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東南有海浩無窮

“秋來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國人。”晚唐詩人薛能的詩句,描繪了當年刺桐港的繁榮景象;南宋末年,泉州超過廣州,成為全國最大的貿易港,與57個國家和地區有海交貿易關係,“閩海雲霞繞刺桐”⋯⋯
千年古城,文脈悠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擁有深厚海洋文化底蘊的泉州,提供了一個文化包容、經濟繁榮、自由開放的城市範式,帶來了百業俱興、儒商並重、諸教共存的繁榮景象,繪就了古刺桐城“市井十洲人”的社會盛景,開闢了“梯航萬國”的海洋文明之路。
何以中國,向海泉州。1月28日,在中央網信辦與國家文物局、人民日報社、福建省委網信委的共同指導下,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國家文物局相關司局、福建省委網信辦、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委網信委、人民網主辦,泉州市委網信辦、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泉州市文物局、人民視頻、泉州廣播電視臺承辦的“何以中國·向海泉州”網絡主題活動在泉州啟動。以“向海泉州”作答“何以中國”,通過全方位深度展示泉州的輝煌燦爛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在講好泉州故事的過程中,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精神。

《福建日報》刊發綜述文章《東南有海浩無窮》

向海而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泉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1991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考察隊員在九日山留下一方英文石刻:“我們既重溫這古老的祈禱,也帶來了各國人民和平的信息,這也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研究項目的最終目的。為此,特留下這塊象徵友誼與對話的石刻。”
如今,走過泉州的大街小巷,俯仰之間,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隨處可見,傳統生活方式仍在南音、木偶戲和閩南語裡綿延流淌,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多宗教共存的局面至今有跡可循。
向海而興,一代代泉州人接續努力、持續發展,成就了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泉州的千年海洋文化發展史,閃耀著自下而上、上下同欲的不懈拼搏的海洋精神光輝。
宋元時期的泉州是個聞名遐邇的國際大都會,是阿拉伯、波斯商人在遠東最大的商業樞紐和聚居地,他們在這裡自由地經商、信教和生活。他們有的與當地漢人通婚,建立家庭,繁衍後代;有的從事海外貿易,成為富甲鉅賈;有的當上朝廷高官,成為一方權貴。
跟隨泉州對外開放的腳步,隨之而來的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巨大影響和海洋文化的長期浸潤,閩南文化逐漸形成“敢為天下先”和“愛拼才會贏”的精神特質。
得益于海洋文化和海洋精神的力量,改革開放之初,泉州人就秉承著愛拼敢贏的城市性格,聯通中外,盤活有無,以海為路,借助全球資源,拼出一個“民辦經濟特區”,誕生了“晉江經驗”,大步邁向“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
如今,海洋文化孕育出泉商文化,在這裡湧現出恒安、安踏、七匹狼、九牧王、利郎等一批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海洋文化是泉州跨越千年的文化烙印,泉州的諸多榮譽亦與海洋休戚相關。縱觀“世遺之城”,世遺點貫穿著碼頭、航標、橋樑、海神廟等海洋文化遺產;解讀“奮鬥之城”,泉州人“敢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萌芽、成長、成熟;探尋“國潮之城”,火爆出圈的“簪花圍”、蚵殼厝見證了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與貿易的繁華盛景;走進“煙火之城”,“宋元海絲宴”彰顯了山海交融、中西合璧的宋元閩人的風雅食趣。
2023年7月,在“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兩周年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古厝新聲”試點活動在泉州啟動,泉州進一步打開海闊天空的國際視野,文旅跨界融合的形式不斷推陳出新。

