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武夷街道赤石村中,百年老茶行——乾盛源茶行始建於清順治年間,迄今已300多年,是當地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家。
乾盛源茶行不僅歷史悠久,還蘊含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兩岸茶人交往故事。日前,記者走進老茶行,聽房主袁秀華講述他的「兩岸一家親」茶故事。
1941年3月,中國現代茶業復興和發展的奠基人、時任財政部貿易委員會茶葉研究所所長吳覺農先生,擇定崇安縣(武夷山市的前身)赤石鎮(後改為赤石村)的福建示範茶廠為所址。福建示範茶廠茶園、廠房以及岩茶初制所等設備較為齊全,稍加充實做為戰時的茶葉研究所場地十分理想,所以中國第一個全國性茶葉研究所便落戶在此。1942至1945年間,研究所招收培養了大批茶葉專家,對崇安各茶區名樅的栽培、製作作詳細調查,為武夷岩茶的普及推廣奠定了基礎。
在武夷山工作過的中國十大茶人,其中就有後被稱為「台茶之父」的吳振鐸先生。吳振鐸(1918-2000年) ,中國茶葉大師,農學家,教授,別號英,福建省福安縣人。他從小與家人一道植茶,一生與茶葉結下不解之緣。1936年,吳振鐸考入當時全國唯一一所高級茶科學校——福建高級茶科學校,系該校首屆畢業生,後又就讀於福建農學院主修農藝。1946年任福建省立福安高級茶葉職業學校教導主任。
袁秀華說:「吳振鐸先生當年曾在赤石製茶,與我爺爺袁金妹結識並成為好友。」
1947年7月,吳振鐸赴台灣,先後任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平鎮茶葉分所技正、所長,台灣省茶業改良場首任場長。1952年起,吳振鐸應聘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兼授茶作學及其實習的課程。台灣「中華茶藝協會」於1982年正式成立,吳振鐸當選為首任理事長。1984年,吳振鐸退休後仍在台灣大學教授茶學及推展茶文化活動,並竭力完成《吳振鐸茶學研究論文選集》,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研究成果,為中國茶業鞠躬盡瘁。
1988年6月,吳振鐸偕夫人蔡彩照女士,在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著名茶葉專家黃國光先生陪同下,到杭州等地參觀訪問。這是海峽兩岸茶人在隔離近40年之後,首次在祖國大陸相聚。
1990年10月,吳振鐸先生來到武夷山。他對武夷茶的感情和尊重,溢於言表。當參觀考察工作過的崇安茶場舊址(現武夷山市茶場)時,吳振鐸興奮不已。他慨然道:「當年的茶場,一改舊觀,全變了。沒有變的是你們出產的武夷岩茶的品位品質。我覺得,茶也帶著幾分情絲,連綴著海峽兩岸。」
「當時,吳振鐸先生曾返回赤石尋訪故友,然而我爺爺剛於前一年過世了。沒能再與故友一同制茶,成為吳振鐸先生一生的遺憾。吳振鐸先生在臨終前,曾交待他的學生周仁智要到武夷山尋訪袁家後人,希望能夠重續前緣,共同制茶。」袁秀華說。
吳振鐸在台成立「中華茶藝協會」時,周仁智為協會的「首批甄選評茶師」。他曾經跟隨當時台灣省茶葉改良場場長吳振鐸博士親自上阿里山,指導當地的茶農制茶。1989年,周仁智開風氣之先,於台北市指南茶山創立休閒茶館,1990年發現國際微波爐殺青製造法,1991年開辦文人制茶講座,先後研發烏鐵茶、蓮心茶、月光茶、彩虹茶、功夫紅鐵、睡香夢茶等。1995年對外更名烏鐵茶道用以銘志,專心推廣茶道文化。
在吳振鐸過世20餘年之後,2023年,周仁智終於找到赤石村乾盛源茶行。袁秀華說,周仁智在來到赤石之前,生了一場大病,當他想到師父吳振鐸先生臨終交待的尋訪袁家後人的事還沒完成,病很快就好了,於是四方打聽袁家後人現況。
恰巧此時,台灣大學哲學博士賴賢宗教授訪問大陸,經設於福建福清的海峽道教學院的道長介紹,來到武夷山拜訪袁秀華,因為此時的袁秀華也已入道成為一名道士。一番交流下來,賴賢宗得知袁秀華就是當年吳振鐸故友袁家後人。回台後,賴賢宗就把這個經歷告訴了熟友周仁智。於是,周仁智就立即來到赤石村找到袁秀華。
袁秀華說,周仁智認為閩台茶業同根同源。早在300多年前,福建人就把烏龍茶的品種、種植和製作技藝帶到台灣。如今台灣擁有先進的茶葉精加工技術、茶葉機械設備製造技術、貿易營銷理念,福建則多有珍貴的茶樹品種資源、馳名中外的茶葉品牌以及技能型茶農。兩地茶鄉有很強的互補性,茶產業合作空間廣闊。
「我們現在合作製作『兩岸一家親』茶,完成兩位先人的遺願」,袁秀華說。(鄭訓焓 何松鎂 鄭松波)