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岩市連城遊大粽 紀念神農鬧春耕

3月24日,農曆二月十五,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北團鎮上江村,被譽為「天下客家第一粽」的北團遊大粽活動歡騰舉行。
北團遊大粽,起源於清康熙年間,既是紀念中國農業開山鼻祖神農氏炎帝的祭祀活動,也是祈求風調雨順、五榖豐登、國泰民安的一項民俗活動,距今已有300餘年曆史。
在北團,每年春耕開始之時,村民們以此獨特民俗緬懷神農,鬧春耕、祈豐年。

3月24日,現場等候的村民和遊人把大粽圍得水洩不通,爭先恐後向「福首」請要小粽子。

當天一大早,許多攝影愛好者、遊客和十鄉八里的親朋好友,循著春光和煙花趕來。9點不到,村中已是人山人海。
「通!通!通!」9時許,隨著數聲電子空氣炮的巨響,遊大粽開始了。金鑼、龍鳳旗、寶傘隊開道,供奉「五榖真仙」神農氏炎帝的轎宇緊隨其後;緊接著的就是令人矚目的龍鳳呈祥兩棚大粽,還有弘揚傳統文化和社會文明新風尚的9棚古事、6輛花車。
遊大粽隊伍浩浩蕩蕩,穿梭於大街小巷和田間小道。一路上,嗩吶鼓樂伴奏,數萬遊人前擁後護。
這樣的場面,每年農曆二月十三至十五在北團連續上演,其中以農曆二月十五最為隆重、熱鬧。而村民們實際上每年農曆二月初六就開始忙碌起來,著手準備做大粽。
有村民告訴記者,大粽用上萬片粽葉縫製粽衣,用70公斤糯米裹粽,製作成1.6米高。隨後,大粽下鍋蒸煮三天三夜,蒸熟後裹上金箔紙,貼上吉祥紙花;大粽尖端各盤旋一龍一鳳,還有數百粒指頭大小的公母小粽掛在粽身上。
繞村巡遊後,遊大粽隊伍匯聚於村中廣場,大粽、花車、彩旗停在廣場中間,村民們抬著或推著古事棚繞圈奔跑競走,反複數次方止。客家人奮勇爭先、力爭上游的精氣神盡顯其間。
最後,現場等候的當地人把兩個大粽圍得水洩不通,手裡拿著紅包爭先恐後向「福首」請要小粽子。村中老人說,小粽子被視為求子祈福吉祥物,想要生孩子的就會來要個小粽子。
此外,大粽還被分到每家每戶釀客家美酒,村民們也將粽子撒向田間,開始鬧春耕。
「北團遊大粽是福建省境內少有的祭祀神農氏炎帝的大型民俗活動,也是儒家思想與客家風情緊密結合的產物,充分反映了客家人崇拜祖宗、熱情好客、勤勞耐苦的性格特點和淳樸風情。」北團鎮黨委書記溫水興說。(中新社)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