泉州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保存也最為完整,將泉州眾多文物勝跡和古街民居貫穿起來。(新華社)
向海圖強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福建倚山傍海,自古就是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的文化融合區域。歷經數千年的演進、整合與重構,閩人逐步融合百越文化、中原文化,並在穿洋越海與沿途區域人民密切交流中,生成福建深層的海洋文化意識,留下了無數寶貴的海洋文化遺產,成為中華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福建聚焦“弘揚海洋文化、傳承海洋精神、賦能海洋經濟”,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海洋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深入推進海洋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提升海洋文化軟實力。
——創排提升海洋文化題材藝術精品。組織有關文藝院團創排海洋文化主題的舞臺藝術作品;創作推出反映福建海洋文化的紀錄片;開拍或籌拍一批海洋文化影視作品。
——舉辦豐富多彩的海洋文化主題活動。成功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首屆海絲泉州數字文創博覽會、福建省海洋文化論壇等活動;持續舉辦特色海洋文化節慶,讓更多人瞭解海洋、嚮往海洋、走進海洋。
——優化濱海發展格局。啟動建設1號濱海風景道(G228公路)休閒帶,融合沿海六市一區的文旅資源優勢,串聯“國家公園+世界遺產+海岸海島”等優質旅遊資源,打造從北到南、從東向西、由海到山的省域自駕大環線,促進整個濱海區域的全域旅遊縱深聯動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賦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福建全省共篩選了海洋文旅產業項目44項,總投資43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啟動《福建省海島旅遊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對沿海地區旅遊資源開展重點普查,篩選一批適合近期開發的高品位濱海旅遊資源,加大海島旅遊相關活動和產品的宣傳力度。

2023年8月16日,福建省首屆開海文化季啟動。圖為漁船從漳州東山大澳漁港碼頭出發駛向深藍。(資料照片)
從宋元時期泉州“漲海聲中萬國商”,到近代福州、廈門成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通商口岸,再到新時代的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紮根中華文明的沃土,不斷吸收借鑒外來文明,福建海洋文化從區域走向全球。
向海而歌、向海而興的實踐正在福建沿海全面展開。
作為我國重要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遊核心區、“海絲”特色文化旅遊目的地,福州通過打造“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遊節”等活動,為海絲沿線及周邊國家和地區搭建了對外展示、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旅遊區域合作平臺。2022年,福州海洋經濟生產總值超過3200億元,占全國海洋經濟生產總值比重超3%,在全國同類沿海城市中排第3位。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帶給廈門數不清的和海有關的“第一”: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世界上離海平面最近的橋樑——演武大橋⋯⋯2022年,廈門港集裝箱輸送量完成1243.47萬標箱,領跑東南沿海港口群。
在漳州,九龍江穿境而過入月港,淡鹹相接的月溪水沿月港南港順流往東,通江達海。2021年,漳州龍海、長泰撤縣(市)改區,深度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實現了從濱江城市向濱海城市發展的轉變。
莆田市博物館內,館藏一件國家一級文物——《設色星圖》。作為明朝航海行船的“北斗”系統,這件創作于明朝的星圖印證著鐫刻海洋基因的媽祖文化,以莆田為中心,隨著商貿、航運、移民、交往等,走向世界。
寧德依山面海,大陸海岸線長1046公里,占福建海岸線三分之一。依託得天獨厚的海洋旅遊資源,寧德市加快推進濱海旅遊資源開發,科學指引全市濱海旅遊資源整合和一體化開發。全市現有以濱海旅遊為主題的A級景區4個,省級旅遊小鎮、旅遊村30多個。
在遼闊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散佈著數以萬計的大小島嶼,這些相隔萬里的島上生活著不同的族群,他們有著相似的外貌和相近的語言。語言學家把這些相近語言統稱為南島語系,把說南島語系的族群稱為南島語族。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將南島語族先民的起源指向了我國東南沿海。通過對平潭南壟村殼丘頭遺址群的大規模考古發掘,專家們推斷,平潭極有可能是南島語族海上遷徙的第一塊踏板。
潮起潮落,海洋以腳步不息的自我更新,成其浩瀚;守正創新,福建以連綿不斷的精神傳承,推動開放。
人生海海,敢拼會贏。福建的優勢在海、潛力在海。悠遠綿長的福建海洋文化,既流淌著閩人與海洋相擁逐夢的故事,更包含著無限的驚奇與可能。

來源:福建日報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