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81,706 “一時失志呣免怨歎,一時落魄呣免膽寒⋯⋯”經典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唱出了泉州人、泉州城不懼風浪、敢於拼搏的氣魄。 閩南語(也稱為閩南話、閩南方言),它不僅是閩南人用以交流溝通的語言,更是泉州人的精氣神。無論在紅磚燕尾脊古厝,還是在都市繁華商廈,泉州處處可聞閩南語;無論是耄耋老者,還是牙牙學語的幼兒,泉州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被譽為古漢語“活化石”的地道閩南語。 時光流轉千年,閩南語在泉州發源、傳承,走向世界。如細流,滋潤世界閩南人的心田;如長河,激起刺桐文脈的浪濤。 閩南語標準音就在泉州 泉州是閩南語發源地,學術界更以泉州府城音(文讀口音)作為閩南語的標準音之一。閩南語,既是文化融合的結晶,也是泉州千年文脈延續至今的鮮活典範。 泉州市區金魚巷一戶人家門前貼著以閩南語發音巧擬的對聯,上聯形容門開關時的聲音,下聯表示春雨淅瀝瀝地下。可理解為“財源廣進”“風調雨順”。(賴良德 攝) 公元260年(吳永安三年),於今泉州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那個時候,泉州已經有一定規模的漢族居民,他們帶來了上古漢語,成為今天閩南語的早期雛形。 上古漢語的“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古多舌音”等重要語音現象還都保留在閩南語中。閩南語所保留的上古漢語特徵,與“五胡亂華”之後漢人因遷徙而帶到江南地區的 語 言 特 征 已 有 明 顯 區 別 。例 如“房”,閩南語不讀“輕唇音”f,仍依舊上古音讀 b(bang);“中”閩南語不讀“舌上音”zh,仍按古音讀 d(diong)。閩南語中做飯的“鍋”,發音為“鼎”,“跑”發音為“走”,“吃”發音為“食”⋯⋯這一些上古漢語詞語在晉人南遷入江南時已經消失,但泉州人今天都還在使用。 作為歷史最悠久、對接古漢語變化最小的漢語方言,閩南語被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在中原漢人多次南遷至閩南的過程中,他們帶來的不同時期的北方官話和沉澱在閩南的古漢語交融,不斷推動閩南語的豐富和發展。閩南人在保留閩南語早期特徵的過程中,為接受不斷演變的官話,在閩南語中構建了兩套語音系統,包括字音系統(即“文讀”,書面語)和話音系統(即“白讀”,口頭語)。僅一個“下”字,閩南語就產生多個讀音,時間跨度從秦漢到宋元:“高下”中的“下”,白讀音讀[ke](中括弧內為國際音標),是秦漢音;“上下”的“下”文讀音讀[e],是南朝和隋唐音;“天下”的“下”文讀音讀[ha],是宋母音。 閩南語的“文讀”音是從唐宋一直傳承、延續下來的讀法,基本和當年的音沒有太大區別。著名語言學家黃典誠先生曾在《晉唐古語在泉州》一文中指出,“如果九原可作,李杜複起,則年年元宵,二老前來參加開元寺的詩會,和泉州當地的耆宿此唱彼和,一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在閩南語中還留有各個時期古漢語的詞彙特徵。泉州人以閩南語對親朋好友的稱呼帶著漢魏六朝古韻,如帶“阿”的稱呼語,也許就來自《孔雀東南飛》中的“阿母謂府吏”“伏惟啟阿母”的“阿”。他們稱呼朋友“阿珍”“阿玲”,稱呼親人“阿母”“阿兄”等。 杜甫有詩雲:“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白居易詩雲:“紅塵鬧熱白雲冷,好於冷熱中安身。”“人客”“鬧熱”等唐五代的常用詞還保留在閩南語。文旅火爆的泉州城裡,遊客熙熙攘攘,或有本地市民歡喜道:“人客(意為‘客人’)多,鬧熱(意為‘熱鬧’)。 地道方言承載唐宋大曲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千百年來,流行於泉州的戲劇、曲藝、音樂,如梨園戲、高甲戲、歌仔戲、木偶戲,以及中國民族音樂的瑰寶——南音,都是以閩南語來說唱的。 “漢唐古樂”南音,歷來以地道的泉州腔閩南語演唱。比如,南音中的汝(意為“你”)、阮(意為“我”)、行(意為“走”)、瞑(意為“晚上”)等語音為唐宋時的發音。一千多年來,南音依然保持著自己的聲腔風格,清歌管弦,唐宋大麯,漫步泉州街頭巷尾,處處可見民間南音社團,在古樂伴奏下輕唱泉州古語。這就是泉州人的“家常便飯”,千回百轉,古韻悠長。 梨園戲其唱詞以泉州方言為准,在世遺點老君岩前的沉浸式演出,“恪守傳統也突破傳統”。(康榮彬 攝) 梨園戲發源于宋元時期的泉州,被譽為“宋元南戲遺響”,其唱詞以泉州腔閩南語為准,多為長短句形式,在《荔枝記》裡,第三出有句:“一年那有春天好,不去得桃總是空。”