簪,百尺高樓石筍南。鷗鷺同群長不厭,金銀無氣又焉貪。一竿絲竹投青鏡,半榻衣荷惹翠嵐。獨有違風東海鳥,時論秋水宿江潭。”
名宦詹仰庇所築的筍江水榭,也在筍江邊。黃鳳翔曾為筍江水榭賦詩曰:“蚤年蔔築水雲鄉,投紱歸來鬢未蒼。幽鳥名花文杏館,碧渠芳徑午橋莊。杯沉星漠雙虹繞,袖把煙波六月涼。更喜羊求相過從,嗽流枕石日徜徉。”史學家何喬遠則在這裏喝醉過,其詩雲:“投軌芳標遠,開園列樹嘉。青門垂款接,朱紱委高華。懷滿花前倒,燈懸葉底斜。雨餘江路滑,歸夜不知賒。”
明末名儒林孕昌的“在茲山房”(也稱“在茲堂”)亦在筍江之畔,在這裏,林孕昌和理學家黃文炤一起開壇講經,宣導“旦氣之學”,追隨他們的泉郡學子人數眾多。後來,林孕昌、黃文炤、曾櫻、陸卿正等人又組建了筍堤社,為諸子弟講論經史。筍堤社講學活動成就斐然,社內學子先後出了兩解元、十進士,這兩位解元便是蔡高標和何承都。崇禎十五年(1642年),曾在筍堤社講學的黃景昉、蔣德璟又同時入閣,並為輔臣。得知兩位好友入閣消息的林孕昌喜而題句雲:“筍水漾文章,此日南宮登十雋;閩學崇啟沃,昨年黃閣賁雙綸。”
而今,浮橋石筍附近建成了石筍公園,園內有山川壇、泉郡接官亭和甘棠橋、龜山橋、棠蔭橋(俗稱“三橋”)等諸多歷史遺跡。
古代泉州鹿園裏是真的有鹿。鹿園,古之村莊,原位於泉州古城東門外至徐公嶺(後稱仕公嶺)間,其地與靈山相接。宋元時期,泉州有著空前繁榮的海洋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當時的後渚港是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諸蕃琛貢或官商進奉的奇珍異寶,常經此港入泉州城,再驛運京師。進口物常有珍禽奇獸,輕細者如鸚鵡、獼猴之屬,體大量重者有犀、象、麋鹿等,有些不便馬上驛運的,則就近郊辟棚柵暫時寄養。東湖東北岸昔為後渚、潯美及烏嶼諸碼頭入城之要衝,故於其山坡設養牲所,多有托養麋鹿者。久而久之,圈養鹿的頭數漸多,此地亦被人喚作“鹿園”。後來便有人專門以牧鹿為生。
靈山下現今仍有鹿園地名
鹿園的附近有雲穀山(又稱雲麓山)。明時,惠安詩人黃克晦曾造訪雲穀山的雲穀寺,見附近的養鹿女於山間放牧群鹿。他的《詠雲穀山》詩曰:“寺外欲歸日已醺,耽幽翻亙惜離群。西風雙樹別孤淚,中夜千山共一雲。鹿女自行花下見,穀神相語定時聞。明朝總向人間住,寂寞空門暫解紛。”雲穀山的東邊有三翁宮,宮之右上則有白鹿洞。洞前有庵,古時這裏曾是青霞道士修行之處。庵前左峰有兩首石刻詩,一雲:“源山多秀氣,松柏高姿齡。曳杖渺雲濤,天風吹冷冷。”另一雲:“青霞道士老無齒,松下煎茶手自分。話到夜闌山月落,又隨白鹿入深雲。”可見,後來不光是鹿園有鹿,雲穀山附近的鹿也極為常見。至清末,福建水師提督孫開華曾集養猴、鹿等物於鹿園。遊人至此,常交錢以換一睹。不知這是否稱得上是泉州最早的“動物園”?
龍啟二年(934年),貴為閩帝的王延鈞突然禦駕親臨泉州晉江的“黃田”(今為泉州台商投資區張阪鎮後邊村),尋訪此地黃氏家廟,並遊覽這裏的靈秀山。靈秀山中原有唐代工部侍郎黃訥裕家族的祖墳。黃訥裕侄女黃厥為閩王王審知的後妃,其子王延鈞在閩稱帝後,追封黃厥為太后。王延鈞此行先謁母後家廟,次日再登靈秀山謁黃氏祖墳。因見靈秀山峰巒削拔,狀似美女,王延鈞忍不住脫口贊道:“這是美女峰啊!”於是,靈秀山便有了“美女峰”的別稱。白雲岩在靈秀山的西邊,秦朝時這裏即有高人道淵“誅茅結屋”。時有白雲覆其屋上,道淵於是稱此岩為白雲岩。岩前有雙石夾道,左方那塊巨石如果用石叩之的話,還有磬聲。
靈秀山中的“便是山”摩崖石刻
清嘉慶《惠安縣誌·文集》中收錄了一篇名為《靈秀山記》的追憶性遊記,此遊記出自北宋名臣黃宗旦之手,詳細記載了閩帝王延鈞駕幸黃田的經過。黃宗旦也是錦田黃氏族裔,幼時曾被譽為神童,宋鹹平元年(998年)舉進士第二名。今前往靈秀山,可見一處摩崖石刻立於民宅之後,上有“便是山”三字。據《靈秀山記》所述,當時王延鈞來此地時,山上“前有‘通帝座’,後有‘巍是天’,左有‘過處便是山’,右有‘兩峰之間又是嶺’”等石刻,而今能尋獲的只有這塊“便是山”摩崖石刻了。順著小道上山,沿途還有紫虎石、雲梯石、太子亭、魁星石等等遺跡,皆有傳奇故事。當年閩帝悠遊之地,已被時光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20世紀30年代,弘一大師在惠安查閱史料時見到《靈秀山記》這篇遊記時非常高興,隨後揮毫全文抄錄了下來,並為之注名《閩帝遊山記》。後來,弘一大師還囑咐弟子高文顯要將此文附於當時正在編寫的唐末名臣韓偓的傳記中去。靈秀山,可謂是具有傳奇色彩的遺址遺跡與傳奇人物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