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古道 經緯中華——大蜀道上的天地人與中國精神」特展28日在位於成都的四川博物院開展。該展再現了古代巴蜀大地通過蜀道與世界互鑒交流的歷程。
蜀道是中國古代穿越秦嶺和大巴山、由人工開拓出的宏大道路系統,包括北邊的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南邊的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以及支線祁山道、陰平道。在古代,蜀道串起了北方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輾轉連通了海上絲綢之路,使巴蜀地區與世界產生商貿互動和文化交流。
此次特展展陳面積達兩千平方米,展出來自故宮博物院、陝西考古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66家單位蜀道主題相關文物430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多達88件/套,不乏故宮博物院藏、明代畫家張宏所繪的蜀道難圖卷,陝西考古博物館藏銅鍪,四川博物院藏西周象首耳卷體夔紋銅罍等精品文物。
蜀錦是古代巴蜀與世界交流的見證。秦漢時期,蜀錦暢銷全國,蜀布遠銷至今印度、中亞、西亞地區。此次特展展出了一台出土於成都的漢代織錦機模型複製品,其原型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唯一完整的西漢時期提花機模型,反映出古代成都織錦業的發達。一幅「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膊圖片,證明了蜀錦通過蜀道和絲綢之路遠銷西域。該護膊上世紀90年代在新疆出土,經學者研究,此護膊在蜀地生產。
蜀道亦是文化交流的通道。在古代,佛教及造像藝術從印度經中亞進入中國新疆地區,蜀道是佛教及造像藝術南下的重要通道,此次特展以多媒體投影的方式,呈現了蜀道沿線廣元、巴中等地的精美石窟造像。
四川博物院副院長、資深總策展人謝丹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特展立足蜀道多年的學術研究和蜀道考古重大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展示蜀道的開闢與發展過程,以及蜀道在國家統一、民族交融、商貿往來、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此次特展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物局等主辦,將持續至11月3日。(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