閩南語的“得桃”意為“玩耍”。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泉州提線木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提線木偶戲在泉州等閩南語系地區被稱為“傀儡戲”“嘉禮戲”,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流行,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從未間斷。在傀儡戲傳統劇要用閩南語表達才會古樸地道。 高甲戲在閩南諸劇種中流傳區域最廣,其發源地正是泉州。今年3月,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文旅廳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泉州高甲戲《圍頭新娘》晉京演出活動廣受讚譽。這出劇用泉台共用的閩南方言講述了與金門隔海相望的泉州圍頭村從“炮戰第一村”發展成“兩岸通婚第一村”的故事,曲同調,語同音,兩岸人民血濃於水的情感深入人心。 賡續文脈再掀“泉音”熱潮 一種古老的語言形態,能夠在泉州保存、傳承千年,諸多音樂、戲曲藝術瑰寶都以其為表演的語言載體,這無疑是語言文化傳承史上的奇跡。而今,開放包容、充滿文化自信的泉州正在續寫新篇章。 “三千兩金費去盡空,今旦流落只蘇州,元和為乜一身來落薄⋯⋯”泉州晉江“90 後”女孩李莎莎在抖音直播間唱南音,粉絲為一曲《三千兩金》熱情喝彩,更多人由此愛上南音,愛上“泉腔”。沿著方言與文化融合之路,泉州的年輕人正唱響“閩南好聲音”。 年輕人熱衷傳承閩南語文化(資料圖片) 在進一步發掘閩南語現代藝術價值的征途上,泉州勇挑重任。今年“五一”長假,泉州首屆閩南語音樂節即將隆重登場。作為泉州首個在地音樂品牌,將通過那些耳熟能詳的閩南語“歌王”“歌後”、流行藝人、新生代音樂人、本地音樂新銳,點燃閩南語歌回憶之旅、閩南語主題音樂的潮流風暴,激發世遺泉州的音樂文化。 上周,2024 年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在泉舉辦,在相關活動《世遺領潮 煙火閩南——潮流視野下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國潮圓桌上,中國台灣作詞人、導演方文山對閩南語作品創作充滿熱情,“許多音樂作品,用閩南語演唱,更加接地氣。”他已與泉州音樂人楊宗南共同為泉州創作了一首圍繞海上絲綢之路主題、與古城密切相關的歌曲。 泉州歌訣非遺傳承人楊柳青(右一)和學生們一起拍攝歌訣作品《中秋月》(受訪者 供圖) 閩南童謠、閩南語小本劇、經典誦讀,泉州校園裡,閩南文化根植于孩子心間;“閩南語空中課堂”,通過校園廣播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閩南語日常詞彙。鯉城區推出的“泉腔鯉音”閩南語公益研學平臺集合豐富的音視頻資源,通過閩南語誦讀僑批、吟誦古今詩詞等形式,讓用戶沉浸式感受深厚的閩南文化。 鄉音未改細述悠悠鄉愁 一句鄉音一縷鄉愁,即便身處天涯,但聞鄉音,便覺桑梓不遠,山河同在。 在泉州口口相傳著一句閩南俗語:“一下謗,到呂宋;一下傳,到台灣。”形象生動地展現了閩南語的傳播速度。閩南語隨著閩南人的腳步,從閩南走向粵東粵南、海南浙南,走進我國台灣,邁向東南亞,乃至全球,成為世界閩南人的鄉音,凝聚為閩南兒女割捨不去的鄉愁。 泉州台商投資區龍蒼社區家風家訓牆上留有菲律賓泉籍鄉賢家訓——“回家就說閩南話”。(張君琳 攝) 泉州,是台灣同胞主要祖籍地,900 多萬名台灣漢族同胞源自于此。作為泉台主要方言,閩南語是聯繫兩岸親情的紐帶。同根同源同文化,泉台兩地親人平日裡說著同一種方言,唱著同一首歌謠,在春節、端午、中秋佳節,以同樣的習俗延續中國傳統文化。 泉州,是著名僑鄉,950多萬名泉籍華僑華人遍佈世界,占福建省華僑華人總數的三分之二。泉籍華僑返鄉時仍習慣以泉州方言與家鄉人交流,菲律賓泉籍鄉賢莊祥慶則要求家人“回家就說閩南話”。作為閩南人共同的“文化身份證”,閩南語蘊藏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化現象,而是使用該語言的族群共同體關於歷史的、現實的一切知識總和。保護、傳承閩南語,為海外華僑華人留住故鄉的記憶。 共一輪明月,話百代鄉音。一聲“汝好”(意為“你好”),一句“ 呷 飽 未 ”(意 為“ 吃 飽 了嗎”),便能喚起兩岸同胞的情感共鳴,便能觸動海外華僑華人心底最眷戀的鄉愁。血脈的力量,磅礴如海,足以讓世界閩南人齊心傳承閩南文化,協力共鑄“宋元中國·海絲泉州”的輝煌,用動人的閩南語講述中國故事。 作者 張君琳 黃雯靚 莊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